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毒丸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科兴生物法律战复盘:两轮双头董事会七年之争
经济观察网· 2025-08-23 00:46
缪因知/文 尹某东是科兴生物的创始人及长期实际运营者,他曾参与研制SARS灭活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李某强是医学博士 出身的投资人,此前曾支持科兴生物另一名前董事长潘爱华与尹某东对抗。 作为上市公司的科兴生物,是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科兴")的母公司,北京科兴控股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新冠疫苗的主要 供应商。2021年至2022年,科兴生物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超960亿元。7月10日,科兴生物发放第一轮每股55美元的现金股息,分红总额为39.5亿美元 (约280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司计划,后续三轮分红总额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上市公司科兴生物注册于加勒比海小岛国、英联邦成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注册地指公司创立人提交文件设立公司的地方,不等同于公司主要营业地,公司 国籍即注册地。在法律和现实世界中,安提瓜和巴布达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其法制属英美法系,但具体法律规定鲜为人知。人们选择在此注册公司,主 要因其是避税天堂之一,不对当地注册公司征收所得税,很多公司会在这些避税地注册壳公司,以方便上市流程的操作。鉴于准确查询安提瓜的法律法规和 公司披 ...
“疫苗之王”内斗9年,分红538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08:07
科兴生物控制权之争与分红事件 - 公司近期发布三次特别股息支付方案 分红金额最高达75亿美元(约538亿元人民币) 占账上余额约73%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股息已支付 [3] - 分红实为补偿小股东及平息股东对治理不公的质疑 同时尝试促成各方股东就重新组建新董事会沟通协商 [3] - 小股东部分分红已基本到账 大股东及争议股份对应款项暂存共管账户 [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变动 - 赛富基金在特别股东大会上通过两项提案: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由其提名的十位董事候选人进入董事会 [1] - 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需纠正股东权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等结构性问题 [4] - 强新资本希望在未来新选举的董事会中保留席位 目前仍在与各方沟通 [5] - 2025年7月特别股东大会选举的新董事会名单包括多位原董事会成员及独立董事 [14] 私有化与股权之争历史 - 2016年私有化引发A、B买方团冲突 A买团报价每股6.18-7美元 B买团报价每股7-8美元 [8][9] - 强新资本在2017年底持股比例达32.3% 但未加入任何买方团 [10] - 2016年公司通过"毒丸计划" 后被英国枢密院裁决认定无效 [11][12] - 公司自2019年2月起在纳斯达克停牌已超6年 [15] 分红动机与未来计划 - 赛富基金质疑分红动机是为获得股东支持以保住董事职位 [17] - 强新资本方称分红是为平息股东不满 并计划推动港股上市以恢复流动性 [17] - 公司已聘请国际投行研究香港联交所主板二次上市 目标以更高估值弥补股东损失 [17]
科兴生物内斗漩涡:九年纷争何时落幕?又将走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09
公司治理与股东冲突 - 科兴生物持续内斗,维梧资本和尚珹资本提起多项法律诉讼[2] - 赛富基金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成功推动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其提名的10位新董事[2] - 分红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旨在补偿小股东并平息治理不公质疑[3][11] - 李嘉强试图促成各方股东就新董事会组建进行协商[3] - 强新资本持股32.3%,但科兴生物指控其参与"毒丸计划"[7][8] 私有化与股权之争 - 2016年私有化引发A买团(尹卫东、赛富、维梧)与B买团(未名医药等)竞争[5] - A买团报价每股6.18-7.00美元,B买团报价7.00-8.00美元[6] - 私有化僵局导致"毒丸计划"实施,旨在阻止竞购者[7] - 英国枢密院2025年裁决"毒丸计划"无效并追溯更换4名董事[8] 董事会更迭与争议 - 2025年赛富基金提名的10人董事会名单包括原董事和独立董事[10] - 两版董事会合法性争议持续,科兴生物停牌超6年[11] - 赛富质疑分红动机是为获得股东支持[12] - 强新资本强调投资初衷为支持疫苗产业而非控制权争夺[12] 公司发展与资本运作 - 科兴生物2004年转板AMEX,2009年转板纳斯达克[5] - 科兴中维作为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利润大增但未分红引发不满[11] - 计划推动港股二次上市以恢复流动性和弥补股东损失[12] - 新董事会需具备管理纳斯达克公司和制定全球化战略的能力[13]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5:44
