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风杯

搜索文档
被安踏收购后,这家国产品牌想做「瑜伽第一」丨36氪专访
36氪· 2025-06-21 17:29
核心观点 - 安踏体育收购MAIA ACTIVE 75.13%股份 彰显加码女性细分赛道决心 目标成为亚洲瑜伽服饰第一品牌 [5][8][58] - MAIA ACTIVE在安踏赋能下完成品牌重塑 聚焦中高端瑜伽市场 通过砍SKU 开大店 社群运营等策略实现线下转型 [20][21][47] - 公司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版型改良 面料创新满足差异化需求 2022年主打产品"腰精裤"销量超30万条 [5][41][44] 收购与整合 - 2023年10月安踏附属公司收购MAIA ACTIVE 75.13%股份 2024年5月原安踏零售副总裁赵光勋接任品牌总裁 [5][7] - 收购后MAIA纳入安踏"所有其他品牌"类目 创始团队逐步退出 实控权平稳过渡 [7][8] - 新旧团队融合顺利 保留无PPT会议文化 核心部门留任率较高 [9][11][57] 品牌战略调整 - 战略定位转向中高端市场 砍掉10%-15%非核心SKU 聚焦瑜伽品类 推出"Yoga 360"和"Yoga Plus"产品策略 [21][29][30] - 门店从100平米小店升级为四大概念体验馆 数量从36家增至45家 2024年目标扩展至55家 [21][22][28] - 2023年线上线下营收比5:5调整为4:6 未来目标3:7 线下销售额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53] 产品与技术 - 主打产品"腰精裤"采用五维贴合技术 "云感裤"面料双面磨毛 拉伸度达两倍 [41] - Bra产品针对亚洲女性"不凸点"需求研发 "戚风杯"系列透气性达国标六倍 [44] - 与PURE Yoga合作开发专业线产品 签约120名瑜伽教练建立MAIA Pro体系 [47] 营销与用户 - 官宣虞书欣为代言人 提出"三高女孩"品牌理念(高能量 高情绪价值 高配得感) [13][46] - 2023年举办300场社群活动 会员数翻倍 小红书/天猫粉丝量翻倍 [47][48] - 四种概念店型强化体验 Yogo Studio旗舰店可举办MAIA FUN CLUB活动 [23][26] 市场竞争 - 明确对标Lululemon 但强调专注亚洲女性细分市场 暂不与平价品牌竞争 [37][38] - 观察到Alo Yoga未进入中国 日韩本土品牌崛起 认为中国缺乏代表性瑜伽品牌是机会 [39] - 与Lululemon创始人保持交流 共识在于产品优先而非规模 [40]
被安踏收购后,这家国产品牌想做「瑜伽第一」丨36氪专访
36氪· 2025-06-16 16:48
收购与整合 - 安踏体育于2023年10月收购MAIA ACTIVE 75.13%的股份,加码女性细分赛道[1][3] - MAIA创始人在2023年12月卸任实际工作,2024年5月由安踏集团零售副总裁赵光勋接任品牌总裁[2] - 收购后MAIA被纳入安踏集团"所有其他品牌"类目,融合过程较为自然[2][4] 品牌战略调整 - 新任总裁赵光勋推进三大调整:聚焦中高端市场定位、砍掉10%-15%非核心SKU(如户外夹克)、门店升级为体验馆式大店(原100平米增至多种概念店型)[13] - 推出"Yoga 360"策略,围绕瑜伽场景开发全品类产品,瑜伽裤和Bra合计占销售额50%(SKU占比30%)[19][20] - 2023年门店数从36家增至45家,2024年计划扩展至55家,深耕一二线城市[13][14][1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亚洲女性需求:研发五维贴合版型Leggings,针对"不凸点"需求开发"戚风杯"Bra(透气性达国标6倍)[29][30][31] - 面料技术创新:如"云感裤"采用双面磨毛面料实现两倍拉伸度,"腰精裤"使用超细纱线提升亲肤度[29] - 与Lululemon创始人保持交流,强调产品力优先于规模[28] 市场定位与竞争 - 明确对标Lululemon,目标成为亚洲市场瑜伽服饰第一品牌[26][44] - 不参与低价竞争,核心品类价格保持稳定,通过产品力获取溢价空间[24][25] - 2023年会员数翻倍,线下销售额占比从0%提升至60%(2023年线上线下比5:5,当前4:6),计划未来达到3:7[35][38] 营销与社群运营 - 2024年5月官宣虞书欣为代言人,塑造"三高女孩"(高能量、高情绪价值、高配得感)品牌形象[8][33] - 2023年举办300场社群活动,签约120名专业教练,与PURE Yoga合作开发联名产品线[34] - 打造四种概念店型:Yoga Studio旗舰店、Yoga Gallery文化店、Leggings LAB体验中心、Her Closet社交打卡店[15][16][17] 安踏集团赋能 - 整合线下零售经验,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系统,提升管理效率[41] - 核心团队留任率较高,保持无PPT会议文化等原有工作氛围[42] - 创始人仍以股东身份提供建议,认可门店升级变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