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徐闻菠萝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一场培训点燃22县东西部协作新思路:学用“媒体+”,闯进大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8:05
培训背景与目的 - 深圳市委组织部与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举办东西部协作"三个专项"专题培训班 旨在通过"媒体+"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2][3][4][5] - 培训覆盖深圳对口协作广西22县及相关结对区 参与人员包括东西部协作业务负责人 援派挂职干部及媒体代表等50余人 [4][5] - 活动增设"媒体+"赋能东西部协作交流会环节 促进学员结合地方实际分享实践思路 [8][9] 政策依据与行动框架 - 培训基于广东省《"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强调将媒体系统性变革与乡村振兴结合 [13][14][15] - 方案要求媒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 实现服务产业与媒体发展同频共振 [14][15] - 深圳率先以培训+交流形式推动"媒体+"赋能东西部协作 为协作地区提供可借鉴经验 [18][19] 县域实践案例与挑战 - 资源县面临好景出山难 好货溢价难 文化传承难三大困境 招商引资难度大 [26][27] - 该县通过副县长个人IP账号"沧小海同学"积累流量 但需解决流量转化为实际效益的问题 [30][31][32] - 隆林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 农特产品品质优良但受限于"山高路远 养在深闺无人识" [40][41][42] - 隆林打造"五彩隆林·天生好物"区域公用品牌 计划在深圳 南宁设立线下形象店并结合线上传播矩阵 [45][46] 成功模式与成效 - 田阳区通过"媒体+"实践实现芒果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同比增长1.65% 大湾区为核心销售市场 [59][60] - 具体措施包括与南方农村报合作开发芒果数字人 在广州北京路商圈 深圳地铁等区域亮屏曝光 [68][69] - 联合广州酒家开发联名产品 组建50名湾区采购商走进基地采购 推动消费帮扶总金额达2.5916亿元 [71][74] - 田阳芒果种植面积42万亩 年产量38.4万吨 产值突破18亿元 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4.5亿元 [73][74] - 都安县通过"媒体+"推广瑶山牛羊肉品牌 链接美团 钱大妈 华润万家等大湾区渠道商建立供销合作 [78][79] 方法论与实施路径 - 龙胜县提出需坚持系统思维 避免依赖临时导流的点状助力 强调一以贯之的长期工程 [91][92][93] - 东西部协同需实现双向对接 东部推动资源与西部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构建完整落地机制 [94][95][96] - 目标导向需聚焦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产增收 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以销量和出货量为实效标准 [98][99][100] - 建议分层推进实践 条件不足的县由市级统筹 省级整体推动 避免单县单打独斗 [101][102][103] - 整合多县资源联合打造农文旅线路 例如串联A县两个点与B县三个点形成更具竞争力产品 [104][105][106] 行业角色与未来展望 - 媒体角色从记录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 产业赋能者和价值创造者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推动力 [107][108] - 粤桂协作通过本次培训迈向"媒体+"深度融合新起点 未来将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品牌化 市场化及可持续发展 [109][111][112]
未来已来,最深情的广博会也最硬核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13:58
展会规模与增长 - 第33届广博会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超50% [2] -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到会采购商和参展商均超4000家 [2] -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3] 新质生产力主题 - 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和机器人表演专区 覆盖多场景应用 [3][5] - 集中呈现智能制造领域前沿技术 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5] - 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发布会 展示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等智慧养老产品 [5] 区域协同与消费促进 - 设立国内城市展专区 推动特色品牌产品、文旅资源项目和营商环境展示 [3] - 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吸引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参展 [4] - 广州拥有超过400万户市场主体和2400万实时在穗人口 为消费帮扶提供超大规模市场 [4] 产业联动与创新合作 - 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联动举办 [3] - 通过技术共享推动产能协同 实现市场互通 [3] - 乡村振兴展区汇聚全国名优农产品 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展 [5] 市场化运营模式 - 在市财政首次实现"零投入"情况下坚持市场化模式拓展办展 [2] - 采用"市场+资源+应用场景"发展新模式 打造100个首试首用示范应用场景 [5] - 通过展示展销、新品推介、行业交流等活动形式精准匹配各方优势与需求 [3]
