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

搜索文档
广西凭祥“硬联通”与“软服务”并举 畅通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10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与智慧化改造 - 友谊关口岸开放范围扩展至浦寨—新清、弄尧—谷楠通道并正式运行[1] - 友谊关—友谊货运通道和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项目加速推进 中方段即将试运行[3] - 公铁联运国际物流港建设稳步推进 为多式联运发展奠定基础[3] 口岸管理服务优化 - 优化监管流程实现现场样品"即采即送" 大幅压缩检测时间[3] - 友谊关口岸获评全国首批"国际卫生陆港"[3] - 全国首个跨国境出入境车辆边检快捷通道在友谊关启用[3] 贸易形态创新与能级跃升 - 浦寨通道首次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新车 弄尧通道实现一般贸易进口榴莲"零突破"[3] - 浦寨通道迎来电子配件进口首单[3] - 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214亿元 同比激增441.77%[5] 水果进出口与物流网络完善 - 全年口岸水果进口量超200万吨[5] - 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核心区建成投用[5] - 越南鲜食椰子经铁路口岸入境 海运互市首票榴莲通关[5]
未来济宁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齐鲁晚报· 2025-07-25 16:3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 - 山东省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 [3] - 规划明确京杭运河为"骨干航道"、济宁港为"核心港" [3] - 济宁市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济宁港完成上半年吞吐量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 [1] - 水路货运周转量达1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1% [1] - 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 [1] - 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58% [1] - 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和16个国家 [1] 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 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 [3] - 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 [3] -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多式联运物流建设 - 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 [4] - 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4] - 济宁港2023年将迈入"亿吨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 [4] - 水路货运周转量预计增长7%以上 [4] 港产融合发展 - 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 [4] - 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 [4] - 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 [4] - 港航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4]
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报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大众日报· 2025-07-25 08:59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进展 - 山东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持续完善"公铁水空"统一管理的大交通体制,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畅通通道、织密网络、建强枢纽、优化升级 [2] - 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700公里,沿海港口年吞吐量突破20亿吨 [2] - 2022年以来建成16条高速公路,总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其中六车道及以上占比40% [2] - 计划2025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2500亿元,涵盖168个交通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 交通网络与经济联动 - 山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地区人流物流畅通 [3] -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和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和15%以上 [3] - 2024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余亿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约500亿元 [3] 智慧与绿色交通转型 - 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3] - 零碳港区、零碳服务区、零碳物流园、零碳高速公路等场景陆续投用 [3] - 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范"与"绿色范"在"交能融合"中显著增强 [3]
香港国际机场推动“家门口启程”多式联运服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7-22 14:28
