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技术

搜索文档
南京江宁区:以“智”引领,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南京日报· 2025-06-13 08:39
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与增长 - 1—5月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产值达901 14亿元 同比增长11 2% [1] - 江宁区锚定2025年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五千亿级"目标 [1] -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已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多次获工信部"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认证 [6] 南瑞集团技术突破 - 南瑞持续推进构网型技术研究 覆盖五大产品线近20个子产品系列 [4] - 构网型技术可实现毫秒级高倍率短路电流支撑和零延时惯量响应 入选2024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4] - 该技术已在西藏建成我国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 提升当地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2 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7]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 构网型技术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7] - 技术延伸至工业园区、海岛微网等场景 形成"源网储直"协同控制解决方案 [7] -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南自自动化开发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9][11] 人工智能赋能电力系统 - "华电睿智"产品运用学习预测、视觉分析技术 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及监视 [11] -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应用于多个工业控制领域 [11] - 公司打造学习预测、视觉感知、分析决策三大AI能力体系 覆盖新能源基地、智能运维等场景 [13]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江宁区已集聚25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7家上市公司 智能控制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6] - 2025年目标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建成"三站三中心"超百个 [13] - 2024年江宁区14个智能电网市级"双百"项目中 亿元以上项目占13个 [15]
帮主郑重解读:新型电力系统首批试点启动,20股获机构扎堆关注的掘金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05 09:47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启动 - 国家能源局启动第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聚焦七个方向: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 [3] - 虚拟电厂成为最受关注方向,A股相关概念股66只,5月以来平均涨幅3.43%,其中纬德信息涨幅56%,银河电子涨23.5%,朗新集团涨20%+ [3] - 试点旨在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电网智能化升级需求,适应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占比提升的挑战 [3] 虚拟电厂领域表现 - 26只虚拟电厂概念股获杠杆资金加仓,上海电气、国电南瑞、中恒电气5月以来融资净买入均超1亿元 [4] - 20只股票获5家以上机构关注,其中许继电气获24家机构评级,国能日新22家,华电国际18家 [4] - 机构预测朗新集团、软通动力、艾罗能源2025年归母净利润可能翻倍或扭亏为盈 [4] 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 构网型技术可使新能源发电更稳定,相关设备商存在机会 [4] - 虚拟电厂依赖软件和算法调度资源,电力信息化和储能管理公司如朗新集团(电力交易平台)、软通动力(能源数字化)值得关注 [4] - 算力与电力协同方向需要大数据和AI优化电力调度,电力和算力双概念公司可能受资金青睐 [4] 行业龙头公司优势 - 国电南瑞作为电网自动化龙头,其调度系统对虚拟电厂建设至关重要 [5] - 许继电气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具有优势,与大规模新能源外送试点高度相关 [5] - 行业预计到2030年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投资规模可能超万亿元 [5]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双碳目标下的必经之路,旨在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问题 [5] - 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机会,包括上游设备供应商、中游系统集成商和下游运营服务商 [5] - 具有技术壁垒和订单放量能力的公司在中长期更具投资价值 [5]
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9:2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总体要求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方向,依托典型项目和城市开展单一方向及多方向综合试点,探索新技术、新模式 [2] - 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 [2] -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适宜方向,合理确定试点规模和范围 [2] -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2] - 做好试点项目的申报优选、组织实施、效果评估、推广应用等全过程管理 [2] 试点方向具体内容 构网型技术 - 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 [3] - 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提升新能源接网与送出能力 [3] - 在电网结构薄弱地区、孤岛运行系统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 [3]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 重点在保供偏紧或消纳压力较大地区新建或改造新能源电站 [3] - 通过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运行等提升系统友好性能,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 [3] - 电站与调度机构签订协同调度协议,明确协同调度运行方式及纳入电力平衡的可靠容量、支撑时长 [3] - 优先建设或改造新能源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 [3] 智能微电网 - 选择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依托负荷侧资源灵活调控、源网荷储组网与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 [4] - 提高智能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 [4] - 明确与大电网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界面,以及调度控制、交互运行、调节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4] 算力与电力协同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4] -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4]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算力负荷柔性控制、智能化调度等技术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4]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 虚拟电厂 - 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等场景新建或改造虚拟电厂 [5] -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负荷侧资源并协同优化控制发挥灵活调节能力 [5] - 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等获取收益 [5]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 重点聚焦西北地区"沙戈荒"基地、西南地区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需求 [5] - 通过合理配置送端配套电源类型规模,优化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 - 采用电源一体化协同控制、柔性直流、多源自适应换相直流等先进技术 [5] - 提高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和灵活控制水平,提升输电通道输送绿电占比 [5] 新一代煤电 - 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6] - 清洁降碳方面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CCUS等措施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 [6] - 高效调节能力提升方面满足所有技术指标要求,重点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 [6] 试点组织实施 - 申报单一方向试点的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总部组织报送 [7] - 申报综合试点的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地级市能源主管部门形成综合试点方案 [7] - 申报项目建设或改造开工时间须在2024年8月之后 [7] - 国家能源局制定试点评审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审 [8] - 试点确定后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开展建设或改造工作 [9] -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9] 支持政策 - 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10] - 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 [10]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10] - 支持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10]
河北冀中新能源2025年第一批用户侧储能电池设备招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2-28 11:57
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项目招标 - 2025年第一批用户侧储能电池设备购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储能系统并网电压等级为6kV或10kV,直流按1500V设计,电池舱冷却方式为液冷方案,可接受电网调度,参与调峰调频服务,运行方式按要求执行 [1] - 招标范围包括储能系统所需全套设备供货、交货、安装调试、技术服务、质保服务等,需满足电网及能源管理部门验收标准 [2][3] - 储能系统集成商资质要求为四大部件中至少两项自有品牌并提供证明,采用单体容量314Ah及以上磷酸铁锂电芯 [4] - 业绩要求为2023年1月至今累计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供货业绩≥1GWH,同类型储能电池累计1GWH及以上,PCS厂家2023年1月至今累计300MW及以上供货业绩并提供证明 [5] -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于2025 - 02 - 28 09:00至2025 - 03 - 10 17:00在冀中能源集团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下载招标文件 [6]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 -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800 + 头部企业参展,500 + 新品发布,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7] - 同期规划40 + 主题论坛,邀请400 + 核心政策制定者等、100 + 国际合作单位共谋储能发展新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