公司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280亿元人民币(39.5亿美元)超级分红,每股派发55美元现金股息,以7186万总股份计算,股息率高达850% [2][6] - 分红资金主要来自2021-2022年新冠疫苗业务积累的现金,期间公司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超960亿元 [4]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股息回报,包括强新资本(49.3亿元)、赛富基金(42.5亿元)、尹卫东(25亿元)、鼎辉投资(23.6亿元) [7]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的23.3亿元分红暂被托管,因持股有效性存在法律争议 [9]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2025年2月成立)与阎焱董事会(2025年7月特别股东大会选举) [4][13][18] - 控制权之争始于2016年私有化分歧,涉及尹卫东、潘爱华、李嘉强、赛富基金等多方势力 [19] -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五人董事会有效,但李嘉强董事会后续调整成员引发赛富基金异议 [20][21] 特别股东大会 - 赛富基金发起特别股东大会,54.71%投票支持罢免李嘉强董事会并选举阎焱为新董事长 [13] - 争议焦点为维梧资本和尚珹资本的投票权有效性,安提瓜法院在会前两小时临时允许其投票 [15][16] - 李嘉强董事会称股东大会休会后赛富基金"非法重启",阎焱董事会则称会议由合法董事主持 [17] 公司财务与股东结构 - 分红后公司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此前小股东恒润投资曾要求分配89亿美元(640亿元) [10] - 强新资本为实际第一大股东(持股32.3%),但部分增持股份未按规定披露 [7] - 赛富基金、鼎辉投资等机构股东分别持股9.5%和3.8%,但实际控制权比例存在争议 [21] 业务背景 - 北京科兴中维为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2021-2022年业绩爆发推动现金积累 [4] - 创始人尹卫东曾主导SARS、甲流H1N1、手足口病及新冠疫苗研发 [8]
董事会被血洗前,“疫苗之王”抛出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计划
科兴生物董事会洗牌 - 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提案在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罢免现任董事会成员并选举其提名的十位资深董事候选人进入董事会 [4] - 尹卫东阵营占据董事会绝大多数席位 [5] - 新董事会成员包括西蒙·安德森 付山 焦树阁 李嘉强 卢毓琳 裘育敏 王宇 肖瑞平 阎焱 尹卫东 [6] - 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时现任董事长宣布休会未允许股东参与议程 股东代表自行召开会议并通过提案 [8] - 科兴生物抛出总额最高75亿美元的"清仓式"分红方案 每股最高可获得124美元分红 股息率高达1917% [9][10] - 新董事会承诺推动复牌并落实分红计划 [11] 股东缠斗历史 - 公司内斗始于创始人尹卫东与潘爱华之间的资本博弈 持续近十年 [13] - 2001年尹卫东技术入股持股24% 潘爱华出资占股76% 2003年核心资产赴美上市 [14] - 2016年私有化过程中双方各自拉拢资本站队 尹卫东阵营包括赛富基金 康桥资本 维梧资本等 潘爱华阵营包括未名医药 中信并购基金 1Globe Capital等 [16] - 内斗过程中出现抢夺公章 占厂房 剪电线等事件 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 [17] - 2019年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公司停牌 [18] - 2024年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 [19] - 2024年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 "毒丸计划"无效 1Globe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 [20] 当前治理争议 - 维梧资本指出当前董事会中1Globe和奥博资本占据绝对多数席位 且两位成员未获枢密院认可 [23] - 赛富基金指控当前四人董事会存在重大治理缺陷 仅卢毓琳一人经股东正式选举且获枢密院认可 [24] - 公司账户积压103亿美元现金 75亿美元分红将消耗超七成资金 [25] - 新董事会计划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 [28] 业务现状 - 核心产品"克尔来福"疫苗面临停产 [26] - 现有产品包括肠道病毒疫苗 甲肝疫苗 流感类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水痘疫苗等 [26] - 在研管线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 狂犬疫苗 手足口系列疫苗 [27] - 非主营业务收入寥寥 公司面临股东内斗和业务困境 [27][28]
