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搜索文档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 去年综合治理面积5257平方公里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水土保持现状与成果 - 2024年四川省水土保持率达79 34% 较2023年持续提升 [1][2] - 202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61 65平方公里 综合治理面积达5257 62平方公里 [1] -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面积1615 96平方公里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5条 [1]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进展 - 已初步确定在8个县(市 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工作 2024年将推进更多交易达成 [1][2] -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79%以上 2035年目标为83%以上 [2] 未来挑战与防治任务 - 尽管2024年水土保持率已达79 34% 但剩余治理区域多为"硬骨头" 防治任务仍繁重 [2] - 水土流失治理需持续开展 否则成果可能逆转 全省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的现状未根本改变 [2]
12.1亿元!江苏完成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4:16
交易概况 - 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2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权以12.1亿元成交,创下"全国单笔最大、淮河流域江苏首单"纪录 [1] - 赣榆区水利局向赣榆农发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让81座水库水体及周边生态廊道30年经营权 [1] - 交易资金将按年度拨付至赣榆区水利局,用于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的运维和监督管理,形成"治理—转化—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 [1] 交易细节 - 受让方计划对相关水库进行生态化现代化改造,打造"生态渔业+生态文旅"二次开发模式,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 [1] - 交易确保经济效益持续反哺水利和水土保持事业,实现增效益和稳生态的统一 [1]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背景 -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指通过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的供给与服务 [2] - 赣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81座大中小型水库及成熟水网水系,持续投入水土保持工程,2014年以来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投入9418.43万元 [2] - 已形成80个水土保持小流域格局,建立"水源涵养+红色文旅+生态宜居+现代农业"治理机制 [2] 政策与实践意义 - 交易是落实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具体实践 [3] -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库运营管理,提升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3] - 交易为全国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连云港案例" [3]
全国单笔金额最大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落地连云港
新华日报· 2025-05-25 05:25
交易概况 - 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2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30年经营权以12.1亿元成交 [1] - 这是淮河流域江苏段首单生态产品经营权交易,采用"整体打包"模式统一规划25个西部山区小流域 [1] - 交易前完成小流域价值核算、第三方评估、公开挂牌等规范流程 [1] 交易模式创新 - 25个小流域协同治理打破碎片化局限,30年经营权确保企业长期投入 [1] - 整合物质供给、生态调节和文化服务功能,构建复合型收益模型 [1] - 交易金额将按年度拨付至赣榆区水利局,用于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 [2] 后续开发计划 - 受让方赣榆农发集团计划对相关水库进行生态化现代化改造 [2] - 打造"生态渔业+生态文旅"的二次开发模式,进一步释放生态产品潜力 [2] 区域生态治理基础 - 赣榆区2014年以来在国家水土保持工程上累计投入9418.43万元 [2] - 治理覆盖全区80个小流域,形成"水源涵养+红色文旅+生态宜居+现代农业"的立体治理体系 [2]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群众建成大批水利设施,为生态治理奠定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