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产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央视记者探访丨美宾州一工厂爆炸致2死 此前有多次事故记录
央视新闻· 2025-08-13 10:21
爆炸事件概况 - 美国钢铁公司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工厂发生爆炸 造成2人死亡 [1] - 爆炸产生巨大声响和浓烟 附近几公里内民众均感受到冲击 [2] - 工厂现场有明显烧焦痕迹 消防部门仍在清理 情况已稳定 [2] 工厂背景与历史问题 - 涉事工厂是北美最大焦化厂 雇佣约上千名工人 [4] - 该工厂曾在2009年和2010年发生爆炸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 [4] - 工厂长期存在污染问题 安全与监管欠缺问题持续存在 [4][5] 事故影响与居民反应 - 爆炸冲击波导致附近房屋出现裂缝等结构性损坏 [6][8] - 当地居民反映工厂每隔几个月就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8] - 居民女儿表示2023年该工厂已发生4次安全事故 [8] 调查与舆论压力 - 州政府要求美国钢铁公司协助调查爆炸原因 [4] - 当地工会和环保组织呼吁全面调查并评估工厂运营资格 [5] - 居民质疑企业隐瞒事故真相的历史行为 [10][12] 社区安全担忧 - 居民担忧化工厂与居民区过近带来的化学污染风险 [14] - 社区要求制定有效措施避免类似安全事故重演 [12][14]
中国黄金最新公告:涉事矿业公司已停产
观察者网· 2025-07-24 22:34
公司动态 -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 公司将积极推动善后工作 [1] - 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 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 事故调查 - 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 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 [3] - 涉事企业2月份对格栅板进行过局部更换 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 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 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 [3] - 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 [3] 善后处理 - 企业与学校已同6名遇难学生家属全部取得联系 正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生产安全事故赔偿办法》协商赔偿 [3] - 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 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 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 [3]
6名985大学生瞬间殒命:不仅仅是溺亡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21:13
事故概述 -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遇难 1名老师受伤 [1][2]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级调查 涉事车间停产整顿 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等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16] 涉事企业及项目背景 -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是中国黄金集团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 也是集团首个大型有色金属项目 [3] - 内蒙古矿业2024年营业收入59.1亿元 净利润22.8亿元 [3] - 企业公众号曾描述浮选槽作业环境恶劣 槽深6米 需穿戴防化服 每10分钟轮换 检查清理需4小时 [4][5] 浮选槽危险性分析 - 浮选槽矿浆由矿石粉末 水与化学药剂混合而成 密度高 黏稠如泥浆 含氢氧化钠等强碱腐蚀性药剂 [6] - 人体坠入后迅速沉底 矿浆堵塞呼吸道 化学药剂灼伤呼吸道和肺部 高速叶轮可能造成肢体骨折 [6] - 企业称浮选槽矿浆pH值8~9 温度30℃~40℃ 不存在强酸强碱和高温 [6] 事故原因调查 - 直接原因为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1.2m×3m)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 受集中载荷后断裂 [12] - 企业2月份曾进行格栅板局部更换 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 [12] - 业内人士推测可能与格栅板承重能力不足 焊接质量或钢梁间距有关 [9]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 企业2024年宣称浮选车间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 2025年2月完成多项技改项目旨在消除安全隐患 [7] - 但5个月后仍发生格栅板脱落事故 [8] - 类似事故并非首次 2021年湛江宝武水务曾发生玻璃钢格栅板断裂致工人坠亡事件 [13] 行业安全警示 - 工业企业需定期对格栅板开展无损检测和载荷试验 排查材料老化 结构损伤隐患 [13] - 需强化人员安全培训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执行行业标准 [13]
6名大学生坠入浮选槽遇难,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何发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19:33
事故概述 -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子公司中金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身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2]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该事故 [2] 涉事企业背景 - 中金内蒙古矿业2021年被发现27条安全隐患2024年曾因未批先建受处罚 [3] - 事故直接原因为人员通行格栅板脱落极可能属责任事故 [3]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对学生暑期实践安全及企业生产安全的广泛关注需排查同类隐患 [2] - 涉事企业需开展自查自纠防止细节漏洞导致严重后果 [3]
