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米
icon
搜索文档
黑龙江省集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端午节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5 15:08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集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5年端午节期间对辖区内的食用农产品、普通食品、节令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抽检10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2] - 抽检的食品包括胡萝卜、毛山药、香蕉、金煌芒、猪前槽肉、猪精肉、蛋黄肉粽、蜜枣粽、江米等,覆盖了蔬菜、水果、肉类、粽子、粮食等多个品类 [3] - 抽检的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巴彦万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集贤县爱霖罗马焙甜食品加工厂、佳木斯万里米业有限公司等 [3] 抽检样本信息 - 抽检的蔬菜样本来自集贤县大梅菜店,包括胡萝卜和毛山药,生产日期均为2025年5月12日 [3] - 抽检的水果样本来自集贤县淑梅水果商店,包括香蕉和金煌芒,生产日期均为2025年5月12日 [3] - 抽检的肉类样本来自集贤县李贵春冷鲜肉店,包括猪前槽肉和猪精肉,生产日期均为2025年5月11日,由巴彦万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生产 [3] - 抽检的粽子样本来自集贤县爱霖罗马焙甜食品加工厂,包括蛋黄肉粽和蜜枣粽,生产日期均为2025年5月10日 [3] - 抽检的江米样本来自集贤县广盛源粮油商行和集贤县马林马四粮油商店,生产日期分别为2025年5月3日和2025年4月18日,由佳木斯万里米业有限公司生产 [3] 检测机构 - 所有抽检样本均由黑龙江中诺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3]
小零食的风波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传统零食文化 - 豆汁作为北京传统饮品,在现代家庭中引发代际文化差异讨论,年轻一代对传统味道接受度呈现中性态度("还凑合")[1] - 上世纪50年代零食形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包括加工副产品(枣核残留果肉、苹果皮)和低成本食品(一分钱一把)[5][6] - 零食消费存在明显阶层差异,罐头厂副产品属于大众零食,而爆米花、江米条等需一定经济条件[6][8] 消费行为变迁 - 零食功能定位发生代际转变,从"代餐补充"(豆汁作为饮料)演变为纯粹的休闲食品[2][3] - 儿童零花钱分配呈现性别分化趋势,男孩倾向文化消费(租小人书),女孩偏好食品消费[8] - 现代零食工业发展使传统手工零食(糊涂膏/山楂浆糊)逐渐退出市场[7] 教育与社会价值观 - 50年代学校教育注重节俭观念培养,通过班会统计方式引导减少零食消费[11][14] - 经济条件直接影响儿童零食消费能力,困难家庭学生(陈燕平)零食消费频次显著低于同龄人[12] - 物质分配场景凸显尊严教育,困难家庭拒绝特殊化对待("不能没有尊严")[20] 集体记忆载体 - 校园植物(大杏树)成为集体纪律教育载体,35人班级通过制度性分配获得2个/人的标准化供给[15] - 传统零食故事在代际传播中产生文化认知差异,年轻一代对历史场景存在理解障碍("听科幻故事")[5]
端午前探访,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16:19
端午节前市场供应情况 - 粽叶、艾蒿、江米等端午特色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 [1] - 粽叶分为芦苇叶和箬竹叶两种,芦苇叶尾部有凹口,箬竹叶尾部有凸出的叶柄 [1] - 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采摘后次日凌晨即可抵达市场,保证新鲜度 [1] 节日产品销量变化 - 粽叶上市量翻倍,此前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今年北京周边如白洋淀的芦苇粽叶和艾蒿开始大量进场 [2] - 糯米销量从平时的每天八九吨增长至接近20吨 [2] - 新发地市场设置了粽子礼盒销售区,满足商超及市民需求 [2] 水果市场情况 - 荔枝、杨梅大量上市,价格平稳:8斤装杨梅每箱60元,5斤装荔枝65元,6斤装大樱桃210元 [2] - 小箱装水果适合家庭采购 [2] - 水果上市量达1.2万吨,加权平均价10.25元/公斤,较前期明显下降 [2] 整体农产品供应 - 蔬菜上市量达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价格稳定 [2] - 猪肉上市量约1800头,平均价格17.5元/公斤 [2] - 端午节期间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供应充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