香港国际机场推广活动 - 公司在深圳K11 ECOAST购物艺术中心举办"家门口启程 经港飞更轻松"夏季推广活动 通过现场展览 嘉宾互动 表演及抽奖环节展示跨境交通服务和暑期出行优惠 [1] - 活动送出总值35000元的机票代金券及超过18000元的跨境船票与车票 反响热烈 [1] 香港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优势 - 公司是亚洲航空枢纽 有超过140家航空公司营运 连接全球约220个航点 每天营运逾1100班国际航班 [3] - 公司在大湾区设立超过30个城市候机楼与7个客运港口服务 实现海陆空无缝接驳 [3] - 深圳布局7个城市候机楼和2个港口码头 第8个城市候机楼将于下月在前海Jen酒店启用 配备自助值机和贵宾候机区 [3] - 皇岗口岸城市候机楼已投入营运 服务时间为每日4:45至23:00 满足跨境旅客全天候出行需求 [3] 香港离境税退税政策及优惠活动 - 10月1日起 48小时内经任何跨境方式抵港并从香港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离境的旅客可申请退200港元离境税 [5] - 即日起至12月 每月6日至10日 旅客通过携程App购买香港出发的国际机票可享多式联运专属折扣 [5] - 即日起至8月27日 通过同程旅行小程序或APP购买包含海天快船或海天中转大楼客车服务的联程机票可获赠价值30元的打车券 [5]
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历史性成就 17项主要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8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连接全国80%县级行政区和90%经济人口总量[1][2] - "十四五"规划17项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里程、城市轨交运营里程等),11项指标将在2024年底完成[1]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2] 交通基础设施数据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81.5%[3] - 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33条国家高速主线基本贯通[3] - 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2] 农村交通建设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等级路比例97.3%,优良路率94.8%[5] - "农村公路+"模式带动产业路、旅游路发展,山西三大旅游公路连接5630个村庄[6] - "十四五"前4年农村公路养护投入1.2万亿元,开发管护岗位促进农民就业[5][6] 交通技术创新与试点 - 交通强国建设开展819项试点,覆盖1200多家单位,100多项已完成验收[7][8] - 数字化改造6万公里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7] - 多式联运试点实现"一单制",交旅融合试点培育低空观光等新消费场景[7]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200米,37个城市开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4] - 重点枢纽货物换装次数缩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85%[4]
厦门国际枢纽港临港片区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58
总体概况 - 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集聚全市力量优化临港空间布局和集疏运体系,重点发展海沧港区、东渡港区、翔安港区、前场片区 [1] - 厦门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225万标箱,连续八年超1000万标箱 [1] - 总体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对标新加坡等顶级港口,服务新发展格局 [3] 海沧港区 - 已建成40个泊位(29个万吨级以上),年设计通过能力3344万吨货物、800万标箱集装箱 [4] - 定位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核心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提升至1400万标箱,依托海沧保税港区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 [4] - 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保税物流、航运服务,拓展国际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物流、国际采购分拨等业务 [6] 东渡港区 - 已建成2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57.4万标箱集装箱 [7] - 定位为"丝路海运"核心港区,包含现代物流园区和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 [7] - 产业方向包括集装箱运输、国际邮轮、对台客滚,重点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保税展等高端业务 [7] 翔安港区 - 已建成5个泊位(3个万吨级以上),年设计通过能力330万吨货物 [9] - 依托深水岸线和翔安国际机场,未来将构建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 [9] - 产业方向包括临空临港采购分拨中心、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物流,联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 [10] 前场片区 - 定位为厦门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核心园区,建设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枢纽 [12] - 未来将发挥陆向物流枢纽优势,打造链接台湾、东南亚与欧亚大陆的"东南陆海桥头堡" [13] - 重点发展高铁快运、铁路口岸集运、大宗商品仓储交易等涉铁物流业务 [13]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疏港铁路成功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17:03
行业动态 -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站启动,标志着"油罐车驮背运输"进入试验阶段 [1] - 驮背运输是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实现"门到门"运输,具体流程包括公路集货、铁路长途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 [3] - 东营市积极贯彻国家"公转铁"战略,推进"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工程,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试验细节 - 试验在东营港疏港铁路管内进行,运行区间为东营港站至明集站,运输里程74公里 [3] - 试验列车编组38辆,运输油罐汽车6辆、罐式集装箱64辆 [3] - 采用的国家能源驮背车全国仅两列,由STX1型、2型、3型和4型组成,分别对应整车、甩挂和吊装运输 [3] 战略意义 - 试验有望为多式联运带来全新模式,为运输市场增添新活力 [4] - 助力运输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疏港铁路与公路货运深度连接 [4] - 目标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多式联运生态体系 [4]
