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搜索文档
解决电力短缺,美国拟新增多达10座核反应堆,可能日本“买单”
美股IPO· 2025-11-21 00:07
美国能源部幕僚长Carl Coe表示,尽管政府介入私营市场有悖常规,但当前的局面已构成"国家紧急状态"。该计 划可能动用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西屋电气、BWX Technologies等核电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这将打 破美国核电建设十余年停滞局面。 美国政府计划采购并拥有多达10座新建大型核反应堆,以应对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 11月19日,据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幕僚长Carl Coe在美国一场能源会议上表示, 尽管政府介入私营市场有悖 常规,但当前的局面已构成"国家紧急状态"。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以及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潜在复苏,美国电力系统面临巨大 压力。 分析认为这表明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利用行政权力,加速推动核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填补能源缺口。 资金方面,该计划可能利用日本此前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资金。 作为美日贸易协议框架的一部分,日本已同 意向美国能源项目投资约332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西屋电气(Westinghouse)新型AP1000反应堆及小型模块 化反应堆的投资。 然而,鉴于日本自身的财政状况,这笔资金最终能否完全到位,或是否需由美国财政部填 ...
解决电力短缺,美国拟新增多达10座核反应堆,可能日本“买单”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11:52
项目概述 - 美国政府计划直接采购并拥有多达10座新建大型核反应堆以应对AI数据中心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 [1] - 政府将此举定性为"国家紧急状态",认为常规市场机制已不足以应对当前局面 [1][2] - 该计划可能利用日本在美日贸易协议中承诺的约3320亿美元能源投资资金,但资金最终到位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1] - 除直接采购外,美国政府还计划向核电行业投入"数千亿美元"贷款,其中已发放一笔10亿美元贷款用于重启三里岛核电站 [2]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叠加美国本土制造业潜在复苏,给美国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2] - 此次计划有望打破美国核电建设长达十多年的沉寂局面,行业曾因Vogtle项目超预算160亿美元并延期七年而深受打击 [5] - AI热潮改变了行业逻辑,大型核电项目可能重新流行,政府直接介入被视为行业重启的关键推力 [6][7][8] 产业链潜在受益方 - 反应堆设计建设环节:西屋电气(AP1000设计方)正与政府协调,其由Cameco和Brookfield共同持有 [3] - 设备制造环节:BWX Technologies作为政府主要核承包商可能获得更多角色,Flowserve面临潜在核合同收入流高达100亿美元 [3] - 安全监测环节:Mirion Technologies作为辐射安全与监测设备领导者有望获得大量订单 [3] - 燃料供应链环节:Centrus Energy和Silex Systems在低浓缩铀及高含量低浓缩铀生产领域的扩张备受瞩目 [3] - 铀矿开采环节:美国国内铀矿开采公司(如UEC, EU, URG, UUUU)将受益于联邦政府扩大国内铀矿开采的努力 [4]
机械设备:世行解禁核能投资,小堆部署成合作重点
华福证券· 2025-11-16 14:2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核心观点 - 世界银行结束数十年核能投资禁令,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合作协议,首次重新涉足核能领域,并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作为三大核心合作方向之一[2][3]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凭借灵活特性,适配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并可能成为解决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关键方案[5][6] 行业驱动因素 - 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预计2035年将翻倍,而融资短缺长期制约其核能发展[5] - 科技巨头正联合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及核聚变公司,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供能方案,裂变商业化或比聚变更早落地[6] - 世界银行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将为小堆相关可行性研究、技术落地提供资金与专业支持,助力全球能源结构优化[3][5] 建议关注的公司及业务 - 景业智能:与浙大共建微堆/SMR技术联合研发中心,SMR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技术路线已基本明确[6][7] - 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是四代堆-高温气冷堆一回路唯一的动力设备,子公司哈电动装的核主泵产品在核电业务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7] - 国光电气: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7] - 兰石重装:业务覆盖核能上游核燃料系统、中游核电站设备、下游和乏燃料后处理[7] - 科新机电:承制了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替代进口[7] - 海陆重工:服务堆型有三代、四代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7] - 江苏神通:获得我国新建核电工程已招标核级蝶阀、核级球阀90%以上的订单[7]
