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
搜索文档
初冬农事忙
新华社· 2025-11-20 09:24
11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道东村农民在采收蔬菜(无人机照片)。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11月19日,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农民在庭院晾晒红薯干。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新华社发(廖祖平摄) 11月18日,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虹桥镇农民在田间收获香菜(无人机照片)。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11月18日,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合力镇石燕村柑桔种植基地,工作人员线上直播销售脐橙。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邓良奎摄) 11月18日,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河街道下石井村一家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在采收怀菊花。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徐宏星摄) 11月1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龙头镇,蔗农在地里砍收甘蔗(无人机照片)。 时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开展采收、晾晒、销售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11月 ...
金秋十月“丰”景如画? 机械化提质增效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央视网· 2025-10-27 08:03
黑龙江双鸭山市秋粮收获 - 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90%,整体收获进度比去年提前5天,预计10月下旬全面完成[1][5] - 饶河县合作社水稻亩产从去年约900斤提升至今年至少1000斤,订单量饱和[3] - 集贤县采用“农机编队”进行边收获边整地,将玉米秸秆粉碎深埋还田,为明年春播抢出15天农时[3] - 宝清县粮食收购实现自动化,车辆从入库到卸粮结算全程仅需15分钟,拥有12座烘干塔及时将潮粮转为干粮[4][5] 湖南沅江市晚稻收割 - 湖南省1900多万亩晚稻已陆续开镰,预计11月初全部收完[6] - 沅江市采用新款收割机,通过加宽履带、加长脱粒线等升级,使谷粒损耗率比老机型降低2个百分点[7] - 当地烘干中心24小时运转,日烘干能力达上千吨,并可辐射周边农户[8] -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搂草机和打捆机协同作业,每亩秸秆可为农户增收100多元[8] 新疆吐鲁番市棉花采收 - 吐鲁番市12.4万亩棉花进入采收期,目前采收已超过60%,预计十月底完成[9][11] - 种植户采用大型采棉机进行采收,速度快且损耗小,例如一位种植600亩棉花的农户全部使用机械采收[10][11] - 当地持续推动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推广适宜机采的优质品种,并普及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11]
二十四节气·霜降|跟随镜头领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情画意
央视网· 2025-10-24 09:38
节气特征 -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天地万物呈现出寂静之美 [1] - 东北 西北等地雪花飞舞 偏南大部分地区迎来斑斓秋色 [4] 农业活动 - 北方田畴秋收渐近尾声 南方沃野进行割晚稻和种油菜等农作 [3] - 农谚称霜降见霜预示米谷满仓 反映该时节对农业收成的重要性 [3] 自然景观与物产 - 经霜的柿子最为甘甜 漫山柿林挂起橙红果实 被视为时序赠予大地的礼物 [6] - 菊花在霜降时节傲然绽放 形成特色自然景观 [9] 人文习俗 - 人们有登高 赏菊 品红叶等节令雅事 常邀三五知己共同参与 [9]
最新快讯!稻浪翻滚、瓜果飘香 神州大地好“丰”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1:32
