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精裤

搜索文档
被安踏收购后,这家国产品牌想做「瑜伽第一」丨36氪专访
36氪· 2025-06-21 17:29
核心观点 - 安踏体育收购MAIA ACTIVE 75.13%股份 彰显加码女性细分赛道决心 目标成为亚洲瑜伽服饰第一品牌 [5][8][58] - MAIA ACTIVE在安踏赋能下完成品牌重塑 聚焦中高端瑜伽市场 通过砍SKU 开大店 社群运营等策略实现线下转型 [20][21][47] - 公司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版型改良 面料创新满足差异化需求 2022年主打产品"腰精裤"销量超30万条 [5][41][44] 收购与整合 - 2023年10月安踏附属公司收购MAIA ACTIVE 75.13%股份 2024年5月原安踏零售副总裁赵光勋接任品牌总裁 [5][7] - 收购后MAIA纳入安踏"所有其他品牌"类目 创始团队逐步退出 实控权平稳过渡 [7][8] - 新旧团队融合顺利 保留无PPT会议文化 核心部门留任率较高 [9][11][57] 品牌战略调整 - 战略定位转向中高端市场 砍掉10%-15%非核心SKU 聚焦瑜伽品类 推出"Yoga 360"和"Yoga Plus"产品策略 [21][29][30] - 门店从100平米小店升级为四大概念体验馆 数量从36家增至45家 2024年目标扩展至55家 [21][22][28] - 2023年线上线下营收比5:5调整为4:6 未来目标3:7 线下销售额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53] 产品与技术 - 主打产品"腰精裤"采用五维贴合技术 "云感裤"面料双面磨毛 拉伸度达两倍 [41] - Bra产品针对亚洲女性"不凸点"需求研发 "戚风杯"系列透气性达国标六倍 [44] - 与PURE Yoga合作开发专业线产品 签约120名瑜伽教练建立MAIA Pro体系 [47] 营销与用户 - 官宣虞书欣为代言人 提出"三高女孩"品牌理念(高能量 高情绪价值 高配得感) [13][46] - 2023年举办300场社群活动 会员数翻倍 小红书/天猫粉丝量翻倍 [47][48] - 四种概念店型强化体验 Yogo Studio旗舰店可举办MAIA FUN CLUB活动 [23][26] 市场竞争 - 明确对标Lululemon 但强调专注亚洲女性细分市场 暂不与平价品牌竞争 [37][38] - 观察到Alo Yoga未进入中国 日韩本土品牌崛起 认为中国缺乏代表性瑜伽品牌是机会 [39] - 与Lululemon创始人保持交流 共识在于产品优先而非规模 [40]
被安踏收购后,这家国产品牌想做「瑜伽第一」丨36氪专访
36氪· 2025-06-16 16:48
作者 | 谢芸子 编辑 | 郑怀舟 封面来源 | 品牌官方微博 因为一场收购,一个国产瑜伽品牌获得了市场的更多关注。 2023年10月,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的一家附属公司,已成功收购MAIA ACTIVE(玛伊娅,以下简称MAIA)75.13%的股份。 MAIA成立于2016年,是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瑜伽服装的国产品牌。在此前的报道中,2022年,MAIA主打产品"腰精裤"的销量就突破了30万条;另据此前 官方预测,在这一年度,MAIA的全平台的销售额约5亿元。 然而,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MAIA遇到瓶颈,选择拥抱安踏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2023年12月,MAIA创始人在朋友圈发文称,"将在未来一个月卸任MAIA的实际工作,但会继续作为股东与创始人支持MAIA。" 次年5月,原安踏集团零售副总裁赵光勋被任命为MAIA ACTIVE的品牌总裁,直接向安踏集团专业运动群首席执行官、安踏主品牌负责人CEO徐阳汇 报。而在安踏体育2024年的半年报中,MAIA也出现在集团"所有其他品牌"的类目中。 赵光勋是韩国人,在运动服饰行业有近25年的管理经验。加入安踏前,他曾任职于衣恋集团,并带领New Balance ...
创始人接连出走、找虞书欣代言被喷,MAIA ACTIVE变味儿了?
36氪· 2025-06-10 18:20
女性运动服装品牌MAIA Active请了虞书欣当代言人,当天就被品牌老粉怒喷。 成立于2016年的MAIA,开局便定位追求多元、独立自由的新中产女性,靠腰精裤、云感裤等爆款赢得一众新中产女性青睐。 MAIA还曾请素人为自己代言,并以全年300多场社群活动打造姐妹感,拉近与核心客群的距离。 粉丝们愤怒的是,品牌原本主张的是"你怎么样都很好",结果现在却请了一个主打乖巧甜妹的品牌代言人,彻底败坏了积攒的好感。 "拉低品牌档次""品设已崩""毫无锻炼痕迹",他们的失望与怒气值在社媒平台瞬间拉满。 MAIA品牌老粉对新代言人不满 来源:网络 这番舆论风暴的背后,MAIA从新消费界黑马,一步步滑向安踏系工具人的坠落轨迹也清晰可见。 创立三年,MAIA销售规模就已经破亿,六年实现全面盈利,创造了年均增速三位数、多轮融资加持的神话。 但2023被安踏收购之后,两位创始人先后退出,MAIA像是失去了精神内核,品牌动作几乎停滞,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上新或者明显的营销动作。好不容易 签约了一位新代言人,反而让老粉纷纷脱粉回踩。 MAIA曾经想成为中国版的lululemon,但它追随的原版lululemon也陷入了业绩泥潭。 因为业 ...
小品牌生存法则:MAIA ACTIVE 的从 0 到 1,再到卖给安踏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1-12 20:00
编辑丨钱杨 回顾创立 MAIA ACTIVE 的九年时间,欧逸柔脑中的画面是,"满地闪亮亮的碎屑"。她是新消费时期少数 成功的创业者之一,做出了某些层面可以挑战巨头的产品与品牌。2023 年,她决定将品牌卖给理想买家安 踏,收获了她能想象的最好结局。 一个关于创业和创伤的故事。 文丨朱丽琨 创业最后两年,她感觉到 MAIA 作为独立品牌生存前景会很难。卖掉公司让她如释重负,但又很伤感。 如今,欧逸柔觉得自己看得更清楚了:当时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在哪里释放了最多的热情,又迷失 于什么。 她和品牌完整经历了没人投消费、所有机构疯狂投消费、再到热潮退却的全过程,"新消费最疯狂那几 年,所有人都不正常。" 比如,每年都在寻找拐点式增长,没有两倍增长不好意思对外说,"处在一种魔怔 的状态里"。 除此之外,她还有自己的问题需要理出头绪。"我其实不知道说这些大家会怎么看,会不会觉得,你都财 务自由了,还在这说什么呢?但创业时的创伤还没有解决。" 欧逸柔说。 12 月的一天,上海安福路,一间干净明亮、宽敞安静的白色屋子里,欧逸柔准备好回忆。她家中点缀着不 少鲜亮颜色的装饰品、家具,那些跳动的色彩让人想起 MAIA 产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