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

搜索文档
对话地平线吕鹏:做中国版FSD,“车圈苹果”永远是少数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32
今年伊始,不少车企喊出了"智驾平权"的口号,与此同时,业内还出现了智驾/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 刻"正在到来的说法。 从数据上看,L2辅助驾驶功能今年渗透率预计达到50%,普及速度甚至超过了电动车,辅助驾驶仅花了 5年时间渗透率就达到了50%,而电动化是1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智驾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并初步形 成了"地大华魔"四家头部企业的市场格局,包括华为、地平线、Momenta、大疆。 地平线这家企业发展至今,已具备"软硬一体"的能力,智驾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方案。近日,在地 平线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简 称"HSD")即将量产的时间节点,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接受了第 一财经记者的采访。 吕鹏表示,"软硬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很强,它带来的好处是快,而快打慢是ICT产业最核心的要素。但 软硬结合的实现壁垒也很高。中国到现在真正做智驾芯片能力很强的,只有华为和地平线,两家企业基 本上都做了10年以上,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做不到,包括从体系、流程、质量、设计、能力、IP、供应 链等各方面达到优秀 ...
地平线征程芯片累计出货突破千万套
中证网· 2025-09-01 09:56
公司里程碑与市场地位 - 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累计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企业 [1] - 2025年上半年支持高速NOA和城区NOA的征程6系列芯片出货约98万套 同比增长6倍 占上半年总出货量近50% [1] - 中高阶辅助驾驶业务贡献超80%相关业务收入 成为驱动公司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1]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以征程6P为基座 采用端到端架构与强化学习机制 [2] - HSD已获10余个车型定点 首搭车型星途E05预计年底量产 [2] - 公司未来3年至5年目标为实现HSD的千万级量产 该系统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FSD"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渗透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 每售出10辆乘用车中超过6辆搭载辅助驾驶配置 [1] - 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从2024年底的20%升至2025年6月末的32% 推动芯片需求结构上移 [1] - 平均单车价值量同比提升70% 源于智驾功能从基础L2向城区NOA等高阶应用升级 [1]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搭载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车型价格带有望下探至15万元区间 推动智能驾驶向大众市场普及 [1][2] - 千万级出货是国产车规芯片商业化重要节点 但行业技术迭代快且生态投入大 [2] - 城市NOA功能向15万元级车型渗透将扩大智驾芯片市场规模 同时加剧行业竞争 [2]
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67.6% 征程芯片累计出货突破千万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16:06
公司业绩与运营 - 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累计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 成为国内首家达到该门槛的企业[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3] - 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7.78亿元 为去年同期3.5倍 出货量198万套同比增长约100%[3] - 经调整经营亏损11.1亿元 同比扩大34.8%[6] - 研发支出23亿元 同比增长62% 主要用于全场景智驾系统HSD和云服务资源[6] - 已累计获得近400项车型定点 超100款支持高速NOA及以上功能[6] 产品结构与技术发展 - 征程6系列芯片出货约98万套 同比增长6倍 占上半年总出货量近50%[3] - 中高阶辅助驾驶方案贡献超80%相关业务收入[3] - 平均单车价值量同比提升70%[3] - 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已获10余个车型定点 首搭车型星途E05预计年底量产[4] - HSD采用端到端架构与强化学习机制 未来3-5年目标实现千万级量产[4] 行业趋势与市场渗透 - 国内乘用车市场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 每售出10辆乘用车超过6辆搭载辅助驾驶配置[1] - 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从2024年底20%升至2025年上半年32%[1] - 搭载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车型价格带有望下探至15万元区间[3] - 基于征程6B的方案进入两家日本车企供应链 全生命周期预计交付750万辆[6] - 与包括大众在内的9家合资车企达成30个车型合作[6] 市场竞争与行业挑战 - 智驾芯片行业技术迭代快 生态投入大 需在技术领先性 规模化量产与盈利能力之间平衡[6] - 城市NOA功能向15万元级车型渗透将扩大市场但加剧竞争[6] - 企业需在高速增长中持续优化成本并提升国际竞争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