农业规模化与现代化 - 江西赣州216.3万亩晚稻采用高标准富硒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模式,通过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并直接由签约农业公司运至烘干厂,实现高效收割与销售[2] - 陕西延安果园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监控土壤墒情和空气湿度,利用摄像头自动识别病虫害,提升种植管理效率[3] - 延安立石村建立冷链仓储中心,苹果经分选机筛选后直接发往商超和电商平台,剩余产品可存入冷库保鲜,优化供应链[3] 创新种植模式与土地利用 - 安徽淮南利用采煤沉陷区改造为水上稻田,水稻种植于浮床并采用缓释肥技术,同时净化水体并为鱼类生长提供条件[2] - 江西赣州推行"稻油轮作"模式,晚稻收割后利用翻耕机整地播种冬油菜,显著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户收入[2] - 苏州阳澄湖主产区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6.79万亩,推动大闸蟹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3] 农产品产量与收益提升 - 陕西延安果农成广军种植30多亩矮化果树,第二年结果亩产已达3000斤以上,苹果品质优良且销路好,单颗售价从预期1元提升至3元[2][3] -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预计总产量达1.035万吨,较去年增长450吨,反映养殖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积极趋势[3]
物联网应用、北斗卫星定位……希望的田野春华秋实有“质”更有“智”
央视网· 2025-10-21 11:07
江西赣州农业模式 - 晚稻种植面积达216.3万亩,目前进入集中收割期 [3] - 采用“稻油轮作”订单农业模式,收割后直接播种冬油菜,提升农田利用率和农户收入 [1][3] - 在高标准富硒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脱粒、碎秆一体化作业 [3] 安徽淮南农业技术 - 利用采煤沉陷区改造进行水上稻田种植,实验田亩产超过500公斤 [4][7] - 水稻种植于浮床,使用内置缓释肥的基质盆以持续补充肥效 [7] - 采用专门设计的浮动收割平台进行收割,水面种植同时净化水体,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7] 陕西延安苹果产业 - 苹果作为中国供应量最大的水果,在富县立石村拥有千亩苹果园 [8][10] - 为应对持续降雨,果园增加人手加快采摘 [10] - 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土壤墒情和空气湿度,摄像头自动识别病虫害 [12] - 配备冷链仓储中心和分选机,苹果经筛选后直接发往商超和电商平台,剩余产品可存入冷库保鲜 [12] 江苏苏州大闸蟹养殖 - 阳澄湖主产区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6.79万亩 [15] - 预计今年大闸蟹总产量达1.035万吨,较去年增长450吨 [15]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 2025-10-17 14:47
敦煌盐碱地棉花增产 - 甘肃省敦煌市通过综合治理盐碱地,使棉花亩产显著提高,籽棉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增产40-50公斤 [1] - 敦煌市耕地中盐碱地占比高达94.6%,通过工程、农艺、生物措施改良后,棉花产量提高10%至20% [5] - 农技部门在盐碱地示范区种植四个棉花品种,以筛选耐盐碱、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品种进行推广 [3] 新疆棉花单产创新高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高产创建攻关田平均亩产籽棉774.3公斤,最高样点亩产达862.99公斤,刷新新疆单点产量纪录 [7] - 高产田位于阿拉尔市,面积200亩,试验品种为优质机采棉新品种"新塔棉7号",该品种由企业历时12年培育而成 [9] - 该百亩棉田的单株成铃数突破10个,为新疆棉花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11] 贵州石阡油茶产业发展 - 贵州省石阡县六万余亩油茶进入采摘期,年产油茶果8000吨,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4000余人增收 [13][17] - 当地对3.5万亩野生油茶林进行管护和优化,并种植高产树种,油茶产业稳步发展 [15][18] - 承包企业为当地群众提供采摘及管护工作机会,每人一年的务工收入近两万元 [18] 甘肃金昌玉米制种产业 -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45.37万亩,其中制种玉米超过8万亩,正在戈壁滩进行晾晒 [19][21] - 永昌县聚焦玉米制种主导产业,通过优化品种提升单产,预计今年全产业链产值可达8.6亿元 [23] 湖南湘潭晚稻收割 - 湖南省湘潭县作为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今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5万亩,推行"早专晚优"种植模式 [26] - 种粮大户采用机械化收割,每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40多亩水稻,确保晚稻颗粒归仓 [24] -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为粮食生产提供全程田间管理服务 [26]
多部门协同护好“粮袋子” “共享晒粮图”上线引导农户就近科学晾晒
央视网· 2025-10-15 12:44
