Workflow
山顶歌赋山道15号大宅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原业主系深圳神秘富豪陈红天,身家曾达335亿元,9年前天价买入,如今巨亏13亿港元卖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1:20
交易概述 - 深圳祥祺集团主席陈红天或相关人士持有的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大宅,于2025年8月19日以7.9亿港元成交 [2][7] - 该物业2016年买入价为21亿港元,此次交易贬值13.1亿港元,跌幅达62.4% [3] - 该物业因财务问题于2023年被东亚银行接管,沦为银主盘,历经近两年反复延期招标后才最终售出 [3][6][7] 物业详情 - 物业实用面积为1.8万平方呎,配套近1万平方呎花园和2788平方呎停车位 [3] - 2016年买入时楼面呎价高达22.74万港元,成交时呎价约4.37万港元 [3] - 物业为3层独立屋及3层地库,采用六房六套间隔设计,但出售时改建工程仍未完成,部分区域呈现荒废状态 [5][8] 市场背景与影响 - 香港豪宅市场整体自2021年见顶后普遍下跌约30%,部分豪宅跌幅在35%至40% [4] - 银主盘在市场折价基础上会额外再折让15%至20% [4] - 此次交易跌幅超过60%,属于"银行急售+特殊个盘"双重因素叠加,亏损额甚至超过了今年九龙半山超级豪宅缇外院墅C栋10亿港元的成交价 [4][9] - 豪宅定价逻辑已由"地标溢价"转向"现金流与风险折现",单幢超大户型因流动性差、维护成本高,议价权完全在买方手里 [9] 业主相关资产变动 - 陈红天自2015年起在香港大手笔购入物业,涉及金额约69.87亿港元 [11] - 其持有的红磡祥祺中心A座及B座商厦,于2024年12月被香港都会大学以26.5亿港元购入,较2016年45亿港元的购入价贬值18.5亿港元,跌幅达41.1% [13] - 其持有的山顶司徒拔道53号傲璇单位在2023年9月以约4.2亿港元售出,较6.8亿港元的公开招标价下降约38% [13] - 陈红天家族持有的中半山嘉富丽苑1座低层B室于2024年7月被银主以6455万港元出售 [14] - 陈红天的资产扩张期主要集中在2015至2017年,三年内在中国香港和英国的物业投资总额达近百亿港元,且高度依赖银行融资 [14]
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9年前天价买入,如今巨亏13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58
交易概述 - 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大宅以7.9亿港元成交,较2016年买入价21亿港元贬值13.1亿港元,跌幅达62.4% [2] - 该物业实用面积为1.8万平方呎,配套近1万平方呎花园和2788平方呎停车位,成交呎价约4.37万港元 [2] - 该房源于2023年因财务问题被东亚银行接管,沦为银主盘,历经近两年反复招标延期后售出 [2][4] 历史背景与物业规格 - 2016年6月,该物业以21亿港元成交,楼面呎价高达22.74万港元,创下全港呎价新高 [3] - 物业为3层独立屋及3层地库设计,采用六房六套间隔,原计划进行高端改建自住 [3] - 物业于2019年取得入住许可证,但出售时改建工程仍未完成,部分区域呈现荒废状态 [4] 市场环境分析 - 香港豪宅市场自2021年见顶后普遍下跌约30%,部分豪宅跌幅在35%至40% [2] - 银主盘在市场下跌基础上会额外折让15%至20%,本次交易跌幅超60%属于银行急售与特殊个盘双重叠加 [2] - 豪宅定价逻辑已由地标溢价转向现金流与风险折现,单幢超大户型的流动性差和维护成本高导致议价权在买方手中 [4] 业主其他资产变动 - 业主陈红天2016年7月以45亿港元购入红磡祥祺中心,该写字楼于2024年12月以26.5亿港元售出,较购入价贬值18.5亿港元,跌幅达41.1% [5] - 其持有的山顶司徒拔道53号傲璇单位在2023年9月以约4.2亿港元售出,较6.8亿港元招标价下降约38% [5] - 2024年7月,陈红天家族持有的中半山嘉富丽苑1座低层B室被银主以6455万港元出售 [5] 资产扩张与财务状况 - 陈红天的资产扩张期集中在2015至2017年,期间在香港和英国的物业投资总额达近百亿港元,高度依赖银行融资 [6] - 2018年后因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资产价值持续缩水,其曾以335亿元身家排在《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第41位 [6][9] - 作为华南城的主要投资者之一,该公司负债609亿港元并于2024年8月被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 [10]
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9年前天价买入 如今巨亏13亿港元 原业主系深圳神秘富豪陈红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22
