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电力系统海外成套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立足湾区 辐射全球 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在穗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9-23 14:56
大会概况与战略定位 - 大会于9月22日在广州举行,由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为“共筑新电生态,智绘零碳蓝图” [1] - 战略定位为“立足湾区,辐射全球”,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技术与企业高质量出海,提升中国在新型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1] 产业发展方向与政府支持 - 新型电力系统被视为新型能源体系优化配置的关键枢纽,新型储能是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 [3] - 广州市白云区支持锂电、钠电、固态、超容和液流等技术路线多元发展,并按照“总部研发+生产制造”模式,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发力,开放首台套设备与首测试场景 [3] - 广东电网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业务与国际业务两大增长点,加速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大会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海外成套解决方案,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技术背书和商业路径 [4] - 针对单一化储能产品难以满足全球多元化场景需求的矛盾,发布了以场景需求为引领的新一代全场景储能电池技术,通过生态链协同驱动核心电芯创新 [6] - 22家新型储能生态链企业集中签约,涵盖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前沿技术路线,标志着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6] 创新平台建设与产业目标 -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运作模式,建设贯通研发、检测、中试、实证的全链条创新平台 [6] - 该中心目标在三年内实现20项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孵化60家创新型企业,带动百亿元产值,助力广东省建设全国领先的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6] 国际合作与标准输出 - 大会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倡议》,旨在通过规划咨询、技术合作等形式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7] - 新一代载波通信产业联盟成立,汇集16家单位,推动产业实现从技术引领到生态引领、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跨越 [9] - 广东正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生态”的全链条创新格局,完善储能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储能标准化与国际化 [9]
首届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3:21
大会概况与战略定位 - 首届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在广州召开,由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与华为联合主办,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1] - 大会以“立足湾区,辐射全球”为战略定位,主题为“共筑新电生态,智绘零碳蓝图”,旨在推动中国技术与企业高质量出海[4] - 大会邀请了全球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600余位嘉宾,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创新[4] 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的战略意义 -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及应对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1] -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1] - 新型储能是实现源网荷储协同、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力量[10] 地方政府与电网公司的支持举措 - 广州市白云区支持锂电、钠电、固态等多种技术路线多元发展,按照“总部研发+生产制造”模式构建产业集群[8] - 广东电网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突出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服务低碳转型[10] - 广东正全力构建全链条创新格局,完善储能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先行区[26] 技术突破与生态合作成果 - 大会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海外成套解决方案,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电网智能化等方面的领先能力[12] - 发布了新一代全场景储能电池技术,旨在通过生态链协同驱动核心电芯技术创新,满足全球多元化场景需求[12] - 22家新型储能生态链企业集中签约,涵盖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路线,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合作[14] 专家观点与技术前沿 - 清华大学教授认为新型电力系统需提升有源负荷的电网支撑能力,借助电力电子技术转向“软件定义”的动态特性[15] - 国际专家指出能源转型需监管与标准并行,构建综合监控平台以强化智能监测与保护协同[16] - 构网型储能被提出作为塑造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的重要技术方向[15] 金融保险与出海支持体系 - 鼎和财产保险围绕“源网荷储碳数”环节研发了19项新型电力系统保险产品,其中9项为全国首创[22] - 东方电子服务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携手国家创新中心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24] - 澳门工商联合会提出构建“面向海外、澳门品牌、横琴研发、广东制造”的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链条[18] 国家级平台发展规划 -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是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运作模式[26] - 中心布局8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3个试验验证平台、8个检验检测平台及2个储能示范性实证平台[26] - 中心目标通过三年时间实现20项关键共性技术突破、30项重点成果产出,孵化60家企业并带动百亿元产值[27][28] 产业联盟与国际合作倡议 - 新一代载波通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汇集16家成员单位,致力于实现从技术引领到生态引领的重要跨越[31] - 大会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倡议》,旨在建立高效务实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中外电力行业协同发展[29] - 合作倡议核心目标在于让全球民众“用上电、用好电、用绿电”,共创可持续能源未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