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砖
搜索文档
首批、首次、首个!本周,我国多领域交出硬核成绩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8 08:21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首批、首次、首个,本周我国在航空航天、核聚变等领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中国 硬核实力再度交出亮眼成绩单。 "人造太阳"研究加速! 我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在安徽合肥正式启动"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同时发布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 置BEST的全球研究计划。 核聚变能是模拟太阳的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加速,多 次打破世界纪录。BEST装置作为我国下一代"人造太阳",承担"燃烧"使命。 根据研究计划,2027年底该装置建成后,将进行多项实验研究,验证其长脉冲稳态运行能力。 离月球盖房更近一步!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 经过为期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后,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日前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 返回地球。科研人员经过开盖检测,确定首批"月壤砖"样品状态良好。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34块"月壤砖",总重约100克,历经了一年时间的太空辐射、大温差等极端 环境考验。 首次应急发射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25日,搭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 ...
11月2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5 22:14
今日摘要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通电话。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访华,并会见图普六世。 习近平向第七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第七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开幕,丁薛祥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香港宣讲。 今年前10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6.1%,彰显经济发展活力。 国际人士表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违反国际法,危及国际秩序,破坏地区和平。日本人士指出,高市 早苗错误言论损害日中关系。 俄罗斯称,在多地击落乌军无人机。乌克兰称,打击俄军武器装备。 内容速览 第七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开幕 丁薛祥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第七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2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 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通电话 11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汤加国王访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汤加王国国 ...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状态良好
中国能源报· 2025-11-25 11:10
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经过开盖检测,确定状态良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月壤砖开盖过程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e ne rgy) 编辑丨赵方婷 "月壤砖"的太空之旅主要验证三大关键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辐射性能。首批"月壤砖"在太空实验期间,科研人员还在 地面进行了一系列同步实验。 经过为期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后,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日前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科研人员经过开盖 检测,确定首批"月壤砖"样品状态良好。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34块"月壤砖",总重约1 00克。刚刚历经了一年时间的太空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考验。 这批模拟"月壤砖"由科研团队根据真实月壤成分配制出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电磁感应烧结和微波烧结三种成形工艺制成,抗压强 度是普通砖的3倍以上。 ...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 状态良好
央视新闻· 2025-11-25 08:48
经过为期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后,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日前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科研人员经过开盖检测,确定首批"月 壤砖"样品状态良好。 这批模拟"月壤砖"由科研团队根据真实月壤成分配制出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电磁感应烧结和微波烧结三种成形工艺制成,抗压强度是普通砖的3倍以 上。 "月壤砖"的太空之旅主要验证三大关键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辐射性能。首批"月壤砖"在太空实验期间,科研人员还在地面进行了一系列同 步实验。 △月壤砖开盖过程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34块"月壤砖",总重约100克。刚刚历经了一年时间的太空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考验。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完成首年太空考验 我国首批“月壤砖”状态良好
科技日报· 2025-11-20 09:01
基于这一思路,项目团队根据真实月壤成分配制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成"月壤砖"。该样 品密度与普通砖相当,抗压强度却是普通砖的3倍以上,具备在月球极端环境下稳定服役的潜力。据 悉,研究人员将利用舱外暴露后返回的"月壤砖"样品,开展天地对比研究,系统揭示烧结"月壤砖"在空 间环境中服役后的宏微观性能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科技日报武汉11月19日电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王潇潇)日前,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 品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其中包括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记者19日从华 中科技大学获悉,"月壤砖"在经过空间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的考验后,该校研究团队正对其开展分 析研究工作,经确认这批样品状态良好。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的34块小砖,总重约1000克,每块仅10余克。该实验属于中国载人空 间站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模拟月壤烧结样品的空间服役性能与工艺优化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 士、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主持,整个周期为3年,按计划每年取样返回一 批,本次为首个返回批次。丁烈云表示,未来月球科考站建设的关键在于"就地取材",可以利用月面太 阳 ...
华中科技大学“月壤砖”完成首年太空考验
科技日报· 2025-11-19 14:59
2024年9月1日,中国首块模拟月壤烧结砖亮相《开学第一课》,向全国青少年展示我国航天建筑技术的 重要突破。短短两个多月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团队研制的同款"月壤砖"于11月 15日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在中国空间站开启舱外暴露实验,将课堂上的科技火种带入浩瀚宇 宙。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包含74块小砖,总重约1000克,每块仅10余克,被固定于空间站外暴露 实验装置中开展长期测试。整个实验周期为三年,按计划每年取样返回一批,本次为首个返回批次,后 续样品将继续留轨完成第二、第三年的暴露实验。 丁烈云介绍,未来在月球建设科考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就地取材"。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月面太阳能 烧结月壤,制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再通过机器人像"搭积木"一样实现原位建造,大幅降低运输成 本。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对返回的样品开展天地对比分析,揭示月壤砖在空间环境下的宏微观性能演变规 律,为预测其在月面长效服役行为提供科学依据。从《开学第一课》的科普展示,到空间站外的真实考 验,"月壤砖"正一步步推动人类在月球建造科研站的梦想变为现实。(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王潇潇 受访 单位供图) 2025 ...
