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智能三体套件SpatiX
搜索文档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城市智能位置万亿级新业态产业有望爆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20:5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提供基于北斗系统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通过遍布全球的地基/星基增强系统实现[3][6] - 公司自主研发电离层干扰抑制技术 结合实时电离层预报系统以规避电磁干扰与信号波动对飞行表演的影响[6] - 公司发布机器人时空智能三体开发套件SpatiX 该套件包括时空智能模组/板卡/定制天线及开发套件 集成大气推理大模型等专为机器人定制的服务[10][11] - 公司技术能力体现为"星地一体、云芯一体、软硬一体"的三体技术 能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开箱即用的时空智能服务[11] 市场应用与商业化 - 公司时空智能服务已应用于无人机表演领域 为2000架无人机规模的集群表演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零失误飞行[3][5] - 公司通过打造无人机天幕广告 单场表演可直接覆盖上万观众 其CPM成本较传统户外广告显著降低[9] - 公司在上海浦东推出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 可自动识别道路病害并实时上报高精度位置与病害面积 大幅提升巡检效率[8] - 公司在株洲与合作伙伴打造"北斗时空智能+电动自行车"应用 累计服务已达100万人次 累计服务里程300万公里[8] 行业前景与战略 - 城市深入应用北斗时空智能可在共享出行、夜空经济、智能巡检等场景创造商业收益 进一步拓展北斗产业发展空间[1][8] - 若单个城市能创造10亿元规模新收入 全国300多地级市及2000多县级行政区划叠加将形成万亿级新业态[3][8]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确定22个省份共39个城市进入北斗规模应用试点 标志着北斗规模化应用迈向新阶段[7] - 公司兼具基础设施提供者和产业赋能者双重角色 通过提升城市时空分辨率至厘米级或毫米级来优化空间资源使用率[7]
时空算力背包问世,推动机器人室外应用迈向新阶段
环球网· 2025-07-26 21:18
行业突破 - 全球首款集成时空感知与端侧算力的机器人行动中枢"时空算力背包"发布,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室内封闭环境向室外复杂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1] - 传统机器人受限于定位精度和算力主要在结构化环境中运行,新产品通过集成北斗卫星天线、板卡等硬件组合及7×24小时服务,提供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能力[1] - 技术突破使机器人能在物流配送、园区导航、自主巡检等室外场景实现稳定应用[1] 产品演示 - "青龙3.0"人形机器人搭载"时空算力背包"完成无人机机巢接收快递、园区指路、自主巡逻等复杂任务演示[3] - 演示验证了背包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展示时空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3] 技术架构 - "时空算力背包"集成端侧算力支持多类模型端侧推理,实现端-边协同,赋予机器人"大脑"决策和"小脑"感知的双重能力[5] - 千寻位置2025年4月免费开放时空智能三体套件SpatiX,融合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视觉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技术[5] 生态建设 - 国地中心、千寻位置、华为云等十余家机构联合发起"格物-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产业生态建设[5] 市场展望 - 时空智能技术将推动更多机器人产品问世,应用于智慧城市、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领域[7] - 产业生态完善和技术标准统一将拓展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