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磁选机

搜索文档
安源煤业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
证券日报· 2025-07-02 15:34
交易概述 - 安源煤业拟以煤炭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置换江钨控股持有的金环磁选8550万股股份(对应股比57%)的等值部分,差额以现金补足 [1]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仍为江钨控股,实际控制人仍为江西省国资委 [1] - 交易前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97.83%,交易后降至55.87% [1] 交易影响 - 将持续亏损的煤炭业务整体置出,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磁选设备业务资产 [1] - 实现主营业务转型,提高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1] - 重组后主营业务变更为磁选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标的公司情况 - 金环磁选主要从事永磁磁选机、电磁磁选机等磁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在"高性能、大型、低耗、定制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2] - 产品服务覆盖全球2000余家客户,包括攀钢集团、宝武集团等头部企业 [2]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2] 行业前景 - 磁选设备是矿山选矿、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的关键设备 [2] - 存量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 - 未来将更加侧重智能化和高效能,环保要求提升将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2]
安源煤业拟3.7亿重组转型磁选行业 剥离煤炭业务负债率将降至55.87%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02
资产置换与业务转型 - 公司拟以除保留资产及负债外的全部剩余资产及负债与江钨发展持有的金环磁选57%股份进行置换,置出资产和置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分别为3.7亿元、3.69亿元,差额部分以现金方式补足[1] - 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退出煤炭行业,主营业务将变更为磁选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1] - 公司近年来受安全事故及煤矿停产整改影响,煤炭产销量下降,同时煤炭市场行情回落,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7655.58万元、1.14亿元、2.73亿元[3][4] 金环磁选经营情况 - 金环磁选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4.83亿元,净利润5405.19万元、5440.35万元,扣非净利润5150.69万元、5244.14万元[1][6] - 磁选设备类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5.88%、85.83%,其中电磁机为核心产品,占比分别为85.40%、82.64%[6]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2.76%大幅提升至22.51%,主要因加大产品出口力度[7] 交易影响与业绩承诺 - 交易完成后,公司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将由97.83%下降至55.87%,显著降低偿债风险[2][5] - 以2024年财务数据为基础,交易完成后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分别变动至4.83亿元、310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 - 交易对手方承诺2025年至2027年金环磁选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66亿元,分别为5469.03万元、5546.53万元、5625.60万元[2][7] 金环磁选竞争优势 - 产品服务覆盖全球2000余家客户,包括攀钢集团、宝武集团等头部企业,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重要市场份额[6] - 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5大研发平台,在磁电选矿、离心重选等核心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技术参数与选矿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7]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37.37万元、1674.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9%、3.46%[7]
最新进展!安源煤业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8 11:40
交易概述 - 安源煤业拟以煤炭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置换江钨控股持有的金环磁选8550万股股份(对应57%股权),差额部分以现金补足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江钨控股,实际控制人仍为江西省国资委 [1] - 交易前安源煤业主营煤炭采选及流通业务,交易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磁选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2] 交易影响 - 置出持续亏损的煤炭业务,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磁选设备资产,实现主营业务转型 [1] - 交易前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97.83%,交易后降至55.87% [1] - 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 [1][2] 标的公司金环磁选 - 主要从事永磁磁选机、电磁磁选机等磁选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2] - 技术研发实力突出,产品应用于铁矿业、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行业 [2] - 产品具有高性能、大型化、低耗、定制化特色,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3] - 服务全球2000余家客户,包括攀钢集团、宝武集团等头部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份额显著 [3] 磁选设备行业前景 - 磁选设备是矿山选矿、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关键设备,对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绿色矿业至关重要 [3] - 存量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及环保要求提升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 - 未来发展趋势侧重智能化、高效能,环保工艺创新将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