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润苗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500亿社保母基金正式启航
FOFWEEKLY· 2025-11-21 17:40
文章核心观点 - 规模500亿的浙江社保科创母基金高效完成备案并正式启航,体现“浙江速度”,为创投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2][3][4][5] - 一级市场复苏态势明朗,LP出资意愿增强,江浙地区活跃度尤为亮眼,浙江成为机构LP出资最活跃的省份 [2][9] - 基金将构建覆盖“成果转化—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全链条的基金体系,投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重点产业,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 - 浙江创投生态活力持续迸发,杭州、宁波、嘉兴形成核心出资布局,并展现出“耐心资本”特质 [9][10][11] 浙江社保科创母基金详情 - 基金全称为浙江省社保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浙江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发起设立 [5] - 首期规模500亿元,通过下设母基金、并购基金、直投基金等分策略基金进行投资 [6] - 从宣布设立到完成备案全程用时不到20天,工商注册至备案历时仅2周,体现高效协同 [3][6] - 投资方向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 [6] - 力争年底前6支子基金全部设立、首投项目成功交割,实现运营“开门红” [7] 江浙地区创投市场活跃度 - 2025前三季度机构LP认缴出资规模约1.2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新备案基金3438只,同比上涨15.18% [9] - 浙江与江苏是整体活跃度最高的省份,省内形成多个城市活跃出资的局面 [9] - 9月份机构LP出资最活跃地区为浙江,省内杭州、宁波、嘉兴构成三大核心,贡献近七成出资 [9][10] - 杭州以42.5%的全省出资占比稳居核心,聚焦云计算、AI大模型与基因治疗三大领域 [10] - 宁波以13.4%的占比聚焦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与氢能技术,嘉兴以12.9%的占比定位承接上海、苏州产业外溢 [10] 浙江创投生态与“耐心资本” - 杭州润苗基金由杭州市政府直投,首期规模20亿元、存续期限长达20年,远超国内政府主导型早期科创基金通常的8至10年 [11] - 该基金运用“润苗基金雷达大模型”进行AI智能筛选,计划年均投资不少于100个项目 [11] - 围绕“杭州六小龙”等明星科技企业展开的份额争夺战引发关注,投资机构在浙江地区的出手节奏加快,尽调频率显著提升 [11] - 浙江的LP尝试跨区域合作拓展投资边界,例如嘉兴联动武汉、厦门等地参与高端制造业基金 [10]
杭州成立20亿「种子」基金
投资界· 2025-11-20 14:09
杭州润苗基金成立 - 杭州润苗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20亿元,由杭州市政府直投、杭州资本管理,存续期限长达20年,创下国内政府主导型早期科创基金的纪录[5][6] - 基金专注提供早期直接投资乃至"第一笔投资",着眼于创业"最初一公里"的现实困境,聚焦"投长期"和"投硬科技"[5][6] - 基金投资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企业设立不超过5年;人员规模不超过100人或估值在1亿元以内;产业方向契合杭州"296X"产业体系、"5+5+X"产业领域[6] 基金投资策略与运作机制 - 投资对象必须是处于技术研发或产品雏形阶段、开放融资在A轮之前的早期项目,单笔投资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且不控股,以"参股不控盘"的方式陪伴企业成长[6] - 基金引入外部专家参与投决,并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不以单一项目或年度表现作为绩效考核唯一依据,切实鼓励团队"敢于投早、愿意陪跑"[6] - 基金将强化与"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及社会投资机构的协同,构建"润苗基金、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矩阵接力投资"机制,为获得"第一笔投资"的企业铺平后续融资道路[7] 项目来源与量化目标 - 项目来源包括各部门、高校、院所、孵化器等推荐,"杭创E站"平台上"杭创分"较高的项目、各类大赛优胜团队乃至社会自荐项目,构建"多路汇聚、优中选优"的项目发现机制[7] - 杭州为"润苗计划"设立量化目标:到2027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好苗子"企业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同时培育"新雏鹰"企业300家、科技领军企业100家[7] - 润苗基金将面向全市3.4万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扶持6000家"种子"企业和每年遴选的1000家"好苗子"企业,基金年均投资超100个项目[8] 行业背景与各地举措 - 科创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死亡率、高资金需求、长投入周期的特性,90%以上的初创企业难以跨越从技术到产业化的鸿沟,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9] - 深圳在2018年设立全国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此后又设立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存续期进一步延长为15年[9] - 上海于2024年9月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鼓励投资处于概念验证、科研成果小试中试、科技企业初创阶段的硬科技项目[9] - 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首期投入5亿元,支持原创性强、技术潜力大、落地能力强的早期人工智能项目,系全国首个聚焦AI种子轮项目的国资基金[9]
杭州成立20亿「种子」基金
36氪· 2025-11-20 09:29
创投圈来了一股活水。 投资界-解码LP获悉,杭州润苗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20亿元,存续期限长达20年,将专注提供早期 直接投资乃至"第一笔投资"。 着眼于创业"最初一公里"的现实困境,我们看到各地政府开始发力种子基金。往早走,更早一些,这样 一幕影响深远。 存续期20年创下纪录 信息显示,该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由杭州市政府直投、杭州资本管理。聚焦"投长期"和"投硬科技", 其存续期限长达20年,创下国内政府主导型早期科创基金的纪录。 据悉,润苗基金投资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企业设立不超过5年;人员规模不超过100人或估值在1亿元 以内;产业方向契合杭州"296X"产业体系、"5+5+X"产业领域。 具体而言,投资对象必须是处于技术研发或产品雏形阶段、开放融资在A轮之前的早期项目。单笔投资 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且不控股,以"参股不控盘"的方式陪伴企业成长。 运作机制方面,基金引入外部专家参与投决,并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不以单一项目或年度表现 作为绩效考核唯一依据,切实鼓励团队"敢于投早、愿意陪跑"。 而在投资接力上,基金将强化与"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及社会投资机构的协同,构建"润苗基金、科 创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