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
搜索文档
“农机+农技”助力秋收秋种 特色种养殖变身增收致富“金钥匙”
央视网· 2025-11-05 15:53
央视网消息:眼下,安徽马鞍山和县的68.8万亩水稻收割进入尾声,当地正抢抓晴好天气,统筹人力与机械推进秋收秋种进度。 在和县香泉镇徐桥村,金黄稻浪随秋风翻滚,收割机正在田间穿行作业。得益于当地大力推广的"良种+良法",秋粮丰收有了双重保障。 今年,这里的水稻未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稻穗饱满、根系壮大。 在徐桥村农事服务中心,今秋刚刚投用的大功率烘干设备正高速运转,10个小时就能让新收潮粮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当地统筹调度收割机 和烘干设备,力求"即收即储"。 农技专家表示,今年临汾市的冬小麦播种时间虽然晚于往年,但现在晚播技术成熟,加上11月10日之前的晴好天气,现在仍然是冬小麦播 种的关键期。当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也有针对性地引入施肥旋耕播种一体机等农机具,提高了作业效率。 目前,山西临汾市的294万亩冬小麦已完成播种面积197.19万亩,播种进度达67%。 徐桥村农事服务中心还配套建设了粮食储备库,与粮油加工企业形成"前端服务+后端加工"链条,既解决了农户晾晒粮食等问题,也有助 于推动稻米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水稻收割接近尾声的同时,秋播也已逐步展开,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抢耕田地、抢种冬小麦。 山西:临汾冬小麦 ...
【旬阳】拐枣创出千万元产值
陕西日报· 2025-06-24 07:01
拐枣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旬阳市拐枣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鲜果超12万吨,占全国产量80%以上,综合产值达3.5亿元 [1] - 关口镇2.6万亩拐枣年产值达3000万元,农户胡昌胜5亩拐枣地年收入5万元 [1] - 旬阳市拐枣产业带动8.5万户农户增收,形成"生态饭碗"模式 [1] 地理标志与政策支持 - 旬阳拐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成为"中国拐枣之乡" [1] - 旬阳市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在25度以上坡地大规模种植拐枣,编制《拐枣丰产栽培技术手册》推行标准化管护 [1] - 政府出台《加快拐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拐枣产业基地奖补暂行办法》,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研发和扩种 [2] 产业链延伸与产品创新 - 旬阳市拥有10余家加工企业,开发拐枣果汁、果酒、醋等20余种产品 [1] - 天正酿造公司拐枣醋年产值破亿并远销韩国,金茂生态农业公司"拐枣王"原浆酒工艺入选陕西省非遗 [1] - 夜郎古酒业与旬阳签订全产业链协议,共建食品、药品、功能性产品研发交易中心 [2] 科研合作与市场拓展 - 旬阳与中国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攻关品种选育和功能性成分开发 [2] - 电商渠道年发货量超3000吨,30余家专营店通过抖音、淘宝销售,单场直播售出5000公斤鲜果 [2] - 沃尔玛与当地达成直供协议,鲜果通过电商远销全国 [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3年计划建成全国最大拐枣生产加工交易中心 [2] - 目标2030年综合产值达百亿元,打造集种植、加工、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富硒产业集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