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SVG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江宁区:以“智”引领,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南京日报· 2025-06-13 08:39
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与增长 - 1—5月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产值达901 14亿元 同比增长11 2% [1] - 江宁区锚定2025年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五千亿级"目标 [1] -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已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多次获工信部"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认证 [6] 南瑞集团技术突破 - 南瑞持续推进构网型技术研究 覆盖五大产品线近20个子产品系列 [4] - 构网型技术可实现毫秒级高倍率短路电流支撑和零延时惯量响应 入选2024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4] - 该技术已在西藏建成我国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 提升当地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2 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7]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 构网型技术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7] - 技术延伸至工业园区、海岛微网等场景 形成"源网储直"协同控制解决方案 [7] -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南自自动化开发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9][11] 人工智能赋能电力系统 - "华电睿智"产品运用学习预测、视觉分析技术 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及监视 [11] -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应用于多个工业控制领域 [11] - 公司打造学习预测、视觉感知、分析决策三大AI能力体系 覆盖新能源基地、智能运维等场景 [13]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江宁区已集聚25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7家上市公司 智能控制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6] - 2025年目标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建成"三站三中心"超百个 [13] - 2024年江宁区14个智能电网市级"双百"项目中 亿元以上项目占13个 [15]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致公党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需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1] - 国家电网南瑞集团支撑建设的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为西藏提升约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约2.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2] - 南瑞集团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重大示范工程中应用构网型柔直装备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提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中国方案" [2] - 南瑞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核心技术、装备的国际领先和自主可控 部分创新已成为全球行业标准 [2] 企业创新成果与投入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验证"三级研发体系 每年技术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 [3] - 江苏省2024年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二位 培育1700余家未来产业高成长性企业 推动4家企业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 [2] - 希迪智驾研发人员占比近60% 专利申请530余件 授权专利320余件 [5]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富镍固态电池用三元材料 预计今年进入量产阶段 [7] 创新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湖南省累计布局创新平台1063家 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80家 支持高校联系校企合作单位1282家 布局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40家 [3]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42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成功对接千余项企业技术难题 [7] - 中以常州创新园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288家 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60个 [7] 现存问题与挑战 -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表示国内工业母机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正在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工业母机 [4] - 高校院所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关注不够 创新平台中企业参与度不高 企业高层次人才储备薄弱 [4] - 希迪智驾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问题 金融服务支持与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特点不适配 [5] - 高校科研立项与企业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外资企业在长沙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总部极少 科技金融结合不紧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