新加坡华侨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电力缺口或超3300万户家庭用电
搜狐财经· 2025-11-16 00:51
AI电力需求对电网的压力 - 到2028年美国可能因AI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面临高达20%的电力供应缺口,潜在短缺规模介于13至44吉瓦之间,相当于超过3300万户家庭的用电量[1] - 数据中心目前消耗美国总电力的4%,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飙升至12%[3] - AI需求的增长呈“非线性”趋势,堪称现代史上最大的技术变革,但其速度已让电网不堪重负[3] 科技公司的投入与瓶颈 - 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正积极投入近4000亿美元用于扩展AI计算能力[3] - 微软首席执行官承认当前最大挑战是电力保障而非计算资源,缺乏稳定电力支持可能导致AI芯片闲置[3] - 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通常为两年,但输电线路部署需要长达十年时间,供需失衡将美国电网推向极限[3] 区域性电力需求激增 - 弗吉尼亚州作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聚集地之一,Dominion能源订单量在一年内从40吉瓦激增至47吉瓦,相当于47座核反应堆的发电能力[3] 快速供电解决方案 - Bloom Energy的燃料电池技术可贡献5至8吉瓦电力[5] - 天然气涡轮机预计能增加15至20吉瓦电力[5] - 核能发电有望提供5至15吉瓦补充,亚马逊和谷歌等企业正在探索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美国计划到2030年新建10座核电站[5] - 得克萨斯州积极推进太阳能和电池储能项目,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100吉瓦清洁能源容量[5] 新兴商业模式 - “新云”模式涉及短期AI资源租赁,如IREN与微软的合作[5] - “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终局”模式通过长期电力外壳租赁提供基础支持[5] 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企业可能面临电价上升和选址限制,电力企业需优先保障关键区域可能导致供应不均[7] - 消费者可能间接承受高昂电费,AI服务在医疗、金融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推广可能出现延迟[7] - 投资者有机会关注电网升级、输电系统、冷却技术和替代能源领域的企业[7] 未来技术展望 - 太空太阳能和卫星数据中心等激进方案已被提出,例如谷歌计划在2027年进行测试[7] - 短期重点仍在于强化地面电力供应,创新供电解决方案若能迅速落地有望缩小供需差距[7]
全球最大镰刀也盯上能源了
虎嗅APP· 2025-11-14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AI算力爆发导致电力需求激增,电力供应正成为AI发展的关键瓶颈,并由此催生新的投资机会 [4][5][44] - 中美两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和能源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面临严峻的电力缺口挑战,而中国电力供应相对充足,但存在绿电消纳问题 [9][23][27][31] - 为应对电力挑战,科技巨头和政府正积极布局短期解决方案(如电力设施配套、储能)和中长期解决方案(如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可控核聚变) [47][48][55] 中美电力现状对比 - **美国电力窘境**:美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速脱钩,基础设施老化,火电退役高峰期导致电力缺口扩大,预计2025-2030年将产生73.2GW(中性)至201.2GW(乐观)的电力总缺口 [11][16][18][20] - **中国电力底牌**:中国总体不缺电,2024年发电量10.09万亿千瓦时大于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但面临绿电消纳压力,西部富集绿电但算力需求集中在东部 [27][30][31][32][35] - **需求增长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至约945TWh,其中美国用电量预计增长约240TWh(增长130%),中国增长约175TWh(增长170%) [5][9] AI耗电特性与能效差异 - **单机柜功率跃升**:AI训练服务器机架单柜功率从过去的6-8kW轻松突破50kW,并向100kW迈进,用电量从千瓦级跃升至兆瓦级 [5] - **大模型训练功耗**:不同技术架构影响能耗,OpenAI的GPT-4单次训练功耗为22.1MW,而采用动态稀疏MoE架构的DeepSeek-V3单次训练功耗仅为3.2MW,能效显著提升 [6][7] - **全球耗电分布**:2024年美国占据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45%,中国占25%,欧洲占15% [9] 中国的电力布局与算力协同 - **政策引导**:国家提出“算力电力协同”,要求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互联网企业承诺2030年实现100%使用绿电 [33][34] - **东西部协同模式**:通过“荷随源转”将算力中心建到西部能源富集区,以及“源随荷建”在东部需求区自建新能源项目,以缓解“东渴西富”的矛盾 [38][39][40] - **未来电力评估**: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突破30亿千瓦,风光发电量预计增加1.83万亿千瓦时,高于数据中心预计新增的3000-7000亿千瓦时用电量,电力不会成为AI发展瓶颈 [41] 投资机会分析 - **短期机会(电力设施配套)**:北美缺电为储能、燃料电池、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企业带来增量市场,英伟达将AIDC配储定为刚需,预计2025-2030年数据中心需求可能累计达178GW [48][50][51][52] - **中长期机会(先进核能)**: - **SMR核能**:科技巨头纷纷布局SMR采购协议,但相关技术开发商如NuScale Power、Oklo仍处于商业化前期,预计2030年后才贡献收入,上游铀燃料供应商如Cameco已能稳定盈利 [55][56][58][59][64] - **可控核聚变**:全球聚变企业融资活跃,2024年融资接近30亿美元,2025年前七个月已突破10亿美元,未来3-5年将是核聚变项目投招标高峰,预计对应2500亿以上市场空间 [65][66][69] - **市场反应**:A股市场对相关企业进行价值重估,例如天合光能因储能业务股价上涨31%,其2026年储能出货目标为16GWh,预计带来12.8亿元业绩增量;阳光电源、阿特斯股价也因储能业务分别上涨29%和68% [53][54]
IEA:2025年世界能源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1-12 16:39
能源安全性质转变 - 能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核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围绕能源展开,传统燃料和关键矿产供应均面临风险[1] - 关键矿产供应链面临严重威胁,市场高度集中,在20种能源相关战略性矿产中,单一国家在19种的提炼中占据主导地位,平均市场份额约为70%[2] - 超过一半的战略性矿产受到出口管制,电力行业还受到网络攻击和天气相关风险的威胁[2] 电力需求与数据中心增长 - 电力需求增速远超总体能源需求,到2035年将增长约40%,在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中增长将超过50%[3] - 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激增,2025年数据中心投资预计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支出的5400亿美元[3] - 到2035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增长两倍,美国、中国和欧盟将新增超过85%的数据中心容量,给电网带来压力[3] 全球能源需求地理转移 -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中心从中国向印度、东南亚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转移[4] - 自2010年以来,中国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占电力需求增长的60%[4] - 从当前到203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一半将来自中国以外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4] 可再生能源持续崛起 - 可再生能源增速超过其他任何主要能源来源,太阳能光伏引领增长,电力部门太阳能光伏年增量将停滞在540吉瓦左右[5] -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最大市场,未来十年将占全球部署量的45%-60%,并仍是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大制造商[5] 核能卷土重来 - 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在停滞多年后预计显著增长,40多个国家将核能纳入战略,超过70吉瓦的新核电容量正在建设中[6] - 科技公司支持新商业模式,已有30吉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达成协议和表达兴趣,主要用于为数据中心供电[6] - 到2035年,全球核电容量预计将至少增加三分之一[6]
美国电荒发酵:除了储能,无牌可打
36氪· 2025-11-11 19:53
美国电力短缺现状 - 美国面临严峻的电力短缺问题,已演变为AI与人类抢电的局面[7] - 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长高达662.6分钟,比过去十年几乎翻倍[9] - 过去三年美国平均电费价格上涨25%,北弗吉尼亚地区电费成本上涨13%[8][11] 电网基础设施老化 - 70%的输电线使用已超过25年,电网设施处于典型生命周期尾部[8] - 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新增电源接入电网流程漫长复杂[8][11] - 等待并网的项目排队时间三年起步,能源部拟推新法案压缩数据中心供电机组审批时长至1-2年[11]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 微软CEO承认采购的GPU因数据中心电力供应跟不上而闲置[1] - 英伟达总部所在地两大数据中心因电力供应不足可能闲置数年[3] - 未来5年满足AI基建需求至少要50-80GW,相当于4座三峡装机容量[14] 传统能源解决方案瓶颈 - 天然气发电占美国发电量一半,但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核心供应商产能接近极限[15][18][21] - 