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汤山矿坑公园
icon
搜索文档
矿坑“长出”城市公园
人民日报· 2025-08-19 07:22
凑近宕口,可以发现山体中间还存在锚杆,这些锚杆将一定区域内的围岩加固,让整个结构更为稳 固牢靠。"我们还采用灌浆回填的方法,把水泥浆、化学浆液等通过压力注入缝隙、孔洞或松散层中, 提高岩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卜凯捷说。 常年采石,矿坑区域出现土壤板结,有大量渣土和岩石混杂的情况,不利于植物生长。"我们采用 土壤清运和地形重塑的方式,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宕口处区域平均抬高1.5 米,改善土壤环境。"汤山度假区规划资源科科长王增辉说。 水也是矿坑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了宕口底部湖体、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人工湿地以 及生态滞留池等设施,源头、路径、末端三管齐下,全链条闭环治理。"王增辉介绍,在美化景观的同 时,公园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水源涵养、水体自然净化的系统。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航拍。段传龙摄 曾因长期开山采石,江苏南京市汤山山体植被遭到破坏。近年来,南京江宁区开展生态修复,在矿 坑上建起城市公园,开发丰富消费业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从卫星云图上看,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南麓,5处裸露的采石宕口清晰可见,灰白色的岩石间, 就是如今的汤山矿坑公园。 南京汤山有漫长的采石史 ...
矿坑“长出”城市公园(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生态修复工程 - 采用精细施工方式 局部削坡4万立方米 加固稳定崖壁结构为主 避免大面积修整 [2] - 使用锚杆加固围岩 灌浆回填水泥浆和化学浆液 提高岩体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 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 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 宕口区域平均抬高1.5米 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2] 水生态治理系统 - 建设宕口底部湖体 生态草沟 雨水花园 人工湿地及生态滞留池等设施 [3] - 通过源头 路径 末端三管齐下方式 实现全链条闭环水治理 [3] - 构建完整的水源涵养和水体自然净化系统 兼具景观美化功能 [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利用碎石和枯叶堆砌草垛 填充含本土植物种子的土壤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所 [5] - 公园内已观测到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 商业开发与运营 - 定位为开放共享市民公园 结合科教娱乐 温泉体验及亲子活动等商业配套 [6] - 引入餐厅 咖啡厅 书店等业态 建造矿野拾趣无动力乐园 大凹剧场和露营基地 [6] - 拒绝需加装外力构件的攀岩项目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选择生态环境友好型商业项目 [7]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 - 2019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 [7] - 无动力乐园 卡丁车 伴山营地及餐饮等消费项目2024年总营收约1600万元 [7] - 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7] 文化教育功能 - 成为江宁区十大研学基地之一 提供地质运动和化石形成等科普教育 [8] - 通过旧砖窑厂改造书店 锈钢板天空廊道等设计保留工业化历史印记 [8] - 带动当地居民返乡创业 促进区域经济活力 [8]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高“颜值”催生高价值
南京日报· 2025-08-10 09:40
生态旅游转型成效 - 汤山矿坑公园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废弃采石宕口转型为热门"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量超600万人次[2][5] - 黄龙岘、苏家等乡村通过生态旅游开发成为示范村,黄龙岘年接待游客量超百万人次,苏家理想村年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6][7] - 2024年江宁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31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9.4%[7] 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 - 汤山矿坑通过人工清理、灌浆回填等修复12万平方米裸露山体,并植入商业配套打造矿坑体验公园[3][4] -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经生态修复后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和江苏文旅新地标[5] - 江宁区探索"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5] 乡村经济升级案例 - 佘村发展12家精品民宿,"望山餐厅"开业两月营收达8.7万元,2024年接待游客54.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683.45万元[8] - 黄龙岘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提升至11.1万元,开设5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9] - 江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4元,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2比1[10]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 江宁形成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和南部山地四大乡村游片区,涌现多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 - "五朵金花"试点(世凹桃源、石塘人家等)成为南京乡村旅游热门选择,带动区域客流激增[6] - 生态资源通过休闲、文创、康养等多元业态转化,实现"美丽颜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