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星器模型线圈
icon
搜索文档
集体异动!核能领域,多则利好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6-12 23:42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 - 世界银行将解除自1959年以来对核能项目的融资禁令,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寿命、电网升级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1][2][3] - 世界银行计划帮助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类反应堆预计比传统反应堆更便宜、建造更快[3][5] - 到2035年发展中世界的电力需求预计将翻倍,年度投资需从2800亿美元增至6300亿美元,核能可提供稳定的零排放电力[3] - 美国是世界银行最大股东(持股15.83%),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核电发展,目标是25年内将核能电力产量提高4倍[5] 欧洲核聚变行业动态 - 德国核聚变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获得1.3亿欧元融资,创欧洲核聚变领域最大私人投资纪录[1][6] - Proxima Fusion计划2027年前建造"恒星器模型线圈"磁铁,2031年前建示范工厂(成本约10亿欧元),2030年代建成首座商业聚变电站[7] - 仿星器技术被视为最具可行性的核聚变方案,利用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特定形状装置中[8][9] 全球核聚变政策与技术进展 - 日本将聚变演示发电时间表从2050年大幅提前至2030年[11]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中,场反位形(FRC)装置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备受AI企业青睐,被视为商业化潜力最大的技术路线[10][11] - 中国磁约束聚变取得重大进展,参与ITER项目并自主设计CFETR项目,多个聚变装置建设进度超前[12]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自5月以来涨幅接近25%,6月12日融发核电、弘讯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1] - 券商普遍看好全球核聚变政策趋势持续走强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核心配套标的和高价值量环节[11][12]
“万亿市值潜力”?欧洲核聚变初创企业吸引创记录投资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08:33
融资里程碑 - 德国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获得1.3亿欧元融资,创欧洲核聚变领域最大规模融资纪录,由Cherry Ventures和Balderton Capital领投 [1][2] - 公司两年前成立时仅获700万欧元种子资金,脱胎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 - 投资方认为该公司有潜力成为万亿美元规模企业,称其代表欧洲解决人类重大挑战的能力 [2] 技术路线差异 - Proxima专注开发"仿星器"聚变装置,与传统主流"托卡马克"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 [3] - 仿星器设计更复杂但等离子体稳定性更强,公司认为更适合商业电厂转化 [3] - 托卡马克路线在美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如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融资18亿美元,Helion融资4.25亿美元 [3] 商业化路径规划 - 融资将用于2027年前建造"恒星器模型线圈"磁铁装置,被视为技术突破关键节点 [4] - 计划2031年前建造10亿欧元示范工厂,部分资金可能来自欧洲政府资助 [4] - 目标在2030年代建成首座商业聚变电站,但承认商业化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核聚变领域尚未实现能量净输出,部分科学家认为商业化还需数十年 [4] - 投资方承认核聚变投资风险与传统软件投资完全不同,但对公司团队和技术能力保持信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