有高度、有深度、有鲜度!湛江这场海鲜产品推介会看点十足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7:34
活动概况 - 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暨"百千万工程"海鲜产品推介活动于8月16日正式开幕[3][4][8] - 活动通过"媒体+"模式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协同开展海鲜品牌建设工作[5][6] - 现场设置渔船鸣笛、品牌推介、海鲜品鉴等环节,形成"一静一动"的嘉年华氛围[2][51][52] 品牌建设举措 - 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推动品牌价值跃升[14][15][17] - 湛江7月发布全省首份市级"媒体+"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湛品"农产品品牌体系[18][19][20] - 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策略实现产业赋能[20][21][22] - 此前"媒体+"模式已成功推动徐闻菠萝、湛江金鲳鱼等品牌出圈[24] 产业链优化 - 京东物流为湛江生蚝提供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全环节冷链服务[36][37][38] - 国联水产通过全产业链整合、资本赋能和智能升级推动产业转型[45][46][47][48] - 平台将打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链条,实现产品溢价[25][26] 营销创新 - 采用短视频直播形式展示捕捞场景,增强用户互动参与感[40][41][42] - 通过"视觉鲜击"等数字化表达方式撬动流量池[42][43] - 现场开展产销直通签约,促成多家企业与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67][68][69][70][71][72] 产品展示 - 现场设置海鲜品鉴区,由五星大厨烹饪香烧金蚝、香煎金鲳鱼等特色菜品[53][54] - 企业展销区展示湛江对虾、生蚝等特产,吸引采购商现场对接[57][58][59][60][61]
从岭南大地到北国春城,“媒体+”再为吉粤“四个共享”添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3:34
吉粤农业合作与"媒体+"赋能 - 吉粤农业共享经济暨优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举办 旨在加强吉粤农业交流合作 探索"媒体+"赋能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发展新路径 [2][3][5][6] - 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为主题 吉粤推介会围绕吉粤特色农产品 吉粤合作"四个共享"及"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广东实践等主题进行分享 [3][4] "媒体+"行动方案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在全省乃至全国多地掀起"媒体+"热潮 [10][11]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表示 吉林将积极借鉴广东"文化赋能+全媒传播+市场链接"系统经验 以"媒体+"行动为农业产业插上腾飞之翼 [14][15]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案例 - 广东通过文化挖掘提升价值维度 打造四会兰花"父爱如兰" 封开杏花鸡"状元鸡"等品牌IP 以及乐昌黄金柰李 遂溪仙品荔 惠来五宝等市场与品牌创建 [19][20] - "媒体+短剧"打响了化橘红品牌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形成消费文化 带动化橘红系列加工产品销售 [22][23] - 广东梅州金绿(兴宁鸽 陈小鸽)公司借力"媒体+"做好全域营销 让消费者从"买产品"升级为"认品牌" 优先在抖音 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常态化直播带货 [38][39] 产业价值提升与战略合作 - 吉林省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郭俊英表示 "媒体+"能够整合市场 渠道与传播等资源 以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助力吉林农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力 [25][26][29] - 广东探索"年鱼经济""年菜经济" 激发行业变革与升级 实现农产品由经济价值到文化价值 情感价值的蜕变 [41][42][43][47] - 广东与吉林携手 依托"四个共享"打造"年菜"矩阵 将吉林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升级为承载文化内涵的"年菜"IP 通过媒体矩阵引爆市场 实现品牌溢价与产业价值跃升 [48][49] 企业战略转型与产品开发 - 吉林省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转变产品思路 结合市场需求做产品 从追求物质价值到文化价值 实现产品内容化 打造企业IP [32][33] - 江门市新侨贵陈皮茶叶有限公司密切关注消费趋势 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养生产品 [34][35] - 吉林省中鹿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媒体+"在梅花鹿产品开发及品牌营销上布局 进一步打响吉林梅花鹿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40]