6名大学生坠落浮选槽溺亡,中金黄金盘中跌超7%
和讯· 2025-07-24 18:29
事故概述 - 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发生安全事故,6名学生在参观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1名老师受伤 [2] -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停产,涉事矿厂为当地利税大户及中国黄金集团支柱企业 [1][2][3]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3-10人死亡) [4] 市场反应 - 中金黄金股价当日盘中跌幅一度超7%,午盘收跌4.97%,市值蒸发约38亿元至732亿元 [2] - 黄金开采板块同步下跌:紫金矿业跌0.2%、湖南黄金跌0.38%、山东黄金跌2.37% [2] 公司经营情况 - 内蒙古矿业2024年营收59.15亿元,净利润22.8亿元,为中金黄金贡献90%权益 [7] - 中金黄金2024年营收655.56亿元(+7.01%),归母净利润33.86亿元(+13.71%);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6.14亿-28.75亿元(+50%-65%) [7] - 2024年矿产金产量18.35吨(-0.54吨),矿山铜8.2万吨(+2077.28吨) [7] 项目背景 -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年处理能力2475万吨(7.5万吨/天),分两期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 [6] - 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总投资29.49亿元(自筹资金),计划加高30米至840米标高,新增库容7873万立方米 [5][6] - 该项目因三期尾矿库建设延迟需紧急扩容,基建期5个月 [5][6]
中金黄金致歉6大学生遇难,股价暴跌,曾因安全问题多次被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5:25
事故概述 - 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 另有1名老师受伤 [1] - 中金黄金发布公告确认事故责任 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对伤者和家属表示慰问 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1] 市场反应 - 事故发酵首个交易日中金黄金股价低开低走 下跌近5% 公司市值约730亿元 [2] 公司背景 - 中金黄金是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A股上市公司 集团拥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中金黄金 中国黄金国际 中国黄金和中金辐照 [4] - 中国黄金集团上半年经济效益 上市公司市值 矿产金产量 矿山铜产量等数据均创新高 集团所属四家上市公司综合市值近1200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4] 事故性质 - 此次事故属于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标准为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5] - 中金黄金旗下多家公司曾因安全问题被罚 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 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未按要求配备专职矿长等问题 [5]
东莞曝光多起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有公司被罚款85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9:32
东莞市限额以下工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 东莞市住建局曝光6起限额以下工程违法行为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涉及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长安OPPO研发中心等知名项目 [1] - 典型案例包括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会展中心顶棚维修工程"1.9"一般事故、东莞长安OPPO研发中心装修项目"7.17"一般事故等 [1] - 6起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495.9万元 [1][2][3] 事故详情及处罚情况 - 观音山森林公园会展中心顶棚维修工程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0万元,施工单位广东华叶装饰设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被罚30万元,主要负责人被罚24360元 [1][2] - OPPO研发中心装修工地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0.9万元,施工单位正品达(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被罚52万元 [2] - 精耐模具科技宿舍楼外墙返修工程事故造成1人死亡,发包单位东莞市精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被罚85万元,主管人员被罚72250元,承包人被罚9800元 [3]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原因包括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正确使用安全设备、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等 [1] - OPPO研发中心事故因施工人员无证违规带电作业,施工单位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资质核实 [2] - 精耐模具科技事故因施工人员违规登高作业,公司违法发包,承包方未落实安全管理 [3] 行业问题及警示 - 典型案例暴露出工程参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不足、安全教育培训缺失等问题 [3] - 限额以下工程参建各方需吸取教训,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新京报· 2025-07-15 20:22