首批“月壤砖”返回地球,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对其开展分析研究
新京报· 2025-11-18 21:16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早些时候,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 地球,"月壤砖"是此次返回实验样品中的一类,被认为是在月球建房的"建材"。11月18日,记者从华中 科技大学获悉,"月壤砖"在经过空间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的考验后,该校研究团队正对其开展分析 研究工作。 丁烈云介绍,未来在月球建设科考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就地取材"。团队创新性提出利用月面太阳能烧 结月壤,制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再通过机器人像"搭积木"一样实现原位建造,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对返回的样品开展天地对比分析,揭示月壤砖在空间环境下的宏微观性能演变规 律,为预测其在月面长效服役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该实验属于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模拟月壤烧结样品的空间服役性能与工 艺优化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院士主持。科研团队基于真实月壤 成分配制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成"月壤砖"。其密度与普通砖相当,抗压强度却是普通砖的三 倍以上,具备在月球极端环境下稳定服役的潜力。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包含74块小砖,总重约1000克,每块仅10余克 ...
中美基建大比拼:美国16年无果,中国月球建房技术惊艳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0
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比 - 美国自2008年起投资150亿美元推进加利福尼亚高铁项目 16年未能铺设一根铁轨 [1] - 中国在月球定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研发首台月壤打砖机 [1] 月壤制砖技术创新 - 采用聚光太阳能熔融月壤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月壤砖 密度和强度与地面红砖相当 [1] - 创新"工业向日葵"系统通过抛物面反射镜自动追踪阳光 柔性光纤传输聚焦光能至制砖区域 [3] - 蓝宝石光纤可承受1800度高温 确保能量传输稳定性和效率 [3] 技术跨越与工程实现 - 将地面聚光实验转化为月球建筑材料制造技术 实现从游戏到太空工程的跨越 [3] - 月壤制砖技术成熟应用巩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领先地位 [5] 国际反响与行业影响 - 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进步表示震惊和赞叹 [5] - 中美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存在巨大差距 美国官员言论间接印证中国工业实力 [5]
从“月壤砖”到“月球房”,还需这三步
科技日报· 2025-07-30 17:22
月壤打砖机技术突破 - 深空探测实验室成功研制首台月壤打砖机 利用聚光太阳能熔融重塑月壤 实现用月球土壤建设月球房屋的目标 [1] - 月壤打砖机又称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 通过抛物面反射镜实现3000倍以上太阳能聚光比 聚焦温度达1300℃以上熔化月壤 [4] - 制成月壤砖为100%原位资源无需添加剂 具备高强度致密化特性 可满足房屋建设、设备平台及路面基础设施需求 [4] 研发阶段与关键技术 - 研发历时约2年 经历方案论证、产品研制和工艺迭代三阶段 方案论证阶段确定菲涅尔透镜聚光及粉末烧结成型技术路线 [2] - 产品研制阶段突破能量高效传输技术 研制新型能量传输光纤束解决传输效率低易烧蚀问题 开发复合式月壤铺展机构实现均匀输运 [2] - 工艺迭代阶段针对月球不同区域月壤差异 配制多种模拟月壤开展反复试验 完成样机适应性改进 [3] 月球房屋建设路径 - 月面建设需克服高真空低重力环境 月壤砖需与刚性结构舱、柔性气囊舱结合使用 主要承担舱体表面防护功能 [5] - 实现月球建房需三步走:完成月壤砖制造及建筑构件搭建等技术验证 通过航天任务进行月面真实条件验证 研制承压舱段与机器人协同形成完整施工体系 [5][6] - 技术突破推动月球本土材料建房从科幻走向现实 月壤打砖机成为登月建房计划的首块基石 [6]
我国成功研制月壤打砖机 建造“月球房”还需哪几步?
科技日报· 2025-07-28 08:47
月壤打砖机研制背景 - 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未来可实现用月球土壤建设月球房屋 [1] - 该装置被称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由深空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发 [4] 研发过程与关键技术 - 研发历时约2年,经历了方案论证、产品研制和工艺迭代三个阶段 [2] - 方案论证阶段选择了菲涅尔透镜聚光、薄膜透镜聚光等聚光方式,采用粉末烧结和粉末床熔覆成型技术路线 [2] - 产品研制阶段攻克了能量高效汇聚传输和月壤致密化输运等关键技术 [2] - 研制新型能量传输光纤束,实现3000倍以上聚光太阳能传输 [2][4] - 工艺迭代阶段针对不同类型月壤(月海玄武质、高地斜长质、纯斜长岩等)进行反复试验 [3] 月壤砖特点 - 通过抛物面反射镜实现太阳能高倍汇聚,在光纤束末端产生3000倍以上的太阳能聚光比 [4] - 聚焦点温度可达1300℃以上,实现月壤融化 [4] - 制成的月壤砖为100%原位月壤资源,无需添加剂 [4] - 具备高强度、致密化特点,可用于房屋建设、设备平台、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 [4] 月球房屋建设后续步骤 - 需与刚性结构舱、柔性气囊舱等建造方式相结合 [5] - 分三步实现:关键技术攻关、月面真实条件验证、形成完整建筑施工体系 [5][6] - 具体包括:月壤砖制造、建筑构件搭建、建筑物结构评估等技术突破 [5] - 需研制可承受人居舱室气压的舱段,并与月壤打砖机、月面作业机器人协同工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