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变流器
icon
搜索文档
风光储全景,阳光电源打造系统级构网技术新高地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9:13
文章核心观点 - 阳光电源的构网型技术通过院士及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望为行业树立技术标杆并引导良性发展 [2]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塑造差异化优势 在光伏储能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倡导不卷价格卷价值的理念 [10][11] 构网技术突破与优势 - 阳光电源形成以算法为核心、安全与能量管理为支撑、风光储应用为载体的构网系统 实现四位一体突破 [4] - 公司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 可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 ±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 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 [4] - 首创风光储全景构网 使吉瓦级风光储场站可全天候100%构网 解决弱网自稳定问题并提升经济性 [5] - 突破PCS构网桎梏 首次实现系统级构网 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和全链协同 实现更精准的能量响应和安全构网 [5] 全球项目实践验证 - 国内首台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在河北张北县通过实测验证 在不同电网条件下表现良好暂/稳态控制能力 [7] - 全球海拔最高光伏电站西藏才朋光储二期项目(海拔5228米)成功并网 验证构网型储能系统在严苛环境可靠性 [7] - 沙特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采用阳光电源系统并网成功 [7] - 在英国 公司多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系统秒级响应 瞬间输出占当时英国电网储能调频响应总功率10%的瞬时功率 助力电网频率5分钟内从49.3Hz恢复正常 [7] - 在澳大利亚 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构网储能电站在保证可调度性同时 具备系统强度支撑、频率支撑、惯量支撑等功能 [8] - 公司拥有全球电力电子设备及系统供应商中最大规模仿真实测平台以及最多国家和电网准入许可 [8]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构网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 [2] - 光伏行业面临价格压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10] - 储能系统价格下降明显 CNESA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0.5C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下降27% 0.25C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下降69% [10] - 阳光电源在行业低价竞争背景下 始终倡导不卷价格卷价值理念 通过技术创新将竞争维度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突破 [11]
风光储全景,阳光电源打造系统级构网技术新高地
中国能源网· 2025-10-13 15:57
技术鉴定与行业影响 - 公司《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学术鉴定,被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构网技术通过电网、电科院等专家评委集体鉴定,有望为行业树立技术标杆,引导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1] - 构网型技术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在提升电网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接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方面潜力巨大 [2]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围绕“构网算法、风光储系统方案、安全设计和能量管理”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以算法为核心、安全与能量管理为支撑、风光储应用为载体的构网系统 [2] - 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可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多次极端连续故障穿越不脱网 [2] - 首创风光储全景构网,使吉瓦级风光储场站可全天候100%构网,解决弱网自稳定问题,并通过多端口直流耦合提升系统级构网经济性 [3] - 突破PCS构网桎梏,首次实现系统级构网,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全链协同,避免储能拼装排异反应,并首创直流拉弧技术和热管理联动控制实现热失控预警 [3] 全球项目实践验证 - 公司构网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包括国内首台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在河北张北县通过实测验证,在强、弱、极弱电网条件下表现良好 [6] - 全球海拔最高(5228米)的光伏电站西藏才朋光储二期项目成功并网,验证了构网型储能系统在严苛环境下的可靠性 [6] - 在沙特,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并网成功 在英国,公司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系统秒级响应,瞬时输出功率占当时英国电网储能调频响应总功率10%,帮助电网频率5分钟内从49.3Hz恢复正常 [6] - 在澳大利亚,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构网储能电站在保证可调度性的同时,具备系统强度支撑、频率支撑、惯量支撑等功能备用 [6]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战略 - 光伏、储能等领域低价现象频发,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今年第一季度整体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8] - 今年上半年,0.5C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下降27%,0.25C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下降69% [8] - 公司倡导“不卷价格卷价值”理念,强调以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将竞争维度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突破 [9] - 公司在构网领域的技术跨越,被认为将以点带面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迭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