“科兴争夺战”的最新三大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7-10 18:51
科兴控制权争夺战 - 科兴控制权争夺分为两大阵营:创始人尹卫东联合维梧资本和赛富基金的初始董事会 vs 李嘉强控制的强新资本及奥博资本主导的现任董事会 [1] - 7月9日特别股东大会由赛富基金发起 目的为罢免现任董事会并选举10名新董事 但会议未决出胜负 [1] - 争议焦点包括:赛富基金召开会议的合法性 新董事会组建合法性 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参会资格 [1] 特别股东大会进程 - 李嘉强宣布安提瓜法院两项裁决后休会 但董事卢毓琳随后重启无李嘉强参与的新会议 [2] - 赛富基金称卢毓琳主持的会议合法 李嘉强方指责其虚构投票结果 强调现任董事会获ISS与Glass Lewis支持 [3] - 赛富基金提名的10人董事会名单包含李嘉强和尹卫东等原成员 声称投票通过两项提案 [4][5] 股东投票权争议 - 李嘉强方引用Georgeson数据称白色委托书获压倒性支持 金色委托书仅少数票源来自"冒名前董事会" [6] - 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2018年以7.35美元/股获590万股(各占8.3%) 被质疑通过毒丸计划稀释股权 [7] - 强新资本2013-2017年暗中收购近三分之一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尹卫东方认为其秘密夺取控制权 [7] 法律裁决动态 - 安提瓜法院2018年和2021年两次判定强新资本提名董事会不合法 指其密谋控制权 [9][10] - 英国枢密院2025年1月改判强新资本董事名单合法 李嘉强接替尹卫东主导董事会 [10] - 维梧资本称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支持其投票权 强新资本则等待PIPE股份有效性诉讼裁决 [8] 股东互相指控 - 维梧资本指责强新资本通过欺诈手段获取控制权 未提供资金支持 [8] - 强新资本指控维梧资本和尚珹资本股权稀释损害股东利益 质疑PIPE交易合法性 [7][8]
100多个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分析
梧桐树下V· 2025-07-09 12:32
2024年A股IPO与并购重组趋势 - 2024年A股仅完成100家IPO上市,为近十年最低水平[1] - IPO收紧背景下,拟IPO企业、撤材料企业及辅导期企业加速转向并购重组作为替代上市路径[1] - 2025年各行业及央国企专业化整合进程显著加快[1]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内容架构 - 手册包含342页、17.3万字,覆盖11个章节,从买方、卖方及中介机构视角系统梳理并购全流程要点[2] - 提供纸质资料、线上课程(丹纳赫VS爱尔眼科案例解析)及定制笔记本三合一产品[1] 核心章节要点 交易前期准备 - 第1章强调信息对称与沟通,要求买方提前评估卖方财务规范可行性,明确迁移/返投要求、资源分配及股东套现等易纠纷事项[9][10][11] 方案设计与估值 - 第3章整合并购比例、操作周期、业绩对赌、终止条件等设计要素[14] - 第4章详解4种作价方式(投资额/净资产/评估/差异化作价)及3种评估方法(资产基础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市场比较法),提出业绩对赌需涵盖期限、补偿方式等6维度[16] 支付与融资 - 第5章分析现金/股份/零收购等支付方式优劣,配套债务/股权/信托融资操作案例[21][22] 谈判策略 - 第6章通过案例解析谈判全流程,包括情报收集、地点选择、开局策略及攻守技巧[24] 上市公司专项 - 第9章135页深度剖析要约收购(流程/定价/监管)、协议/间接/管理层收购及反收购(毒丸计划案例)[26][27] - 第10章以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解析股份锁定期分期解锁设计,建议前期低比例+后期递增模式[27] 并购后整合 - 第11章提供团队融合方法论:通过交叉轮岗(如财务人员跨区域调配)、业务协同及文化渗透实现整合,强调收购方需扮演辅助者角色[28][29] 手册特色 - 全流程覆盖尽职调查(财务/法律/业务尽调)、税务处理(所得税/增值税特殊性处理)、上市公司收购合规要点等模块[4][5][6] - 采用大量真实案例辅助理解,如丹纳赫并购逻辑、爱尔眼科扩张路径等实操示例[1][22][26]
