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搜索文档
科兴生物法律战复盘:两轮双头董事会七年之争
经济观察报· 2025-08-26 19:56
公司治理争斗背景 - 科兴生物因280亿元巨额分红和董事会纷争成为财经热点 公司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 净利润超960亿元 并计划进行四轮分红总额超780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注册于安提瓜和巴布达 属于英美法系避税天堂 不对当地注册公司征收所得税[5] - 创始人尹某东长期实际运营公司 参与研制SARS灭活疫苗和新冠疫苗 李某强为医学博士出身的投资人[4] 第一轮双头董事会风波(2016-2025) - 2016年公司筹划私有化 出现两拨争夺方:潘爱华与李某强组合 vs 尹某东与赛富基金组合[7] - 2018年2月李某强方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持股达32.3%成为第一大股东 提出新董事会5人名单并获得多数票[7] - 尹某东方在美国法院提起毒丸计划诉讼 争议持续7年直至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终审裁定李某强方董事会有效[7][9] - 2019年因治理失效问题 公司股票被纳斯达克停牌 股价锁定6.47美元/股 错过2020-2022年疫苗股暴涨窗口[8] - 2025年2月新董事会名单调整 李某强担任董事长 奥博资本代表替换原董事成员[9] 第二轮双头董事会风波(2025年7月) - 赛富基金(持股18.87%)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选举新10人董事会 罢免李某强等董事[12] - 新董事会选举阎焱为董事长 尹某东任执行董事及CEO 李某强方拒绝承认合法性 宣布继续治理公司并探索香港上市[12] - 争议焦点在于股东大会主持权:李某强以法院禁令为由宣布休会 赛富基金主张由董事卢毓琳代为主持完成表决[13][14] 股东资格与投票权争议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2018年7月由尹某东引入)的股东资格受质疑 被禁止行使投票权及获得分红[16] - 安提瓜法院颁布临时禁令禁止两家基金投票 但东加勒比上诉法院在股东大会前推翻禁令 允许其参与投票[16][17] - 李某强方以程序瑕疵质疑法院裁决有效性 但未提供实体理由推翻裁判结论[18][19] 公司治理法律机制分析 - 安提瓜公司法允许董事会出现空缺时由董事会自行任命新董事 无需经过股东大会投票[10] - 股东大会代为主持机制需满足:明确替代身份 短时间间隔 严格按原议程进行 不能临时增加审议事项[14] - 英美法系临时禁令机制用于叫停即将发生的行为 但时间敏感案件审理速度较快[16][18]
一个新的由生物技术驱动的科技时代,即将来临?
36氪· 2025-05-08 07:14
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融合 - 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领域在过去10年取得惊人进展,全球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通过云计算资源支持AI训练与业务平台搭建,并配置人才与财务激励措施加速医疗领域突破 [1] - AI工具在医学诊断任务上频繁达到人类专家水平,算力与算法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变革生物学、化学等传统学科研究方法 [1] - 第一代科技初创公司瞄准药物开发领域,结合AI与生物技术,利用交叉学科背景挑战传统制药行业范式 [2] 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影响 - 基因编辑技术从简单克隆跃升至精确编辑人类基因组,新一代基因疗法与T细胞工程公司推动癌症治疗突破 [2] - DNA测序、医疗影像数据爆炸式增长为AI/机器学习提供挖掘生物学意义的机会,全球前十大药物中7种源自生物技术创新 [4][5] - 重组DNA技术(20世纪70年代)与CRISPR-Cas系统成为基因编辑核心工具,相关临床试验与mRNA疫苗平台验证技术应用潜力 [8] 制药行业历史与科技驱动 - 制药业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煤焦油染料化学创新,1952-1953年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AI等基础研究同步兴起,推动行业爆发式发展 [3][5] - 1953年FDA批准氨甲蝶呤标志癌症化疗进入临床,早期化疗思路启发后续数十年研究,临床医生与药学家成为行业决策关键角色 [4][6] - 科技巨头(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通过数字健康领域投资介入医疗行业,展现颠覆式创新能力 [9] 医疗AI应用与未来方向 - 深度学习算法在癌症与脑部疾病研究中取得突破,但临床AI仍面临监管挑战 [9] - AI辅助药物设计重塑药物发现流程,计算方法与生物技术公司正奠定行业创新基础 [9] - 技术融合催生新发现引擎,传统实验与计算手段结合推动生物学新技术栈发展,新兴公司利用工程手段实现医疗方法创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