安全生产形势 - 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62起、死亡8079人,同比分别下降22 9%、17 8% [1][2] - 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25 5%;较大事故172起、死亡634人,同比分别下降6 5%、9 7% [2] - 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火灾事故、商贸场所火灾隐患问题突出 [2] - 交通运输业内河水运重大事故频发,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问题突出 [2] - 化工和烟花爆竹行业爆炸事故与非法违法生产危险品问题并存 [2] - 建筑业央企较大事故多发,坍塌和高处坠落为主要风险 [2] - 采矿业较大事故与非法盗采现象关联显著 [2] - 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反弹,粉尘作业环节风险管控不足 [2] 自然灾害影响 - 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2503 7万人次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直接经济损失541 1亿元 [1][3] - 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要灾害类型,风雹、干旱等次之 [3] - 西藏定日6 8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但2-6月4 0级以上地震次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 [3] -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四川、贵州山体滑坡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3] - 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灾情较重 [3] - 南北方旱情阶段性发展,部分农作物受影响,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缓解 [3] - 风雹灾情与低温冷冻雪灾损失较近年明显偏轻 [3] - 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平稳,局地森林火灾多发,未发生草原火灾 [3]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6-03 07:06
区域协调发展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快速新通道,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 - 中铁一局将优质高效建好国内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打造长三角铁路精品示范线 [2] - 南京海关推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在苏州启用,联合开通多条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江苏产研院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创新资源"桥头堡"的作用 [3] - 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联合开展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 [3] - 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推动"江苏智造"与"柬埔寨需求"双向奔赴 [4] 民生与对外合作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将推动苏伊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示范性产业合作项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 [4] - 中江国际集团推进巴新莫罗贝省芬莎芬乡村供水项目,首个村庄供水工程竣工并实现全面供水 [5] - 中江国际集团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古晋低碳枢纽"项目,共建国际示范级低碳工业园区 [5] 粮食安全与金融稳定 -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粮食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储备体系,支持"水韵苏米"等粮食品牌建设 [6] - 江苏省委金融办将"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6] 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 - 无锡水利系统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任务425万立方米,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和治理,深化13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治理 [7] - 江苏省港口集团建立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三大数据库,推动新安健环管理数字系统全面上线 [7]
电池工厂着火是常事,但发生在宁德时代很意外
晚点LatePost· 2024-09-30 16:52
事故概述 - 宁德时代Z基地生产车间于9月29日午间起火,火势半小时内蔓延至屋顶明火,未造成人员伤亡[5] - 起火建筑为独立厂房,面积约1.5万平方米,涉及Z1和Z2车间,其中Z2车间有6条生产线,单线日产能3万颗电池,月产能可装配5万辆Model 3[7] - 公司回应称受影响产品数量较小,对整体生产经营影响有限,董事长曾毓群表示"问题不大"[5][4] 生产基地重要性 - Z基地为宁德时代第七代产线,2019年投建,2022年完成产能爬坡,年产能超30GWh,曾为特斯拉生产电池[6][8] - 该基地在2021年获评全球电池行业首个"灯塔工厂",生产良率达94.5%,超行业平均水平至少5个百分点[8][9] - 采用6800个质量监测点,坏品缺陷率低于10亿分之一,智能制造水准领先全球[8][11] 事故影响评估 - 主要涉及量产测试产线,当前产能利用率仅65.3%,闲置产能可缓冲影响[13] - 需重建Z2基地近1/3工序设备,按1.7亿元/GWh投入计算,设备损失约20亿元[13] - 可能损失130万个成品电池(相当于1.3万辆Model 3),生产成本超3亿元[13] 技术分析与行业背景 - 推测起火点为分容/化成车间,该工序占锂电池制造最后环节,电解液注入后需数天充放电[12] - 电池生产1/3工序存在起火风险,常见诱因包括设备未检出坏品或分容设备过度充放电[11][12] - 对比韩国SK on和Aricell事故,宁德时代安全培训体系更完善,每周进行专项考核[12][13] 市场反应 - 事故次日股价上涨11%,市值重回万亿元,受益于金融政策刺激而非事故淡化[5] - Z基地关键生产数据已联网保存,可快速重建产线,但环境洁净度要求可能延长恢复周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