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光机
icon
搜索文档
巨头彻底独立!西门子正式宣布分拆医疗业务
思宇MedTech· 2025-11-13 12:29
分拆计划核心信息 - 西门子集团将通过直接分拆方式,将其持有的西门子医疗约30%股份直接分配给现有股东,完成后母公司持股比例将从约67%降至37% [1] - 分拆计划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需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并获得欧盟及美国监管机构批准 [1] - 市场反应积极,消息公布后西门子股价当日上涨近3%,西门子医疗市值维持在约520亿欧元 [1] 分拆的战略动因 - 实现“双向聚焦”:让西门子医疗更灵活应对全球医疗市场变化,吸引长期资本;使母公司能集中资源于工业数字化、能源系统与自动化软件等核心业务 [1][7] - 西门子医疗长期处于母公司控股体系内,财务和战略决策需兼顾集团安排,分拆标志着从“母体供养”到“平行协作”的根本性转折 [7] - 医疗板块的资本效率、监管周期与工业主业形成明显分歧,分拆是西门子集团持续推进“聚焦主业”战略的关键一步 [7]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构成 - 西门子医疗前身可追溯至19世纪末,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率先制造出德国第一台X光机 [3] - 2018年从西门子集团独立上市,2020年以139亿欧元收购美国放疗巨头Varian,巩固其在全球放射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5] - 核心业务涵盖医学影像、体外诊断、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设备等多个板块,形成覆盖“影像—诊断—放疗—介入”的全链条 [3][11] 近期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约55亿欧元,同比增长5.7% [8] - 成像业务营收约占总额的55%,同比增长7.6%;放疗业务增长6.2%;诊断业务微增1.3% [1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债务约139亿欧元,其中约94亿欧元来自母公司内部贷款 [8] - 分拆完成后,债务需重新融资或重定价,预计2026–2028年间每年将增加财务成本约7000万至1.25亿欧元 [8] 行业横向对比(GPS三巨头) - 西门子医疗、GE HealthCare与Philips并称为全球医疗科技“GPS三巨头” [10] - 2024年营收规模:西门子医疗约223.6亿欧元,GE HealthCare约197亿美元,Philips约180亿欧元 [13] - GE HealthCare于2023年初从通用电气彻底分拆;飞利浦已完全转型为纯医疗科技公司;西门子医疗选择先上市、再控股、后分拆的稳健过渡方式 [13][14] 分拆的长期意义与影响 - 资本层面:自由流通股比例将从约30%提升至60%以上,估值倍数有望向GE HealthCare看齐,公司可通过独立融资优化债务结构并增强研发投入能力 [15] - 战略层面:独立运营使公司可更快响应市场变化,例如在中国市场加快国产化生产与AI赋能的本地创新体系建设 [16] - 行业层面:标志着全球医疗科技行业进入“专科时代”,未来竞争焦点将从集团资源转向专业技术、临床整合与服务生态 [17] - 历史层面:从1896年第一台X光机到2025年完全分拆,完成了129年的发展轮回,标志着工业巨头退出舞台中心,医疗公司进入真正的资本化、专业化竞争周期 [18][19]
视频丨834.9亿美元中的“进”与“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1 21:57
进博会规模与成果 - 第八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1] -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5] - 参展企业数量在去年3496家基础上新增600余家,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16] 展品与技术亮点 - 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人形机器人进入新阶段 [10][14] - 健康营养展区展示全球医疗行业前沿成果,消费品展区主打更高品质更好生活,包括AI智能运动处方和智能银发经济产品 [14] - 出现不打针不吃药的减重利器等创新产品,以及最小的X光机等小而精的尖货 [8][11] 市场影响与开放承诺 - 一家外企负责人表示中国是其最重要市场,集团20%业务依靠中国 [20]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步扩大,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25] - 中国明确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 [25] 国际合作与平台效应 - 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非洲企业参展数量激增80% [8] - 进博会被视为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和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 [23] - 一款2019年首次亮相进博会的明星药已于2022年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惠及2万多名中国患者 [18]
834.9亿美元!进博会意向成交创纪录,首届优品交易会12月举办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55
展会核心成果 - 第八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金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1] - 累计进场观众达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刷新纪录 [1] - 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7]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包括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 [1][7] - 首发首展产品涵盖全球最快无创体检设备、最小X光机、最轻大折叠屏手机等,涉及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 [1][7]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占比更高 [7] 参展企业构成与参与度 -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连续八届参展 [7] - 近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大型商协会负责人到场,其中10家行业顶尖企业由董事长或CEO亲自率队 [7] - 上海美国商会组织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参展,包含19家展商,美国馆签约总额较去年增长5% [6] 平台功能与溢出效应 - 进博会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期间启动"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 [4] - 贸易投资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超300项,集中签约活动达成近600项 [9] - 多特瑞与仙乐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SYR汉斯希尔实现从民用到商用的业务突破 [8] 未来规划与投资意向 - 第九届进博会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已超8万平方米 [9] - 将于12月19日至21日首次举办进博优品交易会,延续进博热度 [3][9] - 阿斯利康宣布对中国追加投资1.36亿美元,用于扩大青岛吸入气雾剂产能 [10]
