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韵苏米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持续推进“水韵苏米”品牌建设 绘就田园丰饶极美画卷
新华日报· 2025-08-13 05:37
品牌建设与产业规模 - 江苏重点打造省域稻米公用品牌"水韵苏米" 以品质和文化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1] - 自2017年启动品牌建设以来 建成220万亩优质稻订单基地 带动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从800万亩增至1900万亩 [1] - 优质稻谷收购价较普通稻谷高出0.1-0.5元/斤 每年促进农民增收超12亿元 [1] 市场认可与品牌成就 - 品牌连续六年获评"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被列为全国粮油区域公用品牌典型案例 [1] - 产品畅销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等地 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企业梯队与运营模式 - 首批8家领军企业包括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 南京晶健米业 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等 [1] - 企业通过统一良种 统一技术 统一标准的基地化运作确保品质稳定 [1] - 采用数字化营销与文化赋能 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推动产品消费 [1] 创新业态与技术应用 - 第二批8家企业聚焦新兴业态与产业融合 包括江南米道探索低GI健康主食研发 [2] - 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布局全国原粮基地 射阳大米集团构建区块链溯源体系 [2] - 通过深加工 文旅结合及智能技术推动一二三产联动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在政策支持与行业协同下 品牌助力江苏向粮食产业强省迈进 [2] - 为中国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苏方案 [2]
江苏“稻强米弱”,破局路在何方
新华日报· 2025-06-09 06:08
江苏大米品牌发展现状 - 江苏作为水稻生产大省,总种植面积3300万亩位列全国第六,年产量约200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单产全国第一[4] - 存在"稻强米弱"现象,品牌影响力落后于东北大米,消费者认知度较低[4] - 2017年起系统打造"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已连续6年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6] -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省域"水韵苏米"、市域"金陵味稻"、县域兴化大米、镇级淮安岔河大米等[3] 品牌建设成效 - 溧阳岁丰农业采用南粳46稻种,最高亩产809.9公斤,稻米食味值达91分[1] - 射阳大米品牌价值达357.21亿元,2024年销售量突破100万吨,三业总产值超百亿[2] - 南粳系列粳稻在江苏推广超1300万亩,南粳9108连续9年超500万亩成为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5] - 56家核心企业和15家领军企业获授权使用"水韵苏米"商标,年生产能力超600万吨[6]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 建立全国首个粮食全产业链省域团体标准和"三品一标"示范基地标准[4][5] - 建成1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总面积27951亩,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等标准化生产[5][8] - 研发南粳系列兼具北方米韧性和南方米软糯特性,直链淀粉含量约10%形成差异化优势[7] - 射阳大米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并建立自有种子研发基地[9]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溧阳合作社大米订单价1.72元/斤比市场价高0.42元,亩均综合效益增加约500元,2023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1] - 射阳大米协会78家会员年加工能力250万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年均增收20%以上[2] - 南粳9108收购价1.5元/斤比普通米高0.2元,南粳46达1.6元/斤,但超市售价仍低于东北大米0.5-1元/斤[6] 未来发展重点 - 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当前苏南苏中优质品种比例70-80%,淮北地区仍有提升空间[8] - 加强市场推广,通过评比活动、线上线下渠道提升长三角市场占有率[10] - 持续选育优质品种,健全全产业链标准,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文化建设[10] - 强化示范基地动态管理,实施年度考察和定期培训确保品质稳定[8]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6-03 07:06
区域协调发展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快速新通道,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 - 中铁一局将优质高效建好国内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打造长三角铁路精品示范线 [2] - 南京海关推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在苏州启用,联合开通多条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江苏产研院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创新资源"桥头堡"的作用 [3] - 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联合开展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 [3] - 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推动"江苏智造"与"柬埔寨需求"双向奔赴 [4] 民生与对外合作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将推动苏伊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示范性产业合作项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 [4] - 中江国际集团推进巴新莫罗贝省芬莎芬乡村供水项目,首个村庄供水工程竣工并实现全面供水 [5] - 中江国际集团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古晋低碳枢纽"项目,共建国际示范级低碳工业园区 [5] 粮食安全与金融稳定 -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粮食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储备体系,支持"水韵苏米"等粮食品牌建设 [6] - 江苏省委金融办将"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6] 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 - 无锡水利系统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任务425万立方米,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和治理,深化13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治理 [7] - 江苏省港口集团建立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三大数据库,推动新安健环管理数字系统全面上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