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棒子面
icon
搜索文档
《京西古城村风情图》:京西古城村旧貌画间永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1 01:11
京西古城村历史与文化 - 京西古城村位于长安街西端石景山脚下,诞生于明代永乐年间,村民以拉骆驼运煤、种地、铁厂做工为生,以民间花会活动闻名[2] - 古城村"秉心圣会"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京西民俗文化的代表[2] - 古城村花会始于明代"秉心圣会",盛于清,表演形式为"花十档",包括高跷秧歌、耍石锁、耍狮子等,兴盛时有数百人参与[4][5] - "秉心圣会"在清朝康熙年间就著称于京师,民国《妙峰山志》明确记载其为表演最好的花会队伍[5] - 花会成为村民团结凝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寄托,京西民谣显示古城村花会表演水平远超周边村落[6] 古城村经济与产业 - 民国时期几乎家家养骆驼搞运输,兴盛时全村有骆驼2500多头,为京城输送煤炭、皮货和小百货[7] - 村中驮户通过研究煤性建立专业优势,如为"东来顺"专供油性大、好烧不出烟的煤,带动全村驮户致富[7] - 万盛涌杂粮店以面粉和棒子面质量优异闻名京西,面粉爽滑筋道,棒子面配方独特,成为区域知名品牌[8][9] - 店铺经营扩展至油盐酱醋和咸菜制作,年产量达十几大缸,曾是村民自豪的大型买卖[9] 古城村建筑与地标 - 村西口大影壁高4米多、长30米,是标志性建筑,具有镇邪功能,面东佛龛可容纳三个孩子[9] - 影壁承载村民生活记忆,是"接三送三"仪式的举行场所[9] - 村主干道东西走向,沿街分布老树、公众活动场所及各类生活器物如磨盘、驴车等[9] 古城村保护与传承 - 2005年因城市规划面临拆迁,何大齐应村长邀请绘制7米长卷记录村貌[3][10] - 画作采用白描技法,完整呈现村容村貌、村民日常生活及"秉心圣会"等民俗活动[4][10] - 作品获得村民广泛认可,虽村落消失但通过画卷保留了民俗特色和文化记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