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圆满收官
海南日报· 2025-07-13 07:22
行业活动与论坛 -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在琼海市举行 为期三天 吸引全球航运界人士参与交流合作 [1] - 活动期间举办18项高规格论坛及研讨 130多位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聚焦绿色航运 新能源船舶 船舶温室气体低(零)碳排放等议题 [1] - 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发起博鳌倡议 号召行业推动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 助力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 [1] 技术创新与展示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亮相琼海市龙湾港 具备自主航行和自动靠泊功能 成为科普热点 [2] - 中国航海博物馆博鳌数字馆开馆 通过数字化与实物结合展示中国航海技术从郑和宝船到2025年智能巨轮的演变 [2] 文化传播与项目合作 - 郑和研究会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和礼"文化项目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面向东盟国家推广中国航海文化 [2] - 海口 儋州 琼海等沿海城市举办专场推介会 差异化展示城市优势 签约多项投资合作协议 推动海南自贸港航运产业发展 [2] 历史传承与行业变迁 - 琼海老船长黄家礼家族传承400余年渔业经验 编纂《驶船更流簿》抄本 反映传统航海导航技术 [1] - 现代AI技术与传统更路簿形成对比 体现我国航海技术从木帆船到智能船舶的巨大进步 [1][2]
内河航运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2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全国多地高温天气频发导致电煤需求大幅提升 内河航运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1] - 长江干线货运规模连续20年位居全球内河首位 内河航运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1]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 是2012年的2.2倍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 是2012年的2.9倍[2]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 较2012年增长62% 长江 西江 京杭运河等主干线能力持续提升[2] - 内河港口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以来年均增加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 是2012年的2.3倍[2] - 交通运输部构建"1+1+N"政策体系 包括《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 运输效率提升措施 - 鼓励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缩短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 提升运输组织效率[5] - 推动"通港达园"航道建设 长三角已建在建15条短支航道 打通水运"最后一公里"[6] - 培育船队经营主体 船队运输运量大 能耗低 成本低 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实现自主航行 远程控制和岸基信息支持一体化[7]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 长江干线与多条支流航道实现互联互通[7] - 2024年底国内航行船舶中新动力 新燃料船舶超1000艘 港口 船舶和航道绿色化发展取得进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