“数字火种”入乡野:千名乡村网红点燃网络强村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乡村数字新农人培训项目 - 培训项目"千名数字新农人广东练兵"已收官 旨在将数字基因植入乡村产业肌理 探索"网络强村"时代乡村价值重定义[1] - 培训超越"造星式"短期培育 千名学员作为"数字种子"目标不是成为流量明星 而是成长为"产业路由器"[1] - 数据显示全省平均每10个乡村仅1名掌握数字技能的"网红" 人才短板显著[1][9] 数字技术重塑乡村经济 - 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流量成为新农资 数字技能已成为基础生产要素而非锦上添花[2] - 数字技术推动乡村经济从"经验驱动"转向"数字驱动" 与收割机、无人机等共同构成生产工具组合[5] - 数字工具价值在于让分散乡村资源形成"更有组织的效率" 打破传统农业逻辑定式[6] 培训内容与成效 - 培训覆盖村"两委"干部、返乡青年等多元群体 内容涵盖手机拍摄、AI剪辑、直播话术等硬技能及流量转化策略[5] - 徐闻菠萝通过直播销售半径从区域拓展至全国 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20%[5] - 首期学员推动上百家餐饮店与200多个农户链接 助力粤西农产品走向长三角及港澳[6] 商业模式创新 - 荔枝预售降低种植风险 贡柑因原产地溯源视频溢价30% 改写农业经济学叙事方式[1] - 废弃农房改造为众创空间 乡村经济从"单一农产品收入"转向"复合价值收益"[11] - "百年叉烧"直播突破地域限制 "黄杨八景"文旅资源借数字曝光吸引投资洽谈[10] 政府与市场协同 - 政府推出"六个100"计划 含100个乡村直播间等 将数字技能纳入人才评价体系[9] - 平台开放流量资源提供定向曝光支持 冷链物流、品控溯源等基建同步推进[9] - 计划推进"乡村网红"职称评审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专家跟进辅导机制[9]
快评丨数字火种燎原南粤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7:31
政府培训项目 - 广东省委网信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 分5期开展 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共1000名学员 [2][3] - 培训旨在培育具备账号运营、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创作复合能力的乡村网红 打造懂技术、善运营、会传播的人才队伍 [3][4] 数字技术应用成效 - 徐闻菠萝通过直播拓展全国销路 荔枝预售降低种植风险 贡柑原产地溯源视频实现30%溢价 珠海大赤坎村"百年叉烧"借直播破圈 [6][7] - 数字技术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重塑农业经济学的核心变量 但全省平均每十个乡村仅有一名掌握数字技能的网红 [7][8] 人才培育战略 - 培训以"黄金3秒"吸引力法则和"流量变销量"转化策略为核心课程 使数字技能沉淀为农业基础生产要素 [16][17] - 政府推动"六个100"计划构筑政策骨架 建立职称评审体系 平台提供流量倾斜与冷链基建支持 [19] 区域实践案例 - 河源酝酿"短视频师徒计划" 汕头落地数字新农人培育基地 形成传帮带机制 [20] - 肇庆铁岗村95后改造废弃农房为众创空间 乡村网红通过镜头重构乡土叙事 [24][25] 项目影响与愿景 - 学员蔡晓思认为乡村网红是"火种的使命" 将带活农产品、带旺乡村产业 [21][22] - 培训助力实现从"会种地"到"会种流量"的转变 锻造城乡融合价值金链 [27][28]
聚焦“湛品”品牌打造!湛江发布首个市级“媒体+”行动方案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10:06
聚焦"湛品"品牌 打造!湛江发布 首个市级"媒体 +"行动方案_南 方+_南方plus 近日,广东省委 农村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和省委 宣传部联合印发 《"媒体+"赋 能"百千万工 程"农产品市场 体系建设行动方 案(2025-2027 年)》,进一步 深挖"媒体+"力 量,加快建设广 东现代乡村产业 体系。7月20 日,湛江印发 《湛江市"媒体 +"赋能"百千万 工程"农产品市 场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以下简 称《实施方 造""科技创 新""智库支 撑""资源整 合"八个方面开 展"媒体+"任 务。 雷州东西洋稻田 湛江,作为广东 农产 品"12221"市场 营销体系的策源 地,在农产品市 场体系建设方面 有着丰富的实践 经验。早在2019 年,为解决徐闻 菠萝销售难问 案》),成为全 省首份市级"媒 体+"文件。 《实施方案》明 确了"媒体+"赋 能湛江"百千万 工程"的总体目 标,即通过三年 的努力,实现促 消费、促外贸、 促文旅、促农民 增收、促媒体转 型五大目标,开 创"媒体+"助力 乡村全面振兴新 局面。《实施方 案》围绕"市场 开拓""文化共 创""生活交 融""产业融 合""品牌打 题,广东省 ...
