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搜索文档
为何心律失常“盯”上中青年人
科技日报· 2025-08-05 10:11
心律失常年轻化趋势 - 全球每年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其中约1/4为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 [2] - 中青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率上升 常见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及部分心房颤动 [2] - 中青年患者症状表现更为明显 如心悸、胸闷等 但结构性心脏病比例较低 [2] 心律失常年轻化原因 - 主要诱因包括精神压力大、焦虑失眠、熬夜等生活节奏失调 [2] - 过量摄入咖啡、能量饮料、烟酒等刺激性物质 [2] - 久坐少动、肥胖、代谢异常以及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2] - 少数患者由遗传因素导致 如肥厚型心肌病、离子通道病等 [3] 生理性与病理性心律失常区别 - 生理性心律失常具有一过性、可逆特点 如运动时窦性心动过速 睡眠时窦性心动过缓 情绪紧张时早搏 [4] - 病理性心律失常无明确诱因 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 心率节律显著异常 [4][6] - 合并特殊病史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 或黑矇、晕厥应立即就医 [4][7] 改善生活方式建议 - 保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固定作息时间 避免熬夜 [5] - 每日咖啡因摄入不高于200毫克(约2杯美式咖啡) 限制酒精摄入 [5] - 每周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前热身10分钟 避免久坐(每小时活动3-5分钟) [5] - 自我监测静息心率 关注血压血糖 定期心电图检查 保留历次报告对比 [5] 心电图异常解读 - 常见生理性异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 无症状时通常无需处理 [9][10] - 早搏超过500次/24小时或伴随胸闷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 [9] - 房颤属于心脏病范畴 即便偶发也需评估心房大小、瓣膜功能及血栓风险 [9] - ST-T段改变伴随胸痛等症状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冠心病 [9] - 动态心电图更适合发现间歇性心律失常 如发作性房颤、室速等 [10]
AI发现特定心脏病准确率已超过人类专家?心电图迎来技术飞跃
第一财经· 2025-07-22 16:19
结构性心脏病筛查现状 - 目前缺乏常规且经济有效的筛查测试,许多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直到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才被发现 [1] - 超声心动图是结构性心脏病的金标准诊断工具,但成本高、需专业知识,限制了广泛应用 [3] - 心电图虽用途广泛,但仅能提供结构性心脏病的间接诊断依据 [3] AI筛查技术突破 - 研究开发了名为EchoNext的AI工具,通过分析常规心电图数据识别结构性心脏病患者 [1] - AI模型训练数据覆盖23万名患者的120万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照数据 [3] - 在85000名未做过超声心动图的患者中,AI识别出7500名高风险患者,其中超半数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 [3] AI与人类专家表现对比 - AI独立诊断结构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达77.3% [4] - 人类心脏病专家未使用AI辅助时准确率为64%,AI辅助后提升至69.2% [4] - AI表现优于AI辅助下的人类专家 [4] 技术应用前景 - 心电图+AI可能开创全新筛查模式,扩大心脏病筛查覆盖面 [4] - 未来可通过设定阈值结合AI与临床医生判断,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转诊 [4] - 多模态模型(如整合X光、检验数据)可能进一步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5] 技术挑战 - AI模型集成和临床采用存在复杂性 [5] - 当前模型泛化能力不足,需在临床使用中持续优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