意向成交额834.9亿美元!进博会,今日闭幕
证券时报· 2025-11-10 19:53
成交规模与增长 - 第八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按一年计,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1][2] - 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金额达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连续八年位居地方交易团首位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34% [2] 展会参与度 - 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4] - 注册观众超过46万人,同比增长7%,累计进场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 [2][3] -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 [4] 展商活动与成果 - 采购商长廊企业洽谈超过600轮次,重要采购商选品会开展对接1300轮次,贸易投资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超300项,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2] - 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 [4] - 米其林与中煤平朔集团签署2026年巨型轮胎采购框架协议,并与CCIC达成环保聚合物技术合作 [3] 市场趋势与热点 - "银发经济"、"宠物经济"、"悦己消费"成为新热点,智能助听器、智能舒眠系统、陪伴机器人等适老产品广受欢迎 [5] - 低碳饮食、智能健身等"体重管理"定制化方案得到全链条展示 [5] - 全球首发产品包括全球"最快"无创体检设备、"最小"X光机、"最轻"大折叠屏手机 [4] 企业投资与合作案例 - 多特瑞公司在中国挖掘了23种原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带动了超40万个就业机会 [5] - 西井国际在英国菲力斯杜港交付第二批无人集卡,在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引入6台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 [6] - 富兰克科技与立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海外业务拓展 [6] 未来规划与活动 - 进博优品交易会将于12月19日至21日首次举办,面向普通消费者,以现场销售为主 [7] - 第九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已超8万平方米,筹备工作全面铺开 [7]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从四个“共”中感受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网· 2025-11-09 12:00
参展规模与行业吸引力 -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在去年3496家基础上新增600余家,达到超4000家 [1] - 参展企业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涵盖汽车整车行业和电气工业行业排名前10的品牌以及三大矿业公司 [1] 产品创新与技术展示 - 全球企业在本届进博会共带来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200多项初步预估为全球首发 [1] - 新产品包括世界最快的CT机、最小的X光机、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和最薄的AI硬件 [1] - 中国馆陈设了6G应用场景、时速超400公里的高铁和时速近500公里的电车等发展新成就 [2] 国际参与与市场包容性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1] - 亚洲和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展览面积增加到3100平方米 [1] - 今年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进博会 [2] 后续活动与市场拓展 - 为满足消费需求,计划于12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小进博会"(进博优品交易会),销售进博会的首发首秀产品 [2] - 进博会结束后,将继续推动进口商品消费,让老百姓能够购买到进博商品 [2]
中国经济圆桌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从四个“共”中感受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社· 2025-11-09 10:52
参展规模与吸引力 -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600余家,达到超4000家 [1] - 参展企业包括汽车整车行业和电气工业行业排名前10的品牌以及三大矿业公司在内的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1] -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进博会 [2] 产品创新与技术展示 - 全球企业共带来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200多项初步预估为全球首发 [1] - 新产品包括世界最快的CT机、最小的X光机、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和最薄的AI硬件 [1] - 中国馆陈设了6G应用场景、时速超400公里的高铁和时速近500公里的电车等中国发展新成就 [2] 市场拓展与包容性增长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1] - 将亚洲和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产品集中展览,面积增加到3100平方米 [1] - 进博会结束后,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小进博会”(进博优品交易会),销售进博会的首发首秀产品 [2]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从四个“共”中感受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网· 2025-11-09 10:13
参展规模与吸引力 -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600余家,达到约4096家 [1] - 参展企业包括汽车整车行业和电气工业行业排名前10的品牌以及三大矿业公司在内的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全球企业共带来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200多项初步预估为全球首发 [1] - 新产品包括世界最快的CT机、最小的X光机、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和最薄的AI硬件 [1] - 中国馆陈设了6G应用场景、时速超400公里的高铁和时速近500公里的电车等中国发展新成就 [2] 国际参与与包容性增长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1]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2] - 为最不发达国家设立的展览面积增加到31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亚洲和非洲产品 [1] 后续活动与市场联通 - 进博会结束后,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小进博会”(进博优品交易会),销售进博会的首发首秀产品 [2] - 进博会作为联通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桥梁,其溢出效应不断扩大 [2]
