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放检验服务

搜索文档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机动车排放检验“预约指导服务”
南京日报· 2025-05-16 10:26
"您好,我们是环境执法人员,按照贵公司的'邀约式'执法申请,我们应邀来进行服务指导。"5月14 日上午,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的2名执法人员带着专业设备,走进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开展"邀约式"执法检查。 "日常检测车辆的相关过程数据、视频、照片,要安排专人进行复核。""感谢提醒。这方面我们做得 确实还不太到位,检测车辆多的时候会漏看。"执法人员来超峰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后,提出的管理 建议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认可。 "3个月后我们再来,有问题随时和我们联系。"近日,市执法局执法人员李红卫在完成一次环保检 查后,与某企业环保负责人约定好下次"上门"时间。原来,该企业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变动,迟 迟未能完成自主验收,向市执法局申请"邀约式"检查。该局组织业务骨干为企业"把脉问诊",梳理分析 设施工艺和流程,提出规范建议,并进行3个月观察。"点单式服务,执法原来也能这么'暖'。"该企业负 责人称赞道。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执法+服务"模式,通过采取"邀约式"执法,坚持执法与 服务相统一,主动引导促进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错,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可持 续发展。 据了 ...
九部门联手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
中国证券报· 2025-05-10 04:49
机动车环境监管政策 -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重点加强重型货车排放监管 [1] - 重型货车氮氧化物排放占机动车总排放量的80%,是城市PM2.5的首要贡献者,北京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占比超40% [2] - 政策通过改进监管机制解决环境污染和弄虚作假问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监管具体举措 - 将重型货车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对3.5吨以上排放稳定达标的柴油货车试行免检政策 [1][4] - 采用路检路查、入户抽查、遥感监测等方式加强重型货车污染排放监管 [2] - 严格检验机构准入和退出管理,规范维修机构行为,加强检验与维护闭环管理 [2] 排放源头管理 - 指导新车生产企业完善数据防篡改功能设计,对设计缺陷车辆实施召回 [3] - 利用补贴手段推动老旧车辆报废更新 [3] - 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3] 监管技术手段 -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精准识别违法线索,配强监管队伍和科技设备 [3] - 依托治超站、交通卡口等开展路检路查,运用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等技术筛查问题车辆 [4] - 重点查处"三不两改一黑"问题(不正常使用污染控制装置、擅自改装、冒黑烟等) [4] 差异化执法措施 - 对问题车辆给予整改机会,逾期未改或屡犯的列入重点管理清单 [4] - 初次违法且危害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不予行政处罚 [4] - 违法情节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将被取消检验资格 [4]
机动车检测造假,东莞一检测公司收费120元被罚1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5:55
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检测公司被通报处罚 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包括东莞市中元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内,该局共已立 案查处了3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其中2家已依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另外1家已送达《行政处 罚告知书》。 车辆排放明显黑烟,检测结果却为"合格" 根据通报,2025年2月19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网络系统,远 程调阅东莞市中元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硬盘录像机和中控室视频,发现其于2024年6月28日,对车牌 号码为粤BQOK30的车辆进行检验时,车辆排放出现目视可见黑烟,不符合《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 范》(HJ1237-2021)中"7.5检验过程中车辆排放出现目视可见黑烟或蓝烟,按GB18285和GB3847判定 外观检验不合格"的要求,却出具了合格的《在用车检验(测)报告》,检测费用为120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 权规定》的附件1《广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裁量表》第三章第二十三条§3.23,以及 《东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工作指引》,东莞市 ...
排放检验造假!江门20余家机动车检测公司被罚630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2 13:15
行业监管动态 -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自2024年底至2025年4月对超20家机动车检测公司处以罚款,总额超630万元,单家最高罚46.25万元,最低1.2125万元 [1] - 违规行为包括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报告,涉及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等区域 [1] - 专项整治覆盖全市117家检验机构和19家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站,18家机构因弄虚作假被立案调查 [2] 典型案例分析 - 鹤山市盛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使用OBD故障码屏蔽器帮助26辆车通过检测,被罚46.25万元并退还检测费用 [1] - 执法部门通过"大数据+线索"筛查锁定可疑机构,3家涉嫌犯罪的检测机构被公安部门收网,扣押OBD模拟器等作案工具 [3] 政策法规更新 - 生态环境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意见》,明确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情节严重"的5种情形,包括涉及10辆以上车辆或造成重大环境影响 [4] - 对情节严重者,生态环境部门将严格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将取消其检验资格 [4] 执法行动成效 - 江门市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强化震慑效应,推动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行业环境 [3] - 2024年10月启动专项整治方案,统筹推进排查并深入挖掘违法行为线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