交易概述 - 山顶歌赋山道15号大宅以7.9亿港元成交,该物业2016年买入价为21亿港元,贬值13.1亿港元,跌幅达62.4% [2][3] - 物业呎价约为4.37万港元,而2016年买入时楼面呎价高达22.74万港元 [3][4] - 物业实用面积为1.8万平方呎,配套近1万平方呎花园和2788平方呎停车位 [3] 交易背景与过程 - 该房源于2023年因财务问题被东亚银行接管,沦为银主盘 [3] - 出售过程异常艰难,从2023年8月首次公布销售安排开始,历经近两年反复延期 [5] - 接管人于2025年1月将意向价下调到7亿至8亿港元区间,最终在8月19日以7.9亿港元成交 [5] - 物业于2019年已取得入伙纸,但改建工程仍未完成,出售时部分区域呈现荒废状态 [6] 市场环境分析 - 香港豪宅市场整体自2021年见顶后普遍下跌约30%,部分豪宅跌幅在35%至40% [3] - 银主盘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会额外折让15%至20% [3] - 此次个案跌幅超过60%,属于“银行急售+特殊个盘”双重因素叠加 [3] - 豪宅定价逻辑已由“地标溢价”转向“现金流与风险折现”,单幢超大户型因流动性差、维护成本高,议价权完全在买方手里 [7] - 即便香港在2024年全面“撤辣”,成交价仍徘徊底部,超级豪宅的溢价故事难再复制 [7] 业主相关资产变动 - 业主陈红天自2015年起在香港大手笔购入物业,涉及金额约69.87亿港元 [9] - 红磡祥祺中心(原One HarbourGate东座)于2016年以45亿港元购入,2024年12月以26.5亿港元售出,较购入价贬值18.5亿港元,跌幅达41.1% [11] - 山顶司徒拔道53号傲璇单位在2023年9月以约4.2亿港元售出,较6.8亿港元的公开招标价下降约38% [12] - 中半山嘉富丽苑1座低层B室于今年7月被银主以6455万港元出售 [13] - 陈红天的资产扩张期主要集中在2015至2017年,三年内在中国香港和英国的物业投资总额达近百亿港元,且高度依赖银行融资 [13] 行业警示与启示 - 2015年至2017年期间以银行贷款扩张、创纪录价收购豪宅的模式,在利率和资产估值双杀下,极易触发“违约—接管—折价”的连锁反应 [16] - 对其他企业而言,降低杠杆、避免交叉担保和保持利息覆盖缓冲,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16]
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9年前天价买入,如今巨亏13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2:33
核心交易概述 - 深圳祥祺集团主席陈红天或相关人士持有的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大宅以79亿港元成交 [2] - 该物业2016年买入价为21亿港元,此次交易贬值131亿港元,跌幅达624% [2] - 交易呎价约为437万港元,而2016年买入时楼面呎价高达2274万港元 [2][3] - 该物业于2023年因财务问题被东亚银行接管,沦为银主盘,历经近两年反复延期招标后才售出 [2][3] 物业具体信息 - 物业实用面积为18万平方呎,配套近1万平方呎花园和2788平方呎停车位 [2] - 物业为3层独立屋及3层地库,采用六房六套间隔设计,2019年已取得入伙纸但改建工程仍未完成 [3] - 若换算成平方米,该大宅高峰期单价可达约245万元/平方米 [2] 香港豪宅市场背景 - 香港豪宅市场整体自2021年见顶后普遍下跌约30%,部分豪宅跌幅在35%至40% [2] - 银主盘在市场售价上会额外折让15%至20% [2] - 此次个案跌幅超60%属于“银行急售+特殊个盘”双重叠加 [2] - 豪宅定价逻辑已由“地标溢价”转向“现金流与风险折现”,单幢超大户型因流动性差、维护成本高而议价权在买方手中 [5] - 即便香港在2024年全面“撤辣”,超级豪宅的成交价仍徘徊底部,溢价故事难再复制 [5] 陈红天其他资产变动 - 陈红天自2015年起在香港大手笔购入物业,涉及金额约6987亿港元 [6] - 其持有的红磡祥祺中心(原One HarbourGate东座)于2024年12月以265亿港元售予香港都会大学,较2016年45亿港元的购入价账面贬值185亿港元,跌幅达411% [7] - 其持有的山顶司徒拔道53号傲璇单位在2023年9月以约42亿港元售出,较68亿港元的公开招标价下降约38% [8] - 陈红天家族持有的中半山嘉富丽苑1座低层B室于2024年7月被银主以6455万港元出售 [9] - 陈红天2015至2017年间在中国香港和英国的物业投资总额达近百亿港元,且高度依赖银行融资 [9] 行业警示与案例启示 - 2015至2017年期间以银行贷款扩张、创纪录价收购豪宅的模式,在利率和资产估值双杀下,易触发“违约—接管—折价”的连锁反应 [13] - 对其他企业而言,降低杠杆、避免交叉担保和保持利息覆盖缓冲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13] - 陈红天作为华南城的主要投资者之一,该公司负债609亿港元并于2024年8月被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