三羊马(001317) - 001317三羊马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16:46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 001317,证券简称三羊马,债券代码 127097,债券简称三羊转债 [1] - 2025 年 7 月 10 日在公司办公室接待调研人员,财务总监祝竞鹏回复问题 [1] 业务优势 运输模式 - 专注汽车物流服务,是较早通过多式联运从事商品车物流运输的企业,以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是整车运输优势 [1] - 是少数拥有公铁联运全物流链条的企业,因生产网点布局完整成为铁路运输整车节点作业优秀企业 [1] - 多式联运能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为客户降本增效 [2] 竞争优势 - 多式联运组合优势:以多式联运业务模式为核心,为客户和自身实现降本增效与竞争力提升 [2] - 完善的物流网络和高效率的管理运营优势:构建以铁路为核心的全国性物流网络,建立并完善自有作业队伍,减少沟通成本,缩短运输转换时间,提升作业效率;积累多种装载方案,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搭建专业化作业队伍,统一管理,灵活调拨,降低管理成本 [2] - 客户资源优势:客户资源是行业壁垒和核心竞争优势,主要客户有中铁特货、长安民生物流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财务相关 - 下游主机厂账期通常为 1 - 3 个月 [2]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原因是新拓展业务、业务量增加使营业收入增长,期末应收款项增加 [3] 新业务布局 - 2025 年 7 月,孙公司三羊马智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引入新股东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等 [3] - 三羊马智人科技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定位区别于主营业务,冰零科技主要从事电流传感器研发、生产,合作是布局新赛道开始,但业务推进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山西首列跨里海国际班列开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3:05
山西首列跨里海国际班列开通 - 山西首列满载本土制造光伏组件的跨里海国际班列于7月9日9时50分从中鼎物流园启程,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该省跨里海国际班列线路成功开通运行 [1] - 本次班列共搭载50个标准集装箱的光伏组件产品,货重1159吨,由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完成物流运输 [1] - 跨里海线路以"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船运)—阿塞拜疆"为核心路径,较传统运输路径缩短时间,实现"海、铁、陆"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 物流通道与市场拓展 - 依托阿塞拜疆巴库作为物流枢纽,山西光伏组件可高效分拨至高加索、土耳其及东欧国家,覆盖新兴能源市场 [1] - 该线路有助于山西绿色技术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区域先机,增强当地对外开放能级 [1] -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作为山西最大综合型现代流通企业,正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1]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的班列运营 -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作为山西中欧(亚)班列组织运营主体,已开辟常态化中欧(亚)班列线路23条,通达16个国家48个主要城市 [2] - 该公司将常态化开行跨里海国际班列,构建更具韧性、更高效的国际物流体系 [2]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7万标箱
人民网· 2025-07-09 19:04
武汉港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 63万标箱 占湖北省总量的76 7% 长江中上游港口总量的33 7%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3] - 武汉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个 形成以阳逻港为核心 多港协同的集装箱港口群 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 年吞吐能力达1 5亿吨 [3] - 武汉建成内陆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累计开辟通道超50条 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 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总量与增幅均列全国内河首位 [3] 长江新区规划 - 长江新区被定位为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 阳逻港临港片区已集聚企业2000余家 其中80%为工业企业 涵盖钢材深加工 装备制造 大健康等产业 [3] - 新区将实施港口+通道+网络+平台+产业发展路径 壮大临港产业 稳定运行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 打造华中钢铁贸易基地 构建进口肉品冷链供应链 [4] - 发展钢铁深加工 新材料 绿色建材 船舶制造及维修产业 推动港口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 [3][4] 多式联运与通关效率 - 武汉港花山 汉南港区获临时开放 开放区域扩至3港区7个泊位 车谷造汽车实现本地直办海关手续 单车出海成本降1000元 [4] - 通过联合登临检查 直装直提 先查验后装运等创新模式 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单船检查时间压缩至3小时 提速50%以上 待港时间缩短35% [4] - 2025年上半年武汉港国际直航船舶达84艘次 货运量13 2万吨 超2024年全年总量 稳居中上游首位 [4] 综保区与产业链建设 - 扩大氢氧化镍 农产品 整车进出口 拓展大宗商品分拨 壮大保税加工 打造原料—仓储—加工—销售产业链生态 [4] - 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器 培育集群 织密多式联运网络 完善水铁公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推进上游全中转 下游全分流模式 [4] - 支持研发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型 构建全球江海联运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