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
icon
搜索文档
内资VS港资VS资管VS区域龙头:分庭抗礼,各自进化
36氪· 2025-05-26 10:16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格局分析 行业整体趋势 - 商业地产企业分化为内资型、港资型、资管型、区域型四类,分别采取规模扩张、高端定位、资产运营和区域深耕策略 [1] - 行业呈现轻资产模式加速(龙湖轻资产占比46%)、业态创新(华润全业态金字塔)、精细化运营(华润NOI margin提升)三大特征 [1][5][6] 内资头部企业表现 华润万象生活 - 2024年122个购物中心总零售额2150亿元(单个平均17.6亿元),商管收入62.74亿元(+21.4%),购物中心收入增速30%领跑行业 [1] - 重奢与非重奢项目双增长,销售额增速18.7%显著高于港资同行(恒隆上海项目销售额跌22%) [4][5] - 数字化管理(AI客流优化)和会员体系构建商业生态闭环,实现NOI持续提升 [5] 龙湖商业 - 2024年经营性收入267.1亿元(+7.4%),商场租金占比达80%,租金收入135.2亿元(培育期项目贡献主要增量) [9][10] - 轻重资产双轮驱动,累计开业16个轻资产项目,2024年新开项目建面增长16.5%至930万平米 [11][12] - 运营指标全面优化:出租率97%(+0.8pct)、销售额735亿元(+16.3%)、日均客流320万人次(+21.7%) [11] 中海商业 - 2021-2024年新增9个项目(含轻资产),全部布局一二线城市,新增体量85.8万㎡,开业率超90% [13] - 上海真如环宇城MAX首年客流居上海TOP2,周末突破10万人次,验证高端产品线运营能力 [14] 港资企业分化明显 太古地产 - 内地7大商场租金收入44.89亿港元(+7%),香港收入23.69亿港元(-3%),三里屯太古里销售额增12%但成都太古里跌14% [15][16][17] - 开放式街区(太古里)与盒子型(太古汇)形成差异化竞争,广州太古汇出租率维持100% [16][17] 恒隆地产 - 高端商场承压:上海恒隆广场收入跌6%、销售额跌22%,武汉恒隆收入跌19% [18][19] - 次高端表现稳健:天津恒隆收入增12%,沈阳皇城恒隆收入增3% [19] 九龙仓与新鸿基 - IFS系列守住竞争壁垒(成都/长沙IFS日均客流TOP1),但集团整体投资物业收入跌4%至46.44亿港元 [20][22] - 新鸿基内地租金收入展现韧性,总租金122.8亿港元(-1%),重点布局长三角/大湾区6个筹开项目 [23] 区域型企业特色 武商集团 - 湖北/江西10家购物中心收入37.49亿元,南昌武商MALL引入26个奢侈品牌构建区域壁垒 [24] 中国国贸 - 商场租金12.2亿元(+1%),平均租金1309元/㎡/月(+2.3%),出租率96.5%维持高位 [25] - REITs化运营模式突出,30年稳健经营形成"现金牛"特质 [27] 丹尼斯百货 - 大卫城成为河南首个百亿级商场,通过人民路店/花园路店等9家门店形成区域垄断 [28][29] 资管型企业动态 凯德投资 - 拟发行首支外资消费公募REIT(凯德商业C-REIT),底层资产为广州云尚/长沙雨花亭项目 [30] - 全周期资产管理能力突出,基金管理规模达470亿新元,中国资产占比53%(25亿新元) [31] 领展房产基金 - 2024财年上半年收益71.53亿港元(+6.4%),内地项目改造投入1.8亿元(北京/广州领展广场) [33] - 负债率降至22.8%,民生消费定位形成抗周期能力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