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液氦1.5T磁共振
icon
搜索文档
40年深耕,飞利浦开启与华同新的新篇章
第一财经· 2025-11-14 20:0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在中国市场完成蜕变,全新使命为守护生命健康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四十年,已构建本土研发制造闭环体系,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4] - 公司战略以本土化为根基,以创新为引擎,开启"与华同新"的新征程 [4] 进博会产品展示 - 公司在进博会以"创新于心,关怀众享"为主线,展示近50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1] - 展示包括十大"中国首展"新品及十余款AI赋能产品,覆盖健康关护全程 [1] - 重点展品包括MR7700多核磁共振系统,该产品在进博会前一周刚获得中国NMPA注册证 [5][6] 全场景健康服务布局 - 公司愿景是将更好的健康成效惠及更多人,致力于技术突破与人群覆盖 [5] - 在院内诊疗领域,MR7700设备突破传统氢核成像局限,实现多核共振,助力胰腺疾病、帕金森病等早期诊断 [6] - 在家庭健康场景,针对中国慢病患者超4亿的需求,推出AI声波牙刷等产品,将专业健康管理从医院延伸至家庭 [6] AI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年研发投入17亿欧元,其中近50%聚焦AI与数据科学,累计申请相关专利近1000项 [7] - AI战略围绕"4P"展开:Pixel(图像)、Prediction(预测)、Productivity(效率)、Practice(实践) [7] - Spectral CT 7600通过AI与硬件深度融合,实现一次扫描同步获取高低能数据,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7] - AI云智能导管室(Azurion)可实现术前数据与治疗系统无缝集成,在脑卒中等诊疗中提升手术精准度与效率 [11] 本土化创新与制造 - 公司在中国布局五大创新中心和五大生产基地,实现超过95%产品的本土研发与制造 [11] - 苏州工厂为绿色工厂标杆,其生产的无液氦1.5T磁共振实现100%国产化,并服务全球超2000家医疗机构 [12] - 通过技术攻坚,将每台磁共振设备的液氦需求量从≥1500L降至仅7L,全球装机累计节省液氦超500万升,平均降低20%碳排放 [12]
GPS,集体失速!
第一财经· 2025-07-10 23:35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现状 - 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集体失速,2024年飞利浦中国收入两位数下滑,GE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15%,西门子医疗中国地区营收下滑14% [1][5] - 全球贸易摩擦对GPS造成显著冲击:西门子医疗预计2025年关税影响2亿至3亿欧元,飞利浦预计损失2.5亿至3亿欧元,GE医疗预计影响3.8亿美元 [4] - 跨大西洋供应链受关税战影响,GPS被迫加速区域化策略,中国仍是飞利浦全球供应链中心 [4][7] 中国市场挑战与应对 - 2025年飞利浦预计中国市场仍将有中高个位数下滑,竞争加剧与价格压力持续 [5] - GPS中国区高管更迭:2024年7月刘令接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2025年7月宋为群接任GE医疗中国总裁 [5] - 本土企业崛起(如联影医疗、东软医疗)加剧竞争,价格战与创新压力并存 [14] 本土化战略深化 - 飞利浦95%以上产品已实现中国本土生产,包括无液氦1.5T磁共振,但CT球管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7][8] - GE医疗推进"全面国产"战略,与西部超导合作实现超导线国产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9][10] - 飞利浦计划通过生态合作实现100%本土化,刘令强调需培训人才与建立生态体系 [8][10] 长期市场机遇 - 中国老龄化与慢病需求增长(如心血管、肥胖症)带来持久市场机会 [14] - GE医疗持续加码中国投资:2024年成都工厂发货回旋加速器,上海投资3.8亿建产线,天津投资5亿建磁共振东半球总部 [15] - 飞利浦调整竞争策略,聚焦细分领域("三千弱水取十瓢"),并任命首席竞争力官强化产品创新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