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苏米
搜索文档
杭州将办一场“饭碗”盛会
杭州日报· 2025-10-29 11:06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主题为“粮安天下 智链未来”,聚焦粮食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总展出面积约4万平方米,规划6大展区,吸引近700家企业参展,预计观展人数突破3万人 [1] 参展阵容与展会亮点 - 浙江、黑龙江、山东等22个省份组团参展,中粮集团、象屿集团等龙头企业携知名区域品牌亮相 [2] - 展会突出全产业链多维度展示,满足“展示、交易、体验”多元需求 [2] - 集中展示无人化仓储设备、AI辅助种植系统等新质生产力技术,推动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 - 开展现场签约、商务对接会等活动,突出交流合作驱动产业生态建设 [2] 杭州粮食产业经验 - 杭州致力于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双百万吨级”的粮食储备与流通体系 [3] - 打造世界最大的地下恒温粮食储备洞库和华东地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仁和粮食储备库 [3] - 打造覆盖浙江、辐射全国、年交易量超400万吨的线上“云仓”和线下市场 [3] - 在国内率先配置移动式稻麦加工能力,实现粮食应急保障机器换人、快速响应 [3] - 杭州将推广“未来粮仓”、“数字收购”、“绿色储粮”等先进经验,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4]
人多地少为何还能年净调出40亿斤粮?
新华日报· 2025-10-16 08:09
粮食购销体系 - 近三年全省粮食年收购量保持在550亿斤左右,2024年小麦收购量位居全国第四,稻谷收购量跃居全国第二 [2] - 运用粮食共同担保基金并发挥国企主渠道作用,带动多元经营主体入市,同时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华东的市场网络以优化收购服务 [2] - 各级成品粮油储备实物库存比例保持在90%以上,引导198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储备,形成政府与企业储备互补格局 [3] 仓储设施与能力 - 全省完好粮食仓容达4900万吨,油罐罐容444万吨,粮库烘干设备2445台(套),粮食烘干能力达15.8万吨/天 [4] - 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90.4%,机械化程度高的立筒仓、浅圆仓占比近20%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40.93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196.07亿元,新增粮食仓容800万吨 [5] 粮食物流网络 - 江苏承载全国约10%的粮食流通量,已建成粮食专用码头泊位60个、铁路专用线7655米 [5][6] - 培育苏州、连云港、盐城、泰州4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推进13个粮食物流关键节点承载城市建设 [6] - 沿长江通道港口粮食年吞吐量达7060万吨,沿海通道港口粮食年吞吐量达1072万吨 [6] 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 - 研发“六面主动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成立行业内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粮食科技创新研究院 [7][9] - 打造“水韵苏米”公用品牌,认定核心企业56家,年销售收入超150亿元,年产值占全省大米加工业总产值超40% [9] - 全省优质食味稻种植面积从800万亩增至1900万亩,每年带动优质优价收购超100亿斤,促进农民增收超12亿元 [9] 产业规模与发展 - 全省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10] - 食用植物油年精炼能力与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物流产业园建设领跑全国 [9] - 泰州市打造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港、泰兴为中心的油脂加工集群等特色产业格局 [10]
江苏持续推进“水韵苏米”品牌建设 绘就田园丰饶极美画卷
新华日报· 2025-08-13 05:37
品牌建设与产业规模 - 江苏重点打造省域稻米公用品牌"水韵苏米" 以品质和文化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1] - 自2017年启动品牌建设以来 建成220万亩优质稻订单基地 带动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从800万亩增至1900万亩 [1] - 优质稻谷收购价较普通稻谷高出0.1-0.5元/斤 每年促进农民增收超12亿元 [1] 市场认可与品牌成就 - 品牌连续六年获评"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被列为全国粮油区域公用品牌典型案例 [1] - 产品畅销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等地 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企业梯队与运营模式 - 首批8家领军企业包括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 南京晶健米业 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等 [1] - 企业通过统一良种 统一技术 统一标准的基地化运作确保品质稳定 [1] - 采用数字化营销与文化赋能 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推动产品消费 [1] 创新业态与技术应用 - 第二批8家企业聚焦新兴业态与产业融合 包括江南米道探索低GI健康主食研发 [2] - 江苏光明天成米业布局全国原粮基地 射阳大米集团构建区块链溯源体系 [2] - 通过深加工 文旅结合及智能技术推动一二三产联动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在政策支持与行业协同下 品牌助力江苏向粮食产业强省迈进 [2] - 为中国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苏方案 [2]
江苏“稻强米弱”,破局路在何方
新华日报· 2025-06-09 06:08
江苏大米品牌发展现状 - 江苏作为水稻生产大省,总种植面积3300万亩位列全国第六,年产量约200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单产全国第一[4] - 存在"稻强米弱"现象,品牌影响力落后于东北大米,消费者认知度较低[4] - 2017年起系统打造"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已连续6年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6] -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省域"水韵苏米"、市域"金陵味稻"、县域兴化大米、镇级淮安岔河大米等[3] 品牌建设成效 - 溧阳岁丰农业采用南粳46稻种,最高亩产809.9公斤,稻米食味值达91分[1] - 射阳大米品牌价值达357.21亿元,2024年销售量突破100万吨,三业总产值超百亿[2] - 南粳系列粳稻在江苏推广超1300万亩,南粳9108连续9年超500万亩成为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5] - 56家核心企业和15家领军企业获授权使用"水韵苏米"商标,年生产能力超600万吨[6]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 建立全国首个粮食全产业链省域团体标准和"三品一标"示范基地标准[4][5] - 建成1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总面积27951亩,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等标准化生产[5][8] - 研发南粳系列兼具北方米韧性和南方米软糯特性,直链淀粉含量约10%形成差异化优势[7] - 射阳大米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并建立自有种子研发基地[9]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溧阳合作社大米订单价1.72元/斤比市场价高0.42元,亩均综合效益增加约500元,2023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1] - 射阳大米协会78家会员年加工能力250万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年均增收20%以上[2] - 南粳9108收购价1.5元/斤比普通米高0.2元,南粳46达1.6元/斤,但超市售价仍低于东北大米0.5-1元/斤[6] 未来发展重点 - 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当前苏南苏中优质品种比例70-80%,淮北地区仍有提升空间[8] - 加强市场推广,通过评比活动、线上线下渠道提升长三角市场占有率[10] - 持续选育优质品种,健全全产业链标准,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文化建设[10] - 强化示范基地动态管理,实施年度考察和定期培训确保品质稳定[8]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6-03 07:06
区域协调发展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快速新通道,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 - 中铁一局将优质高效建好国内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打造长三角铁路精品示范线 [2] - 南京海关推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在苏州启用,联合开通多条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江苏产研院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创新资源"桥头堡"的作用 [3] - 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联合开展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 [3] - 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推动"江苏智造"与"柬埔寨需求"双向奔赴 [4] 民生与对外合作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将推动苏伊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示范性产业合作项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 [4] - 中江国际集团推进巴新莫罗贝省芬莎芬乡村供水项目,首个村庄供水工程竣工并实现全面供水 [5] - 中江国际集团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古晋低碳枢纽"项目,共建国际示范级低碳工业园区 [5] 粮食安全与金融稳定 -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粮食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储备体系,支持"水韵苏米"等粮食品牌建设 [6] - 江苏省委金融办将"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6] 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 - 无锡水利系统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任务425万立方米,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和治理,深化13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治理 [7] - 江苏省港口集团建立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三大数据库,推动新安健环管理数字系统全面上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