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战机

搜索文档
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投资价值分析: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军工行业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 2025-07-09 22:13
任瞳 S1090519080004 rentong@cmschina.com.cn 刘凯 S1090524120001 liukai11@ cmschina.com.cn 杨航 S1090523010004 yanghang4@cmschina.com.cn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多重因素共振下的军工行业投资机会 ——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 ETF 投资价值分析 在军工主题行业近段时间火热的背后,除了有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阅兵情绪催 化,还叠加了十四五顺利收官的要求以及十五五规划即将出台的预期,更加是 国内外军工需求持续提升、行业新域新质发展亮点不断等多重因素共振下的结 果,未来行业超额收益或将持续 。 天弘国证航天航空行业 ETF (159241.OF),作为高纯度、高弹性的军工细分板块投资工具,一键布局军 工板块核心资产,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产品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新发基金无历史业绩可参考。 证券研究报告 | 金融工程 2025 年 7 月 9 日 专题报告 ❑ 我国近年军费支出增速保持增长,已连续三年维持 7.2%,奠定 ...
俄罗斯之于中国最大帮助,是让西方误判的中国军工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6-01 17:56
中国军工技术发展 - 中国第六代战机已实现双机型首飞,海军新型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批量下水,综合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6] - 中国军工从依赖苏联技术转向自主创新,在全球舞台占据重要地位 [6] - 中国战机年产量达240架,远超美国的150架和俄罗斯的不到80架 [17] 中俄军贸合作与西方误判 - 1990年代至2015年,中国海陆空三军80%武器装备源自俄罗斯,导致西方认为中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8] - 西方误判中国军工为"引进-仿制-升级"模式,忽视其自主创新和"魔改"能力 [12] - 俄罗斯持续技术输出为西方偏见提供"证据",即便中国在量子雷达、电磁弹射等领域取得突破仍被视为"苏联遗产改进" [9] 中国军工技术突破 - 中国在苏27基础上改进气动布局,结合国产相控阵雷达与霹雳15导弹,研发性能超越苏35S的歼11B战机 [12] - 红旗16B系统拦截率从40%提升至92%,完全兼容国产舰载垂直发射系统 [12] - 东风17导弹突破音速20倍,直接废除萨德系统 [14] 技术跨界与体系创新 - 中国利用高铁永磁电机提升潜艇静音性能,手机纳米镀膜技术强化歼20隐身涂层,5G基站技术催生量子雷达 [15] - "卫士2D火箭炮"改进为"北斗导航精确打击系统",突破苏联"大炮兵主义"限制 [14] - 军民融合带来规模化优势,无人机生产线可迅速转为导弹生产线,汽车工厂可转换为装甲车生产基地 [17] 俄罗斯与西方的认知偏差 - 俄罗斯过度依赖苏联遗产,未能及时意识到中国军工崛起,仍以"技术输出方"自居 [18] - 美国情报依赖二手俄方信息,将中俄视为"威胁同盟",忽视中国军工快速崛起 [21] - 俄罗斯S400系统在叙利亚被以色列F35突破,而中国通过超真实模拟测试超越俄罗斯技术水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