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300ETF天弘
icon
搜索文档
C类产品规模遥遥领先,天弘基金ETF能否再创余额宝式辉煌?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2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3年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 奠定公司快速发展基础 [1] - 2017年一季度末天弘基金公募规模突破1万亿元 余额宝单只基金贡献1 14万亿元 [1] - 2015年开始发力指数产品 2019年发行首个ETF 逐步向传统大型公募靠拢 [1] - 2018年监管控制单只货币基金规模后 公司转向其他产品 2019年发行三只ETF [2]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公司权益指数基金总规模1152亿元 行业排名第9 [4] 产品策略与竞争优势 - 2015年发行指数基金时管理费降至0 5% 仅为同行二分之一 [3] - 2019年发展ETF采用"场外包围场内"策略 将场外指数基金转为ETF联接基金 [3] - C份额持有7天以上免赎回费 全行业最低费率吸引散户 [3] - 通过直播等创新营销方式直达用户 单场光伏产业直播吸引数十万人观看 [3] - 创业板ETF联接C规模超过更早成立的同类产品 成为最大场外指数基金 [4] - 2024年底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 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6] 核心产品表现 - 旗下27只ETF覆盖宽基 行业主题 债券等类型 [5] - 创业板ETF规模90多亿元 仅次于沪深300ETF [5] - 沪深300ETF规模超100亿元 为宽基ETF代表 [6] - 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C 中证银行ETF联接C等C类产品规模居市场前列 [6] 用户与市场定位 - 指数基金业务保有用户数超1200万 位居行业第一 [4] - 志在成为中国最大面向散户的指数基金服务商 [7] - 注重产品流动性保障 控制折溢价 从客户角度创设产品 [7] - 2024年变更8只ETF简称 便于投资者识别产品方向 [6] 行业环境变化 - 2018年监管控制单只货币基金规模 限制余额宝投资额度 [1] - 2024年深交所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 引入ESG剔除机制和个股权重上限 [5]
ETF战更趋火热,又一公募大厂批量更名旗下基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5-12 19:00
行业趋势 - 大型公募机构近期频繁变更旗下ETF名称 包括易方达 华夏 广发 博时 南方等多家公司[1][3] - 行业竞争白热化背景下 公司更倾向于在ETF简称中加入品牌标识以突出差异化[2][4] 天弘基金具体变更 - 5月12日公告将对8只ETF进行场内简称变更 包括沪深300ETF天弘 物联网ETF沪港深等核心产品[1] - 更名逻辑为在简称中明确跟踪指数并增加"天弘"品牌标识 例如"515300"从"300ETF天弘"改为"沪深300ETF天弘"[1] - 具体变更涉及产品包括: - 515330 沪深300ETF(原300ETF天弘→沪深300ETF天弘)[2] - 530080 上证180ETF(原180指数ETF→上证180ETF天弘)[2] - 517660 物联网ETF沪港深(原物联网沪港深ETF→物联网ETF沪港深)[2] - 517390 云计算ETF沪港深(原云计算沪港深ETF→云计算ETF沪港深)[2] - 159836 创业板300ETF(原创300ETF→创业板300ETF天弘)[2] 更名目的 - 通过名称优化使产品底层资产类别特征更突出 便于投资者快速识别投资方向[1] - 适应投资者搜索习惯 提升产品可发现性和投资体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