数千万融资!医疗器械出海平台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9-17 11:59
文章核心观点 - 医鹭久歌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 由赣投在管的永丰县母基金与梅花创投联合投资 资金用于海外仓建设、AI供应链升级及团队扩张 体现医疗器械出海赛道的投资价值重新受关注 [2]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2024年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 2030年预计达1万亿美元 拉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成为新增量市场 传统出口模式面临物流周期长、售后响应慢等效率瓶颈 [3] - S2B跨境电商模式通过整合供应链、本地化服务和数字化运营 帮助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更高效进入海外市场 行业进入"从量到质"转折点 [4] 全球医疗器械出海赛道 - 新兴市场医疗资源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对高性价比、交付及时、易于维护的医疗器械需求迫切 [3] - 传统出口模式导致跨境物流周期长、售后响应慢、客户复购率低 难以形成稳定市场份额 [3] - 行业进入深水区 需要以服务和效率取胜 海外仓和本地化团队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4] 公司概况与融资历程 - 医鹭久歌成立于2013年 总部广州番禺 注册资本425.33万元 员工百余人 是国内最早探索医疗器械跨境S2B电商模式的企业之一 [7] - 主营业务涵盖超声诊断、X光机、检验设备、牙科及康复理疗器械等多品类医疗设备 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服务上万家海外医疗机构 [7] - 融资历程:2017年天使轮获数百万元投资 2019年梅花创投领投数千万元Pre-A轮 2024年10月成为资本数千万元A轮融资 B轮后总融资额突破亿元 [9][14]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线上获客与线下驻点深度结合 自研智能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订单响应效率提升200% [10] - 墨西哥试点将单个客户获客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20 成功跑通"线上引流-驻点转化-持续复购"闭环 模式复制至菲律宾、印尼、尼日利亚等十多个国家 [10] - 整合500+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源 搭建超过10000个SKU产品矩阵 覆盖影像、检验、康复、急救等多类医疗场景 [10] 海外仓网络与全球战略 - 2019年在菲律宾建成首个仓储中心 实现48小时送达和24小时售后响应 逐步扩展至拉美和非洲多个国家 [11] - 未来十年计划在全球100个国家建立200个海外仓 派驻超过5000名常驻海外人员 打造24小时交付和即时售后响应的全球网络 [11] - 海外仓战略降低客户等待成本和运维难度 帮助国内供应商高效触达海外市场并优化库存周转 [11] 行业发展与公司展望 - 医疗器械出海从单纯价格优势向品牌、服务和数字化能力全面转型 进入系统化竞争新阶段 [13] - 公司2030年营收目标20亿元人民币 若成功复制墨西哥模式至更多国家 目标具备现实可能 [13] - 公司构建的全球化供应链和海外仓网络 有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全球化的样本 [13]
北京亦庄47家先进级智能工厂领跑全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4 10:00
北京亦庄智能工厂发展概况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47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占全市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的31.5% 数量居全市首位 [1] - 该区域贡献全市9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中的3家 占比达33% [1] - 政府目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基础级智能工厂全覆盖 卓越级工厂批量涌现 领航级工厂突破零 [9] GE医疗北京基地智能制造成就 - 基地为GE医疗全球最大影像设备制造基地 承担全系列产品线生产包括CT、手术机等及核心部件[3] - 全球销售CT中70%产自该基地 产品供应100多个国家 [3] - 部署45个数字化解决方案 运用AI及工业物联网技术使订单交付时间从14天缩短至7天 急单准时发货率提升40% [3] - 通过自动化测试隧道将设备测试时间从6天压缩至5小时 劳动生产率提升44% [4] - 太阳能光伏项目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 几乎覆盖全部用电需求 [4] SMC智能工厂技术创新 - 采用3.5bar低压空气系统实现能耗优化 通过AMS系统自动调节气流并触发预测性维护 [7] - 高精密气缸组装车间自动化生产线覆盖90%以上主力机种产能 [6] - 加工车间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0% 应用视觉检测技术提升质量检测精度 [6] - 自动装配线通过MES系统与PLC交互 单线效率提升50%以上 [7] - 未来计划通过IoT和AI算法优化生产排程与库存管理 [9] 产业政策支持 - 市级"新智造100"政策对智能工厂提供25%-30%投资补贴 最高3000万元 [9] - 区级配套措施正在制定 旨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9]
GPS,集体失速!
第一财经· 2025-07-10 23:35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现状 - 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集体失速,2024年飞利浦中国收入两位数下滑,GE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15%,西门子医疗中国地区营收下滑14% [1][5] - 全球贸易摩擦对GPS造成显著冲击:西门子医疗预计2025年关税影响2亿至3亿欧元,飞利浦预计损失2.5亿至3亿欧元,GE医疗预计影响3.8亿美元 [4] - 跨大西洋供应链受关税战影响,GPS被迫加速区域化策略,中国仍是飞利浦全球供应链中心 [4][7] 中国市场挑战与应对 - 2025年飞利浦预计中国市场仍将有中高个位数下滑,竞争加剧与价格压力持续 [5] - GPS中国区高管更迭:2024年7月刘令接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2025年7月宋为群接任GE医疗中国总裁 [5] - 本土企业崛起(如联影医疗、东软医疗)加剧竞争,价格战与创新压力并存 [14] 本土化战略深化 - 飞利浦95%以上产品已实现中国本土生产,包括无液氦1.5T磁共振,但CT球管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7][8] - GE医疗推进"全面国产"战略,与西部超导合作实现超导线国产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9][10] - 飞利浦计划通过生态合作实现100%本土化,刘令强调需培训人才与建立生态体系 [8][10] 长期市场机遇 - 中国老龄化与慢病需求增长(如心血管、肥胖症)带来持久市场机会 [14] - GE医疗持续加码中国投资:2024年成都工厂发货回旋加速器,上海投资3.8亿建产线,天津投资5亿建磁共振东半球总部 [15] - 飞利浦调整竞争策略,聚焦细分领域("三千弱水取十瓢"),并任命首席竞争力官强化产品创新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