山西省河津市秋粮抢收 - 针对沿黄滩地及低洼地带易受降水低温影响的特点 统筹农机具向重点区域倾斜 重点对滩地低洼地带粮食进行抢收[1] - 紧急调拨大型履带收割机进行抢收作业 玉米联合收割机近300台 履带式收割机达30余台 实行24小时轮班昼夜不停抢收模式[3] - 13座烘干塔满负荷运行 日烘干量在2000吨左右 对含水量较大的收获玉米进行烘干处理[5] 黑龙江与辽宁秋收进展 - 黑龙江大庆大同区双榆树乡5500多亩盐碱地水稻迎来丰收 采用机械化完成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8] - 辽宁铁岭115万亩玉米田进行收割 使用大型四行收割机完成摘穗剥皮秸秆粉碎等多项作业 粉碎后秸秆还田 预计本月底前全面完成玉米收割[10] 江西与浙江晚稻收割 - 江西晚稻2025年收割面积1830万亩 目前进度达20% 大力推广适合山地丘陵地区作业的履带式收割机等小型农机以提高效率降低减损[13] - 浙江台州全市66万亩晚稻从本月初开始陆续开镰 因2025年秋季高温持续时间长 晚稻成熟收割期比往年提前 晚稻测产平均亩产比2024年增加[15] 华北黄淮地区抢收抢种 - 河南安阳市滑县30余万亩花生集中收获 农机手开启昼夜奋战模式 截至10月14日花生收获进度达73% 预计未来3至5天内可完成全部收获[17] - 山东武城县上线共享晒粮图 将村委会大院文化广场企业闲置厂房等800多处场所免费开放为共享晒粮点 以破解农户晒粮难问题[20] - 山东加大农田积水排放力度 已排出农田积水13.7万亩 基本做到积水即排 全省调配各类排水设备3.1万台并增加麦种和肥料供应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6个工作组下沉一线指导抢收抢种[23][27]
遍地金黄皆是喜 一图看全国秋收进程 | 丰收节里看“丰”景
央视网· 2025-09-24 13:02
秋收整体进程 - 全国秋收工作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启动,并正持续向北和向东推进 [2] - 秋分前后,主要秋收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薯和高粱将陆续进入成熟和收获阶段 [4] 各地区秋收进度 - 截至9月19日,四川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70%,其中一季稻收获进度超过80% [3] - 截至9月19日,贵州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40% [3] - 截至9月19日,湖北省一季稻收获进度超过30%,玉米收获进度超过80%,大豆收获进度超过70% [3] - 截至9月19日,湖南省一季稻收获进度已超过70% [3] - 截至9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秋粮收获面积已达300余万亩 [3] 主要作物收获时间线 - 一季稻是秋收水稻的主要部分,西南地区在9月成熟,东北地区在9月中下旬收获,长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丰收 [6] - 晚稻收获期较晚,江南和华南地区的晚稻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始收割 [6] - 春播玉米一般在8月至9月下旬成熟,南方地区成熟较早,东北、内蒙古、西北和华北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 [6] - 大豆收获期较为严格,过早或过晚收获均影响品质,一般收获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6]
“良种良技+智慧农机”为秋收保驾护航 科技为丰产丰收“添码加力”
央视网· 2025-09-18 10:39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与整体长势 - 全国秋粮已开始收获,当前收获进度超过一成 [1] - 全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正常偏好,大面积收获将在不到20天后开始 [11] 水稻生产与技术进步 - 四川崇州32万亩水稻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采用798个试验示范品种等“良种良技”,水稻亩产比去年提升约5% [4] - 湖南1905万亩晚稻进入抽穗期,一二类苗占比达87.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14] - 湖南种植户通过合理密植将基本苗从每亩1.8万蔸提高到2.2万蔸,预计晚稻亩产提高9至10公斤 [14] - 江西南昌协调近300家农业服务组织,出动700多架植保无人机为198万亩晚稻提供统防统治服务 [18] - 植保无人机可实现精细化作业,一台机器一天可喷洒500亩稻田,对农户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18] - 江西南昌发现迁飞性害虫,已派出专业化飞防队伍进行防控 [16] 农机装备升级与应用 - 贵州省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1.7亿元,同比增长81.7% [5] - 农机装备升级改变粮食主产区耕作场景,丘陵山区引入更多专用收割机,收获速度比去年大幅提升 [5] - 湖南种植户采取全程机械化耕种收模式以提升产量 [14] 油料作物生产情况 - 全国在巩固大豆扩种基础上,挖掘油菜、花生的增产潜力 [9] - 山东费县24万亩花生正在收获,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区花生平均亩产达623公斤,比去年增加约200公斤 [9]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黑龙江大庆市将玉米秸秆通过气化合成技术转化为低碳环保燃料“绿色甲醇”,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并增加了农户收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