昔日疫苗之王科兴生物发布巨额分红计划 10年股东缠斗能否画上休止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0:19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支付三次特别股息,总额最高或达75亿美元,占账上资金的70%以上[1] - 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股息将在2025年7月9日股东大会前支付,第二阶段每股19美元,第三阶段每股20-50美元[2] - 若三阶段股息全部支付,股东可获得相当于停牌时股价(6.47美元/股)14-19倍的现金回报[2] 股东控制权争夺 - 2025年7月9日股东大会将审议董事会成员任免议案,分红计划被视为现任董事会争取股东支持的手段[1][2] - 公司股东斗争始于2016年私有化争议,形成尹卫东阵营(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等)与潘爱华阵营(未名医药、1Globe资本等)对立[4] - 2019年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强制停牌,2024年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6] - 当前董事会由1Globe代表李嘉强和奥博资本代表主导,但被质疑存在治理缺陷[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年净利润达84.6亿美元,但2022年营收14.93亿美元(同比降90%),净利润1.14亿美元(同比降90%),2023-2024年上半年转为亏损[3] - 公司现金储备103亿美元,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8][9] - 新冠疫苗"克尔来福"面临停产,现有产品线包括肠道病毒疫苗等,在研管线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等[8] 历史背景 - 公司2001年由尹卫东(技术入股24%)与潘爱华(出资76%)创立,2003年核心资产赴美上市[4] - 2016年私有化引发控制权争夺,出现"毒丸计划"、公章抢夺等事件[5] - 潘爱华2024年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13年,其盟友1Globe资本2024年获得英国枢密院有利裁决[6]
二姨看时尚| Zara母公司多名高管更迭;香奈儿净利润大跌28%;维密深陷品牌价值危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7:20
On昂跑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华新增20余家门店,直营店占比超50%,亚太销售额同比暴涨130%,占集团总销售额16.6% [2] - CEO计划每年新开20-25家店,目标直营店贡献10%销售额 [2] 加拿大鹅亚太市场增长 - 2025财年Q4大中华区营收增长7.9%,全年亚太市场收入增长15.2% [3] - 春节营销与上海张园"溯源之旅"展览拉动客流,直播业务转化率优化 [3] 勒克莱尔与法拉利跨界合作 - 推出限量胶囊系列,涵盖赛车主题卫衣、宠物装及定制配件,首发于法拉利线上商城及全球精品店 [4] - 勒克莱尔个人商业版图已涉足冰淇淋品牌、腕表转售平台及运动员家族办公室 [4] Inditex管理层变动 - 原风险管理主管升任可持续发展总监,财务总监晋升公司总经理并加入执行委员会,税务高管出任首席财务官 [5] - 新团队聚焦财务优化与ESG战略 [5] Swatch集团应对资本干预 - 美国激进投资者试图通过收购0.5%股份进入董事会但遭大股东否决 [6] - 集团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70%,股价年内下跌10.94% [6] Chanel业绩下滑 - 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下滑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暴跌28.2%至34亿美元 [7][8] - 亚洲市场销售额下滑7.1%,美洲下滑4.3%,仅欧洲微增0.6% [8] - 全年资本支出达17.5亿美元,同比增43%,主要用于门店扩张和供应链整合 [8] 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增长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23%至14.73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激增196% [9] - 大中华区营收4.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始祖鸟带动户外功能性服饰增长28% [9] 资生堂醉象品牌退出日本市场 - 2024年销售额暴跌65%,主因产品定位与日本消费者偏好错位 [10] - 资生堂承认战略摇摆与资源错配是主因 [10] Asics高端化与潮流化策略 - 季度营收首破2000亿日元,净利润增长18% [11] - 高端跑鞋Metaspeed系列推动专业品类增长,潮流子品牌鬼塚虎亚洲销售额暴涨50% [11] 维密品牌价值危机 - 启动"毒丸计划"抵御恶意收购,股价年内跌幅超50% [12] - 2024年净利润暴跌28%,Z世代消费者转向小众品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