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40无人机

搜索文档
低空物流产业招商清单:顺丰、美团、中信海直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8-15 12:29
低空经济国家战略 -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将其打造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低空物流作为核心应用场景,正重塑现代物流体系,传统地面运输体系已接近承载极限,而低空资源利用率不足10% [1] - 即时零售、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催生分钟级配送需求,无人机物流在应急救灾、偏远地区物资投送等场景展现出不可替代价值 [1] 低空物流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新开通低空物流航线突破140条,其中90%聚焦城市末端配送场景 [1] - 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型城市已建成20余条即时配送航线,日均处理快递、外卖及医疗物资超万单 [1] - "空中走廊+地面网格"立体配送模式将末端配送时效提升30%以上,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1] 地方政府推动措施 - 广东省构建"节点+航线+平台"三位一体体系,在广州、珠海建成5个无人机物流枢纽,实现跨海岛医疗物资2小时直达 [2] - 上海市聚焦工业物流转型,在宝山钢铁基地开展无人机巡检与备件运输,年节约物流成本超2000万元 [2] -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建立"白名单"审批机制,将航线审批时限压缩70% [2] 企业布局与技术发展 - 顺丰已构建覆盖"研发-适航-运营"的全链条资质壁垒,获得全国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8] - 截至2024年11月,顺丰旗下丰翼科技累计开通600余条航线,飞行架次突破110万,运输货物超620万件 [10] - 顺丰开发方舟40(载重5kg)和PW.Orca(载重20kg)互补机型,自主研发飞控系统可在6级大风、中雨等复杂天气稳定运行 [11] 创新应用场景 - 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日均处理2000+快递,实现传统物流与低空物流场地融合,航空件时效缩短半天 [12] - 顺丰开通全国首个"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航线,采用"通航+无人机"模式减少物流中转时长8小时 [13] - 低空物流已应用于快递配送、农产品运输、医疗物资输送等领域,顺丰在粤港澳大湾区获批空域超19万平方公里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物流强调"高时效+高可靠"差异化服务能力,有助于快递企业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 [24] - 行业终极目标是构建"响应级差体系",即船舶运大宗、无人机送急件、有人机保应急 [24] - 美团无人机获得阿联酋首张商业运营许可证,京东物流推出JDX20"京鹊"多旋翼智慧物流无人机 [23]
苏州:低空经济逐梦万亿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34
行业概况 - 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在苏州举行,主题为"数创领航,智惠未来",吸引超500家企业参展,涵盖低空制造、飞行保障、数字低空、文旅应用等全产业链 [1] - 赛迪顾问预测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将达到万亿元级别,苏州作为核心产业带正紧握发展机遇 [1] - 大会展出面积达2 7万平方米,418家单位参与,累计入场观众超80000人次,专业观众达10000人次,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0亿元 [3] 创新成果与技术展示 - 大会发布最新行业报告,推出低空监测与反制应用平台、低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低空经济产业服务三个新平台,签约60个重点项目 [4] -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运营责任保险产品"安翼计划"发布并落地,由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联合中国财产再保险研发,接入飞行数据、天气监测等多源信息,实现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 [4] - 展品涵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技术成果,包括齐飞航空、乔海飞机的新型低空飞行器,移动、电信、联通的低空智联网体系,以及星逻智能的4款无人机相关产品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基础 - 苏州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6年聚集产业链企业超500家,产业规模达600亿元,建成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并配套15项支持措施 [9] - 苏州低空领域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拥有全国最大无人运输机等创新成果,聚集超500家低空经济企业,2024年10月新签约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 [10] - 航天时代飞鹏、峰飞航空等头部企业参与国家无人机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0] 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 - 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应用广泛,如丰翼"方舟40"无人机可载重10公斤,在7级大风和中雨环境下正常运行 [11] - 苏州开通近100条无人机航线,形成直达上海、无锡、南通等城市的"半小时通勤圈" [11] - 文旅领域无人机表演成为亮点,如金鸡湖2025架无人机组成图案,展示苏扬两地特色 [13] - 2025年苏州新签约低空项目总投资超861亿元,联合高校成立人才孵化基地,推动eVTOL、5G-A通信、AI路径规划等技术突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