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徐闻菠萝
icon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世遗小镇 无界创客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09:32
荔枝产业产销动态 - 茂名高州根子镇举行荔枝产销对接大会,全国200余家采购商达成约2600万公斤采购意向 [4] - 湛江遂溪县乌塘仙品荔开采活动预售荔枝超4500吨,金额近亿元 [5] - 茂南区整棵荔枝树定制量达1830棵,个体/团体/龙头企业按量定制6038单,电商销售1.23万单,接待客商363人次,达成购销协议3930吨 [26][27] 荔枝品牌营销与出口 - 广东以"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进荔枝产销,粤西早熟荔枝赴上海推介,首批茂名荔枝出口澳大利亚 [14][15] - 小红书流量助力遂溪荔枝树认养约7500棵 [16] - 茂南区通过"千年荔脉"IP实现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业转型为文化符号 [24][25] 区域荔枝产业发展 - 茂名作为千年荔乡,荔枝产业正向百亿规模迈进 [7][8][9] - 阳江市引进巨美人、桂味等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阳西县"百荔园"和阳东区700年古荔枝树展现产业底蕴 [37][38][39] - 汕尾中熟品种妃子笑进入膨果期,预计6月中旬上市,近半产量已获采购商预订 [42][43] 农产品电商表现 - 2024年茂名荔枝、德庆贡柑等11类广东农产品电商销售全国排名第一 [30][31][33] - 德庆贡柑通过直播实现从"田间吆喝"到"全网爆单"的转型 [28][29]
“广发乡村振兴专区”交易突破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48
金融行业助力乡村振兴 - 金融行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创新服务模式和精准对接"三农"需求成为关键 [1] - 公司通过组织保障、金融助农、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多领域发力取得成效 [1] 组织保障机制 - 召开全行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压实各级责任,研究细化工作举措 [2] - 印发《广发银行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落实方案》等文件,构建制度框架 [2] - 总行党委班子开展定点帮扶调研12人次,分行主要负责人赴帮扶点调研40次,解决实际问题 [2] 金融服务体系优化 - 截至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约1,950亿元,同比增长逾14%,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增速逾17% [3] - 创设"惠农E贷""农保贷"等60余个专案产品,推出"葡萄贷""烟农贷"等特色专案 [3] - 制定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服务方案,优化服务覆盖面和便捷性 [3] 精准帮扶实践 - 全行22家分行结对帮扶镇村51个,派驻帮扶干部45名(含驻村第一书记13名) [4] - 支持陕西山阳县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殖,延伸蛋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4] - 在湖北秭归县盘活撂荒土地,在广东帮扶点开展绿化、充电桩和光伏发电站建设 [4] - 全年实现农产品采购近1,500万元,直播销售赣南脐橙50万元,电商平台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亿元 [4] 广东乡村振兴聚焦 - 2024年累计带动省内普惠型涉农贷款投放8.20亿元,"乡村E贷"产品余额达2.13亿元 [5] - 推出"徐闻菠萝贷"等9个特色专案,在34个信用村落地"整村授信"业务,授信金额2.88亿元 [5] - 在广东省派驻14名帮扶干部,支持潮州、惠州、韶关等地特色产业发展 [5] - 投入资金推动绿化、充电桩、光伏发电等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
南粤之窗丨水果大省的“新出路”
央视新闻· 2025-04-27 22:16
广东农业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菠萝产业升级 - 广东徐闻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预计鲜果产量超70万吨,产值27.2亿元[2] - 田间直销模式兴起,采购商直接在地头下单,实现鲜果快速流通[4] - 农业部门建立菠萝指数平台,提供价格与供求宏观指导,品质与售价同步提升[6] - 全国首条智能化菠萝分拣线投用,90秒完成糖分、黑心检测,保障商品化品质[8][10] 新农人电商创新 - 新农人通过电商与短视频营销,两个月内销售菠萝100万斤(约500吨)[12][13] - 结合无人机与AI技术推广品牌,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营销模式融合[12] 荔枝产业智慧化转型 - 广东荔枝主产区引入"智慧管家"系统,通过无人机AI飞巡实现果园数字化管理[16][17] - AI技术统计果树数量、评估花量,精准指导农事操作,试点果园产量平均增长20%[19][23] - 2023年试点后,技术被列为广东省农业新模式,推广至广州、惠州等主产区[25] 技术赋能农业提质 - 遥感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实现农情预警,科学管理平衡高产与优质矛盾[21][23] - 数字化转型推动无人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核心农资资源[25]
县域经济“高端局”:从“单品突围”到“生态共舞”的广东探索
南方农村报· 2025-04-20 19:33
县域经济品牌赋能模式 - 广东通过"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动县域经济转型,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培育产销队伍、拓展双市场、策划双向活动,实现品牌溢价、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协同目标[4][6][7] - 区域品牌建设从单一品牌打造转向全产业链价值共创,通过系统性思维重构产业生态[11][12][13] - 徐闻菠萝产值从2018年9.8亿元跃升至2023年25亿元,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将滞销标签转化为文化IP[24][27] 文化赋能实践案例 - 肇庆四会市打造"父爱如兰"情感IP,将兰花从盆景转化为父亲节礼花IP形象[41][42] - 化州市《化州化橘红 天下第一红》微短剧首播破亿播放量,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15亿元,从业人员35万[51][52][56] - 湛江金鲳鱼年产值超百亿元,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通过5G深水网箱、AI投喂系统与冷链航母集群构建科技硬实力[30][31] 科技与供应链创新 - 陆丰甘薯通过脱毒种苗技术实现亩产提升50%,延伸出甘薯脆片等高附加值产品[67] - 京东物流依托冷链专线与智能分拣,将荔枝运输损耗率从30%降至5%[68] - 乐昌黄金柰李借势东京奥运会IP,果园批发价从每斤4.5元涨至10元[70] 流量营销与渠道建设 - 遂溪县乌塘镇推出"荔枝定制"认养活动,计划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等主销区[78] - 清远市"五大百亿产业"矩阵(清远鸡、英德红茶等)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79][80] - 南方农村报社推动"媒体+产业"深度融合,为新会陈皮、高州荔枝等提供全链条服务[71][72]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兴宁肉鸽从客家宴席转型为年货爆款,年产值超29亿元[87] - 英德红茶通过"茶文化+区域生态资源"深度绑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89] - 高校智库下沉培训农户直播技能,为品牌注入有温度的故事[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