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梅贷
icon
搜索文档
“贷”动“梅”好产业链
金融时报· 2025-11-13 13:05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新疆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57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0%,其中挂果面积45万亩 [1] - 新梅年产量突破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1] - 已建成新梅标准化示范园65个、专业村127个,完成2万亩新梅出口基地认证 [2] 金融支持政策与规模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将金融支持"千万吨林果增收"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 [1] - 2022年以来累计向伽师县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8.9亿元,撬动发放低利率贷款36.38亿元 [2] - 金融支持惠及市场主体近5.7万户,带动新梅产业人均年增收1.9万元 [2] 信贷产品创新与成效 - 创新推出"新梅贷"产品,对种植大户最高授信500万元,对加工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还款期限最长8年 [3] - 截至8月末,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新梅贷"17000多笔,金额13.1亿元,覆盖全县31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3] - "新梅贷"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提供优惠利率,并打造"线上+线下"全天候服务模式,实现最快"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3]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新梅贷+种植"覆盖产业全周期,累计发放贷款14904笔,金额8.35亿元,推动规模化种植24万余亩 [4] - "新梅贷+销售"针对冷链物流与品牌建设,累计发放2138笔贷款,共计2.75亿元,支持建成贮藏保鲜库14304平方米,销售运输新梅4.63万吨 [5] - "新梅贷+加工"创新多种担保方式,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惠及近400家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及果品经纪人 [6] 产业发展成果 - 金融支持助力新梅产业实现从粗放种植转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从简单加工迈向精深加工 [6] - 新梅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甜蜜产业和幸福产业 [6]
贷”动“梅”好产业链 金融支持新疆伽师县新梅产业成“幸福产业
金融时报· 2025-11-13 13:0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新疆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57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0%,其中挂果面积45万亩 [1] - 新梅年产量突破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1] - 已建成新梅标准化示范园65个、专业村127个,并完成2万亩新梅出口基地认证 [2] 金融支持政策与规模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将金融支持"千万吨林果增收"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 [1] - 2022年以来累计向伽师县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8.9亿元,撬动发放低利率贷款36.38亿元 [2] - 金融支持惠及市场主体近5.7万户,带动新梅产业人均年增收1.9万元 [2] 创新信贷产品特点 - 针对新梅产业推出"新梅贷"产品,对种植大户最高授信500万元,对加工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还款期限最长8年 [3] - 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并提供优惠利率,有效缓解产业链各主体融资难题 [3] - 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新梅贷"17000多笔、金额13.1亿元,覆盖全县31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3]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新梅贷+种植"覆盖产业全周期,共发放贷款14904笔、金额8.35亿元,推动规模化种植24万余亩 [4] - "新梅贷+销售"嵌入冷库建设、运输车辆购置等场景,发放2138笔贷款共计27467.1万元,支持建成贮藏保鲜库14304平方米,销售运输新梅4.63万吨 [5] - "新梅贷+加工"创新多种担保方式,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惠及近400家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及果品经纪人 [6] 服务模式与效率提升 - 组建"新梅服务团"深入调研融资需求,制定"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3] - 打造"线上+线下"全天候服务模式,线上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在家办",线下开通"新梅贷绿色审批通道" [3] - 精准对接资金使用"急、大、频"需求,实现最快"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3]
金融有力支持新疆高质量发展 访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兵
金融时报· 2025-09-30 11:48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牵头成立自治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行动指挥部,整合全区800多家金融机构扶贫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和政策联动 [1] - 开展“百团服百企”专项行动,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大对南疆四地州和纺织服装、林果、养殖等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 [1] - 在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州创建金融服务巩固脱贫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试验区,创设“八个千万”重点任务场景 [2] - 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涉农贷款余额1.2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2] - 已评定信用户225.1万户、信用村6389个、信用乡(镇)430个,累计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4万个,实现新疆行政村支付服务全覆盖 [2] 金融支持南疆发展 - 出台金融支持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专项政策,10家金融机构总行也出台了支持南疆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或措施 [2] - 截至今年6月末,南疆五地州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90亿元,五地州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 [2] - 支持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光伏发电、疆电东送、火烧云铅锌矿冶炼等重大项目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3] - 金融机构开发“香梨贷”“红枣e贷”“新梅贷”等特色专属信贷产品支持特色林果业,巴州开发“梨城飘香库尔勒香梨数字交易平台” [3] 金融助力对外开放与自贸区建设 -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出台一系列优化涉外经济营商环境的外汇管理与服务指导意见,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的银行增加到27家,交易币种扩展至20种 [3] - 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实现地州市和符合条件的银行全覆盖 [4] - 自相关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实现全口径跨境融资折人民币641亿元,大宗商品贸易、对外承包工程中人民币使用比例进一步提升 [4] - 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自贸试验区各项贷款余额1334.88亿元,同比增长7%,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存货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先后落地 [4] 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创新 - 新疆共设立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61家,非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10家 [5] - 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累计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1561.55亿元,全区绿色贷款余额6337.7亿元,今年绿色贷款新增量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三成 [5] - 因地制宜开展碳账户建设,形成昌吉州工业企业碳账户、克拉玛依市个人碳账户、哈密市碳减排账户等各具特色的碳账户体系 [6] - 创新工具先后落地,包括全国首笔3.6亿元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新疆首笔3.95亿元低碳转型挂钩贷款、7.68亿元煤矿智能化验收评分挂钩贷款、2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6] 未来金融部署重点 - 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南疆高质量发展、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消费、支持“两重”“两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增加项目储备和扩大信贷投放 [6] - 推动利率政策执行,持续推进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开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6] - 锚定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主线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成果 [7]
金融有力支持新疆高质量发展——访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兵
金融时报· 2025-09-25 18:37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期间整合全区800多家金融机构力量,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大对南疆四地州和纺织服装、林果、养殖等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 [2] - 创设“八个千万”重点任务引导金融机构,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涉农贷款余额1.2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2] - 强化金融基础服务,已评定信用户225.1万户、信用村6389个、信用乡(镇)430个,累计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1.4万个,实现行政村支付服务全覆盖 [3] 金融支持南疆发展 - 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南疆,10家金融机构总行也配套出台措施,截至今年6月末南疆五地州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90亿元 [3] - 南疆五地州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 [3] - 支持南疆重大项目和新能源产业,金融机构开发“香梨贷”“红枣e贷”“新梅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巴州开发香梨数字交易平台 [4] 金融助力对外开放与自贸区建设 - 新疆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的银行增至27家,交易币种扩展至20种 [5] - 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实现地州市和符合条件的银行全覆盖,累计实现全口径跨境融资折人民币641亿元 [5] -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后,截至今年6月末区内各项贷款余额1334.88亿元,同比增长7%,多项创新业务落地 [6] 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 共设立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61家,非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10家 [7] - 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累计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1561.55亿元,全区绿色贷款余额6337.7亿元,今年新增量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三成 [7] - 形成各具特色的碳账户体系,落地全国首笔3.6亿元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新疆首笔3.95亿元低碳转型挂钩贷款等创新工具 [8] 未来发展规划 - 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南疆高质量发展、金融“五篇大文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增加项目储备和信贷投放 [9] - 锚定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主线探索金融创新成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