广东首创!“媒体+农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9
核心观点 - 广东推出首个省委农办与宣传部联合的"媒体+"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系统性整合媒体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媒体+"赋能农业新路径 [2][3] - 方案提出通过"媒体+"打通七大领域(市场/文化/生活/产业/品牌/科技/智库),实现五大目标(促消费/外贸/文旅/农民增收/媒体转型),计划2027年前完成 [3][5] - 南方财经等主流媒体已开展实践案例:成立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推动年菜出口澳新、打造荔枝"东方爱情果"IP带动超万吨订单、建设农业AI实验室等 [6][7][12] 媒体+七大领域赋能体系 - **市场系统联动**:开展"南品北上、北品南下"开拓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市场,重点打造出口"粤军"拓展海外市场 [5][6] - **文化价值共创**:典型案例包括徐闻菠萝打造"菠萝的海"IP、中荔集团借助媒体将荔枝打入40多国市场 [7][9] - **产业深度融合**:预制菜产业成为重点,南方财经推动海外共享工厂落地,促进农业出海从产品向产业链升级 [6][12] - **品牌转化增效**:方案50次提及"品牌",要求媒体打造名栏目/新网红,如"小红书村"助仙品荔销量创新高 [7][9] - **科技协同创新**:建设"三农"文化数据平台,南方财经联合电信成立农业AI实验室开发智能应用 [5][12] 实施成效与机制创新 - 徐闻菠萝从滞销到全球畅销,湛江金鲳鱼/茂名荔枝通过"12221"营销体系扩大销售半径 [3][9] - 媒体破解农业信息孤岛:整合产销数据解决"盲目种被动卖"问题,文化赋值突破"优质难优价"困境 [10] - 主流媒体转型方向:从传播中心升级为服务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内容策划/IP运营/数据分析) [11][13] - 产学研结合案例:南方财经与华农合办预制菜高级研修班,构建产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12][13]
南农晨读 | 世遗小镇 无界创客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09:32
荔枝产业产销动态 - 茂名高州根子镇举行荔枝产销对接大会,全国200余家采购商达成约2600万公斤采购意向 [4] - 湛江遂溪县乌塘仙品荔开采活动预售荔枝超4500吨,金额近亿元 [5] - 茂南区整棵荔枝树定制量达1830棵,个体/团体/龙头企业按量定制6038单,电商销售1.23万单,接待客商363人次,达成购销协议3930吨 [26][27] 荔枝品牌营销与出口 - 广东以"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进荔枝产销,粤西早熟荔枝赴上海推介,首批茂名荔枝出口澳大利亚 [14][15] - 小红书流量助力遂溪荔枝树认养约7500棵 [16] - 茂南区通过"千年荔脉"IP实现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业转型为文化符号 [24][25] 区域荔枝产业发展 - 茂名作为千年荔乡,荔枝产业正向百亿规模迈进 [7][8][9] - 阳江市引进巨美人、桂味等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阳西县"百荔园"和阳东区700年古荔枝树展现产业底蕴 [37][38][39] - 汕尾中熟品种妃子笑进入膨果期,预计6月中旬上市,近半产量已获采购商预订 [42][43] 农产品电商表现 - 2024年茂名荔枝、德庆贡柑等11类广东农产品电商销售全国排名第一 [30][31][33] - 德庆贡柑通过直播实现从"田间吆喝"到"全网爆单"的转型 [28][29]
南粤之窗丨水果大省的“新出路”
央视新闻· 2025-04-27 22:16
广东农业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菠萝产业升级 - 广东徐闻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预计鲜果产量超70万吨,产值27.2亿元[2] - 田间直销模式兴起,采购商直接在地头下单,实现鲜果快速流通[4] - 农业部门建立菠萝指数平台,提供价格与供求宏观指导,品质与售价同步提升[6] - 全国首条智能化菠萝分拣线投用,90秒完成糖分、黑心检测,保障商品化品质[8][10] 新农人电商创新 - 新农人通过电商与短视频营销,两个月内销售菠萝100万斤(约500吨)[12][13] - 结合无人机与AI技术推广品牌,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营销模式融合[12] 荔枝产业智慧化转型 - 广东荔枝主产区引入"智慧管家"系统,通过无人机AI飞巡实现果园数字化管理[16][17] - AI技术统计果树数量、评估花量,精准指导农事操作,试点果园产量平均增长20%[19][23] - 2023年试点后,技术被列为广东省农业新模式,推广至广州、惠州等主产区[25] 技术赋能农业提质 - 遥感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实现农情预警,科学管理平衡高产与优质矛盾[21][23] - 数字化转型推动无人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核心农资资源[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