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智驾系统

搜索文档
李书福是保守,还是行险棋?
虎嗅· 2025-08-06 22:05
吉利智驾团队整合 - 吉利将旗下极氪智驾团队(约1300人)、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约1000人)、smart智驾团队(约100人)整合进新成立的千里智驾公司 [2] - 千里智驾由迈驰智行(约500人)、吉利控股旗下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宁波路特斯机器人有限公司、重庆产业资金共同持股 [2] - 整合完成后千里智驾团队规模将达到约3000人 [2] 千里智驾公司架构 - 千里智驾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王军(原华为车BU总裁) [3] - 整合后王军将兼任CEO 陈奇担任联席CEO [3] - 吉利通过注入研发技术、数据、团队等核心资源将持有千里智驾30%股份 [4][5] 吉利智驾整合背景 - 吉利体系下原有多个智驾研发团队各自为战 曾出现极氪与领克各自组建2000人团队重复开发的情况 [8] - 极氪2024年净亏损达8.93亿美元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31% 难以支撑高研发投入 [9] - 吉利研究院被指效率低下 上千人团队未能如期交付银河E8智驾功能 [9] 整合后的挑战 - 团队整合后仅极氪浩瀚智驾和华为车BU团队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交付经验 其他团队能力存疑 [10] - 千里浩瀚系统涵盖多个硬件方案 存在技术路线重合问题 [11] - 需要解决多个技术团队、硬件平台和多车型适配的整合问题 [12] 行业影响与评价 - 吉利此举是对"大部头研发、低产出"问题的务实回应 有望提升成本效率 [14] - 与行业强调核心技术自研趋势有所背离 可能影响未来创新能力 [14] - 选择外部独立公司模式集中力量 意在借助"外脑"补足短板 [14]
挑战传统豪华,“新” 极氪想从技术突围
晚点LatePost· 2025-02-25 20:59
核心观点 - 极氪科技集团通过整合极氪和领克品牌,形成技术互补和协同效应,目标是挑战BBA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3][4] - 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71万辆销量目标(极氪32万+领克39万),对标宝马/奔驰在华销量[13] - 超级电混技术是整合后的首个技术成果,采用"最强油+最强电"方案,搭配900V高压快充,计划2025年应用于两款大型SUV[6][8] - 通过研发整合预计节省10%-20%投入,BOM成本降低5%-8%,制造效率提升3%-5%[9][14] 品牌整合战略 - 极氪(纯电/智能化)与领克(燃油/混动)从竞争转为互补,共享浩瀚智驾平台和电子电气架构[4][9] - 砍掉20%重复车型规划,改为产品线管理模式,覆盖20-30万以上全价格带[14] - 领克首款接入极氪智驾的车型领克900将于2024Q2上市,采用英伟达Thor芯片[10][12] 技术突破方向 - 超级电混技术突破当前"电强油弱"行业现状,发动机马力超主流1.5T机型,实现性能/效率/体验统一[6] - L3级智驾系统计划2024年4月亮相,年底量产,借助领克年销28.5万辆的数据加速迭代[12] - 极氪已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智驾,2024年2月启动无图城市领航公测[9] 市场竞争格局 - 30万元以上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仍低于燃油车,40万以上增程式销量是纯电2倍[6] - 中国品牌通过混动路线(理想/问界已验证)和纯电+高压快充双路径挑战豪华市场[6][7] - 极氪定位30万以上豪华市场,领克主攻20万+运动潮流市场,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14] 全球化布局 - 欧洲市场利用沃尔沃经销渠道,其他海外市场成立统一销售公司共享资源[14] - 新加坡门店已落地,目标建立全球高端新能源集团[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