通用电气能源在手订单需约四年消化,新增订单交付周期排至40个月后[21] - 核电工期长达5-6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无法满足当前AI大基建时间需求[22][23] 可再生能源政策限制 - 光伏+储能系统成为解决电力饥渴的唯一有效路径,全生命周期发电成本低于新建燃气电厂[6][27] - 中国光伏组件和2小时储能系统生产成本约每瓦30美分,但受关税壁垒和《大而美法案》限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27][29] - 美国本土储能企业Powin因关税供应链扰动破产,本土能源企业被迫囤积中国电池应对政策不确定性[30] 电力危机影响范围 - 人均耗电量是世界平均水平五倍的美国,每年人均停电时间接近十一个小时[10] - 火电机组计划退役50GW容量暂缓退役以缓解供电压力[25] - 比特币矿场改造为数据中心仅提供10.3GW存量电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26]
一年内,匈牙利将免受美方制裁
中国能源报· 2025-11-09 09:36
地缘政治与能源合作 - 美国政府同意向匈牙利提供为期一年的豁免,使其能够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免受美国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的影响[1][3] - 匈牙利作为内陆国家,高度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难以从俄罗斯以外地区获得能源[3] - 美国财政部长于10月22日宣布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国有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私有企业卢克石油公司[3] 能源贸易与投资协议 - 匈牙利承诺采购价值约达6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3] - 匈牙利与美国西屋公司达成价值约1.14亿美元的核燃料供应协议[3] - 美匈双方签署关于核能的谅解备忘录,以启动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乏燃料储存的民用核能合作谈判[3] 防务合作 - 匈牙利政府宣布有意向从美国采购价值7亿美元的国防物资[3] - 两国将加强防务合作[3]
供需缺口料将扩大,2026年铜价有望再攀高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9:13
铜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铜矿企业产量同比下降近5%,第四季度有望延续收缩 [1] - 原料短缺及潜在“反内卷”将助力第四季度国内精炼铜供给收缩,叠加需求平稳,国内库存有望温和去化 [1] - 2026年全球精炼铜供给缺口预计拉阔50%,LME铜价有望在10000美元/吨以上充分展现向上弹性 [1] 通信行业三季度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通信板块营收、净利润增速同环比均提升,AI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2] - 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通信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分别达6.87%和2.82%,均创历史新高 [2] - 目前申万通信PE-TTM为43.41,处于5年以来96.53%分位点,处于10年以来67.26%分位点 [2]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产业前景 - 自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后,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监管呈现持续松绑趋势 [2]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下核电持续保持溢价,产业技术趋于成熟,预计商业化运营最快时间为2027~2028年 [2] - 未来20年内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总投入规模预计接近万亿美元,建设市场年投入将超300亿美元,2048年燃料市场规模将达183亿美元 [2]
中信证券:AI需求+政策支持双轮驱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拐点已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8:34
行业政策与监管趋势 - 自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后,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监管呈现持续松绑趋势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核电持续保持溢价 [1] - 人工智能需求与政策支持构成行业发展的双轮驱动 [1] 产业发展阶段与预期 - 产业技术趋于成熟,预计商业化运营最快时间为2027至2028年 [1] - 目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仍处于商业化前夜 [1]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未来20年内美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产业总投入规模将接近万亿美元 [1] - 预计建设市场年投入将超过300亿美元 [1] - 预计到2048年燃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 [1] 产业链受益环节 - 上游的燃料及原材料供给和中游的设备制造环节将率先受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