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订舱服务

搜索文档
美线货运“抢舱”白热化:关税调整催生海运旺季前移,运价单月跳涨300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13:22
中美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采购商为规避潜在成本风险掀起囤货潮,导致美线海运市场供需失衡 [1] - 5月中旬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美国进口商将原计划三季度的采购订单提前至二季度执行 [3] - 业内预判此轮出货高峰或持续至7月末,随后因北美库存饱和逐步回落,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全球物流周期 [4] 盐田港运营数据 - 深圳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较平日激增超60%,单日处理量突破200条货柜 [1] - 6月美线船舶作业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6艘满载船舶同时作业成为常态,单船载货量超2万标准箱 [3] - 盐田港通过优化堆场布局、增加设备投入,将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15%,但堆存压力仍未缓解 [3] 海运市场动态 - 40英尺集装箱运费单月最高涨幅达3000美元 [1] - 船运公司将亚洲至美西航线运力提升20%,但舱位仍供不应求,洛杉矶、纽约等主要港口舱位需提前三周预订 [3] - 当前美线船舶装载率已达95%,虚舱率较往年下降50%,部分航线出现"超订10%-20%"的行业惯例 [4] 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 全球捷运等物流企业通过动态监控货量变化,将订舱响应速度缩短至48小时,并建立"紧急预案"应对突发性订单 [3] - 邻近货仓的入仓量从120条货柜增至200条,部分仓库启用24小时三班制作业 [3] - 货代企业通过包船、锁舱等方式锁定运力,加剧市场紧张,货主为保障出货时效主动承担高运费与滞港风险 [4]
出货量激增,运价跳涨!外贸企业接新订单却趋谨慎,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5-26 11:22
中美关税互降后的外贸与航运市场动态 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互降后外贸订单加速出运,美线订舱量激增导致运价非线性上涨,5月底舱位基本售罄,运价涨幅超40% [1][3] - 运价上涨带动船东紧急调配运力至美线,但供需短期失衡,货代预计90天内运价持续上涨,外贸企业则观望6月运力恢复后的价格回调 [1][6][7] - 外贸企业因运价高企和关税不确定性放缓接单节奏,部分转向保守策略 [9] 运价与舱位情况 - **美线订舱量激增**:5月12日《联合声明》后美线出货潮爆发,上海地区货量增长显著,5月底舱位全部约满 [3] - **运价跳涨**:5月底美西航线运价达3500美元/FEU(+1000美元/FEU),美东航线5000美元/FEU(+1000美元/FEU);快提服务舱位报价高达6500美元/FEU [3][4] - **累计涨幅**:5月9日至23日,上海港至美西/美东运价分别上涨约40%(2347→3275美元/FEU)和30%(3335→4284美元/FEU) [4] - **全球航线联动**:欧线运价同步上涨14.1%至1317美元/TEU [4] 供需博弈与运力调整 - **运力短缺**:南美等航线船舶转投美线,预计6月运力回升,但美东航线往返周期85天导致短期缺口难补 [6] - **船东动态**:部分船企评估重启美线,此前因低运价退出者重新研判市场可持续性 [6] - **货代与货主分歧**:货代预计6月美西/美东运价或达5000/7000美元/FEU,外贸企业则认为运力恢复将平抑价格 [6][7] 外贸企业应对策略 - **谨慎接单**:企业担忧90天窗口期后关税风险及运价波动,新增订单趋缓,部分主动放缓接单节奏 [9] - **成本计算**:企业需评估生产周期、运价承担方及美国港口拥堵风险,仅在时间和运价可预期时积极出货 [9] 数据与市场反馈 - **报关数据**:5月14-21日欣海报关美线申报量环比上涨53%,订舱量较《联合声明》前提升2-3倍;4月同比/环比降幅均超20% [3] - **市场炒作迹象**:美线运费存在船东、庄家等多方炒作,价格不透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