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场站系统
搜索文档
视频丨更密线路、更优服务、更高效率!新时代“钢铁驼队”正加速启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3 15:07
运营规模与效率 - 全国最大货运编组站新丰镇车站在“十四五”期间到发超18000列中欧班列 [2] - 西安国际港站平均每9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发出或抵达,2024年开行量首次突破5000列 [11] - 国铁西安局连续8次打破装车纪录,最高单日创下装车1530车的历史新高 [9] - 电力机车司机工作量从每月开行两三列增至每日开行十几列,最多达20多列,最忙时有50多位司机值乘 [11] - “十四五”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3万列,超过全国总量四分之一,运输货物超2200万吨 [12] 智能化与自动化建设 - 智能场站系统24小时跟踪调度,每天超8000辆集装箱卡车穿梭园区,10分钟完成整列集装箱信息核对与数据上传 [4] - 集卡车15秒通过智能门禁入站并精准导航至指定货位 [4] - 5台正面吊、3台龙门吊加装管控平台,作业人员可精准掌控集装箱品类及作业节点,不到2小时完成一趟班列装载 [6]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采用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匹配运力,数字化平台实现中哈铁路、海关数据无缝衔接 [24] 线路网络拓展与时效提升 - 开辟跨里海、跨波罗的海等新线路以避开拥堵,跨里海线路运输时效从23天压缩至12天 [14][15] - 新开通“西安—塔什干”快线将运输时效提升40% [15] - 通过铁海联运衔接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枢纽,拥有26条国内集结线路延伸至长三角和大湾区 [15] - 公司在欧亚大陆板块的18条国际干线已织密成网 [17] - 未来计划开行两条最新全程时刻表线路,并利用建设中吉乌铁路培育公铁联运货源 [33] 分拨体系与成本优化 - 中欧班列(西安)的二级分拨站点增至5个,返程班列分拨成本整体降低10%以上 [19][21] - 返程班列占比从去年约46%提升至今年50%以上 [21] - 公司目标从提供运输服务转向提升每条线路、每趟班列的开行质量,融合所有资源以降低全程物流成本 [21] 国际合作与客户拓展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实现“枢纽对枢纽”物流模式,换装时间从3-4天缩短至3小时以内 [24][27] - 数据云端共享及线上前置查验审批等环节提升了效率 [27] - 搭乘过中欧班列(西安)的企业已超1.7万家 [26] - 物流公司业务版图得以拓宽,并跟随班列发展在青岛注册新公司 [29] - 从西安出发,新能源汽车15天可运抵欧洲,哈萨克斯坦面粉7天可送上市民餐桌 [31]
迈向“十五五” “钢铁驼队”驰新程
央视网· 2025-11-13 08:36
运营效率与智能化建设 - 全国最大货运编组站新丰镇车站日均中转近600辆中欧班列,“十四五”期间到发超1.8万列 [3] - 智能场站系统实现24小时调度,10分钟完成整列集装箱信息核对与数据上传,集卡车15秒通过智能门禁入站 [3] - 5台正面吊、3台龙门吊加装管控平台,实现集装箱作业节点精准掌控,班列装载时间不到2小时 [5] - 西安国际港站平均每90分钟有一趟中欧班列发出或抵达,2024年开行量首次突破5000列 [5] 线路网络拓展与时效提升 - “十四五”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3万列,占全国总量超四分之一,运输货物超2200万吨 [6] - 跨里海班列运输时效从23天压缩至12天,新开通“西安—塔什干”快线将运输时效提升40% [8] - 通过铁海联运衔接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枢纽,拥有26条国内集结线路延伸至长三角和大湾区 [8] - 班列分拨体系延展,二级分拨站点增至5个 [10] 国际合作与物流模式创新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与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形成“枢纽对枢纽”物流模式,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匹配运力 [13] - 数字化平台实现中哈铁路、海关数据无缝衔接,实现3小时换装效率 [13] - 目前搭乘过中欧班列(西安)的企业已超1.7万家 [13] - 从西安出发,新能源汽车15天运抵欧洲,哈萨克斯坦面粉7天可送达中国市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