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

搜索文档
林下种粽叶,一年卖出600万片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屯昌肉粽产业 - 海南屯昌县乌坡镇芽石铺村村民在橡胶林下种植粽叶,临近端午采摘繁忙 [4] - 村民每天可采摘打包5000-6000片粽叶,全村年销量约600万片 [4] - 种植的粽叶品种为白粽叶,具有柔韧、叶面宽、品相好等特点,市场需求旺盛 [4] 粽叶种植发展 - 村民马文才2016年开始在橡胶林下试种粽叶,获得成功并带动其他村民加入 [4] - 种植面积从最初几亩扩展到近千亩,形成规模产业 [4] - 当地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4] 经济效益 - 每亩粽叶年收入可达2500-4000元 [4] - 产品不仅满足本地肉粽企业需求,还销往周边多个市县 [4] - 林下种植模式节省成本,还能改良土壤 [4]
端午前探访,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16:19
端午节前市场供应情况 - 粽叶、艾蒿、江米等端午特色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 [1] - 粽叶分为芦苇叶和箬竹叶两种,芦苇叶尾部有凹口,箬竹叶尾部有凸出的叶柄 [1] - 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采摘后次日凌晨即可抵达市场,保证新鲜度 [1] 节日产品销量变化 - 粽叶上市量翻倍,此前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今年北京周边如白洋淀的芦苇粽叶和艾蒿开始大量进场 [2] - 糯米销量从平时的每天八九吨增长至接近20吨 [2] - 新发地市场设置了粽子礼盒销售区,满足商超及市民需求 [2] 水果市场情况 - 荔枝、杨梅大量上市,价格平稳:8斤装杨梅每箱60元,5斤装荔枝65元,6斤装大樱桃210元 [2] - 小箱装水果适合家庭采购 [2] - 水果上市量达1.2万吨,加权平均价10.25元/公斤,较前期明显下降 [2] 整体农产品供应 - 蔬菜上市量达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价格稳定 [2] - 猪肉上市量约1800头,平均价格17.5元/公斤 [2] - 端午节期间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供应充足 [2]
粽叶、艾蒿销量增长 端午节前新发地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
北京商报· 2025-05-26 17:30
与此同时,新发地市场的糯米也迎来销售高峰,赵志刚表示,市场平时糯米的销量每天约八九吨,端午 节前的这段时间,每天销量接近20吨;粽子礼盒也逐步进入销售高峰期。应季水果方面,海南的荔枝、 福建的杨梅、大连的樱桃等上市量增加,供应稳定;蔬菜区同样品类丰富。 据悉,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5元/公斤,菜价基本保持稳定。其 中,豆角类的上市量有所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 降。 北京商报讯(记者胡静蓉)5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看到,端午临近,市场内不仅有 契合节气的粽叶、艾蒿,各类粽子礼盒、水果礼盒亦供应充足,相关商品销量持续增长。 随着不少消费者选择自己包粽子,粽叶、糯米等商品的上市量、销量不断增长。据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 部副部长赵志刚介绍,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的粽叶销量较好,上市量相比此前翻倍;市民 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艾蒿也比较受欢迎。"大部分粽叶以芦苇叶为主,挑选时,翠绿色的叶子更受 青睐,不同产地的粽叶主要区别在于宽窄,宽叶往往是大家的首选",赵志刚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市场内工作人员正对货车上的 ...
端午节前新发地粽叶、糯米热销,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新京报· 2025-05-26 16:07
端午节前市场动态 - 端午节前粽叶、红枣、糯米等原材料热销,水果礼盒也受欢迎 [1] - 近期蔬菜上市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加权平均价2.5元/斤,处于近几年同期较低位置 [1] - 一辆满载5吨芦苇叶的货车正在卸货,批发价每斤6元,一包重20斤 [1] - 粽叶销售期持续一个月左右,客户提前预订两千斤 [1] - 艾蒿摊位前围满人,粽叶销量持续增长,大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 [1] - 市民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自己动手包粽子使得粽叶上市量相较于以往翻倍 [1] - 大部分粽叶以芦苇叶为主,翠绿色叶子更受青睐,宽叶是首选 [1] 原材料销售高峰 - 糯米平时每天销量八九吨,端午节前每天销量接近20吨 [2] - 节前各类礼盒销量旺盛,包括粽子礼盒、水果礼盒、干果礼盒等 [2] - 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 [2] - 蔬菜主产区完成由南向北转换,物流成本和保鲜费用降低,菜价回落 [2] - 豆角类上市量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 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降 [2] - 应季水果陆续上市,杨梅、樱桃、荔枝等比较热销 [2] 猪肉市场情况 - 毛猪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 [2] - 5月26日新发地猪肉上市量1800头,平均价17.5元/公斤 [2] - 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难以被激发,猪肉行情将维持一段时间 [2]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 2025-05-25 09:44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琼中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3.5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保有量居全省首位[1] - 形成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 - 罗担村打造万亩林下益智种植集群,累计增收640.5万元[1] 特色产业发展 - 罗担村通过引种野生益智,种植户年增收达7-8万元[2] - 水朗下村发展黎药产业,种植30种黎药并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村[3] - 黎母山镇粽叶种植规模超530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合作社农户从24户扩展至390户[5] 产业模式创新 - 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推动粽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5] - 黎母山镇通过培训、订单整合解决种植技术不足和市场对接问题[5] - 琼中实现菌菇、人参果、凤梨种植及五脚猪、地龙等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6] 文旅融合探索 - 黎母山镇合究村通过"山海共建"项目开发黎族风情游,日接待游客超100人次[7] - 推行"森林康养+"模式,整合雨林资源和文化要素发展全域旅游[7] - 开通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观光巴士,结合骑行嘉年华等活动激活县域经济[8] 未来发展规划 - 延伸产业链,强化文体康旅融合,打造"雨林穿越"等赛事品牌[8] - 谋划黎苗医药推广活动,创建百花岭气候康养基地[8] - 发展林下农事体验、农家乐、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8]
屯昌乌坡镇芽石铺村林下套种粽叶,实现“一地多收”
海南日报· 2025-05-15 09:52
行业分析 - 林下套种粽叶模式在芽石铺村实现规模化推广 全村26户苗族群众几乎每家都参与种植 少则十余亩 多则三四十亩 [3] - 粽叶产业属于粗放型作物 适合套种在山林地区林下 一年四季均可采摘 每亩每年仅需施撒几十斤农家肥或复合肥 成本较低 [3] - 粽叶种植可改良土壤 助农实现"一地多收"的复合经营模式 与橡胶及槟榔等传统作物形成互补 [2][3] 公司运营 - 王爱兰家庭作为典型种植户 在管护30亩橡胶及槟榔的同时套种粽叶 2022年采摘销售30万片 创收近3万元 [2][3] - 芽石铺村粽叶品种为白粽叶 叶片品相好且柔韧性强 经多次翻折不易破损 受到市场客商广泛青睐 [2] - 全村年产量达600万片粽叶 除满足屯昌黑猪肉粽企业需求外 还销往周边多个市县 形成稳定销售渠道 [3] 市场表现 - 粽叶收购价呈现季节性波动 平时每片0 1元 端午节前后上涨至0 12元 涨幅达20% [3] - 屯昌黑猪肉粽市场行情走俏带动粽叶需求增长 2018年以来村民持续扩种 从副业发展为重要收入来源 [2] - 单个家庭日采摘效率可达七八千片 按四口劳动力计算 日均产值约840-960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