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直流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特高压展望专家交流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特高压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特高压线路利用率与招标计划** - 观点:已建成特高压线路利用率低于预期,电网公司投资动力不足,但 2025 年下半年仍有招标计划 [1][3] - 论据:许多直流通道利用率不足 50%,远低于 4500 小时,输电价格难提高,投资回报受限;2025 年下半年预计有三条特高压线路招标,6 月已核准藏东南送粤港澳大湾区和蒙西到京津冀两条直流线路 [1][3] 2. **柔性直流技术应用及优势** - 观点:柔性直流技术在风光大基地应用增多,有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等优势 [1][4] - 论据:常规长池输电中火电占比高,不符合受端对清洁能源需求;柔性直流技术能适应新能源波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1][4] 3. **区域间异步互联意义** - 观点:区域间异步互联增强区域协同,提升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 [6] - 论据:如闽赣、皖鄂、湘粤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平衡,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基础,助于新能源消纳及传输 [6] 4. **新能源与水电关系及外送规划** - 观点:新能源与水电脱钩不可行,可按规划容量考虑外送规模 [8] - 论据:可按配比保证水电竞争捆绑西北风光实现外送;“十五五”有超 150GW 外送计划,配套水电竞争完成外送 [2][8] 5. **海上风电发展挑战** - 观点:海上风电面临高成本和碳排放挑战,未来可能减缓 [2][9] - 论据:深远海开发成本高,每千瓦时造价超 10 元;传统火电比例大,碳排放增加与绿色能源初衷相悖;国家支持水电和海上新能源开发资金有限 [2][9] 6. **输电技术对比及特高压项目发展方向** - 观点:柔性直流输电造价高、损耗大,未来特高压项目将减少其使用,更多采用长值方案 [2][11][12] - 论据:长值适用于点对点传输,成本低且稳定性高;提高交流网坚强度可降低对换线失败担忧 [2][11][12] 7. **特高压项目开工数量预测** - 观点:“十五五”期间预计每年约 4 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和 2 - 3 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开工 [14] - 论据:国家协调加快建设外送通道,项目可解决新能源输送问题,完善电力市场,促进互联互通 [14] 8. **背靠背直流项目情况** - 观点:背靠背直流项目从 2025 年开始每年会逐步推进,典型项目投资约 30 亿 [15][16] - 论据:华东、华中等地区上网标杆电价差异小,建设需求取决于电量平衡;典型项目含两座换流站,包括相关设备投资 [15][16] 9. **电网建设方向转变** - 观点:未来将从主网投建转向配网投建 [2][20] - 论据:主网投建“十五五”达高潮,配网投建欠账多,需核定输配电价,让市场化主体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2][20] 10. **电力市场化改革及交易相关** - 观点:配网投建滞后影响市场化改革,需核定输配电价等措施推进 [21][23] - 论据:采集监控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交叉补贴问题影响增量配电网投资经济性;136 号文等推动输配电价改革和源网荷储建设 [21][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 年五六月份投运了陇东到山东、哈密到重庆、京上到湖北以及宁夏到湖北等线路,后续可能批复达拉特到蒙西、川西等区域新线路 [3][5] 2. 云南送广东地区增量受云南自身用电量提升约束;雅中到江西直流线路受地方政府推动建设,但落地后利用率低 [7] 3. 136 号文发布前新能源消纳受限,推进了四川和云南等地火电建设,云南火力发电厂利用小时数显著提升 [1][7] 4. 国家重新审视西南水电资源,如雅江下游墨脱水电站,容量巨大,需外送至东部、南部、中部地区替代火电 [1][7] 5. 国网在西北和内蒙地区集中招标 500 千伏和 750 千伏主网交流设备,满足清洁能源外送及自身供需平衡,考虑设备供应商情况确保建设时序合理 [19] 6. GIL 技术适用于特定环境,雅砻江水电站及浙江环网使用该技术推广需分析地理、技术和经济因素;在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钢铁厂和石化厂有不同应用场景 [24][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