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硅钢
icon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11-10 11:21
除了实行矿山生态修复,疗治昔日生产带来的地球"创伤",鞍钢集团还在生产环节开辟更多绿色化的新 技术、新工艺,努力将钢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火红的焦炭从7.6米复热式顶装焦炉中滚烫出炉,现场却看不到预想中烟气升腾的景象——今年3月,鞍 钢集团所属的凌钢焦炉装备升级绿色发展改造项目投入试生产。在淘汰3座4.3米焦炉、65万吨焦炭产能 的基础上,凌钢建设2座7.6米的复热式顶装焦炉,同时采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生产及能源集中控制、 数字孪生工厂等先进技术。凌钢焦化分公司总经理杨大维高兴地说:"清洁生产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 让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更实现了对余热余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百年老矿坑,闭坑即修复。"走进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观景台,眼前这座地表面积超10平方公里,最深 处海拔负426米的巨型矿坑,坑壁上分布着一排排钢铁管道。从十几公里外输送来的尾矿泥浆,沿管道 而下,短短几个月,已经在坑底填出了一个红棕色的平面。 "大孤山矿1916年开始开采,共采出铁矿石3亿多吨、剥离岩石8亿多吨,去年闭坑后就全面启动生态修 复,将为鞍钢作出新的贡献。"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主任张建立说,鞍钢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11-10 10:28
"百年老矿坑,闭坑即修复。"走进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观景台,眼前这座地表面积超10平方公里,最深处海拔负426米的巨型矿坑,坑壁上分 布着一排排钢铁管道。从十几公里外输送来的尾矿泥浆,沿管道而下,短短几个月,已经在坑底填出了一个红棕色的平面。 "大孤山矿1916年开始开采,共采出铁矿石3亿多吨、剥离岩石8亿多吨,去年闭坑后就全面启动生态修复,将为鞍钢作出新的贡献。"鞍钢矿业 大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主任张建立说,鞍钢采用尾砂胶结固化回填方式,未来13年内将把矿坑彻底填满,复原后这里将与周边的千山 等风景区连成一体,为未来建设地质公园、开垦农田创造可能。"其回填过程中将消耗4.4亿吨铁矿尾砂,这也让鞍钢矿业公司周边多座选厂的 尾矿有了好去处,避免了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生态。" 大孤山铁矿的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是鞍钢集团厚积"绿色家底",推动绿色转型的一个注脚。近些年来,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特大钢企,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挣脱传统路径依赖,拓宽绿色发展方式,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汇聚起了新动能。 距离大孤山铁矿不远,便是鞍钢矿山生态园。2004年,鞍钢开启绿化复垦建设,将当时的大孤山铁矿排岩场,种上花草和果树, ...
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11-09 17:29
矿山生态修复 - 大孤山铁矿于去年闭坑后启动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未来13年内通过尾砂胶结固化回填方式彻底填满矿坑,将消耗4.4亿吨铁矿尾砂 [1] - 该矿坑地表面积超10平方公里,最深达海拔负426米,历史上共采出铁矿石3亿多吨、剥离岩石8亿多吨 [1] - 修复后的矿坑将与周边风景区连成一体,为未来建设地质公园和开垦农田创造可能,并解决尾矿露天堆放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的问题 [1] - 鞍钢自2004年起将大孤山铁矿排岩场改造为生态园,实现从"黑海"到"花海"的转变,成为生态打卡地 [2] 绿色生产工艺升级 - 公司于今年3月完成凌钢焦炉装备升级改造项目,淘汰3座4.3米焦炉及65万吨焦炭产能,新建2座7.6米复热式顶装焦炉 [3] - 新焦炉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生产及能源集中控制、数字孪生工厂等先进技术,实现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和余热余能高效回收利用 [3] - 今年8月,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开发的绿电绿氢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生产线投产,新工艺用绿氢代替焦炭,可实现炼铁工序近零碳排放 [3] 绿色产品开发与能源应用 - 公司投入超10亿元完成硅钢新能源路径项目改造,硅钢生产线所需电力全部为绿电,并于今年6月实现全路径达产 [4] - 依托新生产线,公司可批量生产薄规格、低损耗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硅钢,产品已供应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 [4] - 公司致力于开发绿色低碳产品,为中国众多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钢铁保障 [4] 绿色转型战略 - 钢铁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绿色转型被视为企业续写辉煌的关键所在 [2] - 公司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挣脱传统路径依赖,拓宽绿色发展方式,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 [1]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11-09 14:26
新华社沈阳11月9日电 题: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王炳坤、孙小程、崔师豪 "百年老矿坑,闭坑即修复。"走进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观景台,眼前这座地表面积超10平方公里,最深处海拔负426米的巨型矿坑,坑壁上分布着 一排排钢铁管道。从十几公里外输送来的尾矿泥浆,沿管道而下,短短几个月,已经在坑底填出了一个红棕色的平面。 "大孤山矿1916年开始开采,共采出铁矿石3亿多吨、剥离岩石8亿多吨,去年闭坑后就全面启动生态修复,将为鞍钢作出新的贡献。"鞍钢矿业大 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主任张建立说,鞍钢采用尾砂胶结固化回填方式,未来13年内将把矿坑彻底填满,复原后这里将与周边的千山等风 景区连成一体,为未来建设地质公园、开垦农田创造可能。"其回填过程中将消耗4.4亿吨铁矿尾砂,这也让鞍钢矿业公司周边多座选厂的尾矿有 了好去处,避免了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生态。" 大孤山铁矿的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是鞍钢集团厚积"绿色家底",推动绿色转型的一个注脚。近些年来,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特大钢企,在"双 碳"目标指引下挣脱传统路径依赖,拓宽绿色发展方式,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汇聚起了新动能。 距离大孤山铁矿不远,便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11-09 13:58
新华社沈阳11月9日电 题:百年鞍钢厚积"绿色家底"汇聚"绿色动能" 除了实行矿山生态修复,疗治昔日生产带来的地球"创伤",鞍钢集团还在生产环节开辟更多绿色化的新 技术、新工艺,努力将钢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火红的焦炭从7.6米复热式顶装焦炉中滚烫出炉,现场却看不到预想中烟气升腾的景象——今年3月,鞍 钢集团所属的凌钢焦炉装备升级绿色发展改造项目投入试生产。在淘汰3座4.3米焦炉、65万吨焦炭产能 的基础上,凌钢建设2座7.6米的复热式顶装焦炉,同时采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生产及能源集中控制、 数字孪生工厂等先进技术。凌钢焦化分公司总经理杨大维高兴地说:"清洁生产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 让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更实现了对余热余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既淘汰老旧产能,又追逐前沿科技。今年8月,鞍钢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过程工 程研究所和上海大学等相关单位自研自制关键核心装备,开发的绿电绿氢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生产线在鞍 钢鲅鱼圈钢铁基地进入投产阶段。新工艺用绿氢代替焦炭,通过"绿电制氢—绿氢还原"的短流程重构生 产链条,从源头代替传统高炉碳还原炼铁的过程,可实现炼铁工序的近零碳排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