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

搜索文档
资源型城市孝义文旅转型的新探索
人民网· 2025-06-04 11:55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孝义市"万人旅行团"活动启动以来已接待近3000名团内游客中转留宿,单日接待量达160多位来自天津和河北邯郸的游客 [1] - "五一"假期期间全市开展134场文旅活动,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 [9] - 仁义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特色餐饮(如刀削面)、非遗表演(如皮影戏)和古村游览形成"白天有逛头,晚上有看头"的体验模式 [1][4][15] 转型战略与政策支持 - 2024年9月首届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确立"工业强市+文旅富民"双轨战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双向发力 [6][7] - 设立20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规划的入驻商户或企业提供前三年租金全免政策 [7] - 针对过夜游推出激励措施:对引客至孝义的旅行社和自驾车队给予奖励,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吃住在孝义"模式 [7]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通过常态化演出(如晋剧《三娘教子》)和群众海选节目(67%为本地居民参与)增强文化互动性 [4][5] - 非遗体验馆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半小时延长至1小时以上,带动剪纸、皮影等衍生品销售 [15] - 千年非遗技艺(如南曹村豆腐制作)通过游客亲手磨、煮、点等工序实现活态传承,形成差异化体验 [16][17] 服务质量提升举措 -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7] - 2024年定为"文旅服务提质年",重点提升公共服务、游客接待和环境保障三大能力 [10] - 文旅中心工作人员高频次走访景区,实时监测餐饮等配套服务运营情况(如仁义村餐馆单日售出三锅烩菜) [5]
用视频让中国非遗“活”起来,数百非遗传承人汇聚婺源
新浪财经· 2025-05-25 12:42
活动概述 -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于5月24日在江西婺源婺女洲度假区开幕,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上饶市政府及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共同主办,是国内首个"非遗传承人+多平台内容创作人"合作交流活动 [1][3] - 活动以"视界非遗创见未来——打造非遗传播新生态"为主题,汇聚数百位国家级与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及近百位青年创作人 [1][3] - 主办方强调视频是跨越地域限制、突破时间束缚的非遗传播核心载体,能通过动态叙事和感官沉浸激活非遗当代价值 [3][6] 平台合作与扶持计划 - 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博、红果六大平台被授予"促进非遗视频创作传播合作伙伴"称号,同步启动"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 [4][10] - 哺育行动首期入选214位非遗传承人和98位青年创作人,将通过流量扶持、政策支持及导师聘任机制搭建成长通道 [4][7] - 平台将提供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未来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并授予创作者荣誉称号 [7] 行业参与与资源整合 - 徐峥和李子柒获聘"非遗推广大使"及哺育行动总顾问,体现跨界资源整合 [6][8] - 江西鑫邦婺女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大会特别贡献表彰,地方政府获颁特别贡献纪念牌 [10] - 活动结合婺源徽州文化地标,打造包含六大活态展演区的"非遗打卡路线",汇集全国传统美食、音乐、戏剧等非遗项目 [16][18] 内容创作与传播创新 - 通过典型案例解析视频媒介的非遗传播密码,如李子柒田园美学、抖音"非遗江湖"等,展现影像对非遗价值的多元激活 [3] - 非遗表演融合现代技术,如《武韵峨眉》将传统武术与舞台技术结合,《伞影春畴》以油纸伞呈现江南匠心 [11][14] - 举办非遗视频创作大师课及"数字媒体时代的非遗传承与发展"论坛,探讨新媒体呈现方式 [19] 活动规模与影响 - 现场展演涵盖安塞腰鼓、彝族山歌、黄梅戏等30余种非遗项目,形成视觉、听觉、味觉多维度的文化盛宴 [1][16][18] - 设立"五好"非遗大集,集中展示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的非遗项目,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 [14][18] - 活动持续至5月26日,包含现场创作等系列活动,聚焦数字技术与青年力量推动非遗"破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