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购物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地产进入“以存量优化替代增量扩张”深度转型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17:19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唐永宏在致辞中指出,商业地产作为连接商业活动与城市空 间的关键载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经济活力、消费能力和功能完善程度,从大型购物中心、高 端写字楼到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配套商业,不同形态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经营和办公空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经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他表示,目前北京全市写字楼总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面积达到1288万平方米, 同时北京市拥有各类产业园区共640余个,总建筑面积达到5400万平方米,上述丰富的商业地产依托在 日前,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在首钢园三高炉举办。论坛 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全联房地产商会指导,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支持,房讯网、房讯指 数联合主办。 座各位企业家的杰出管理,以专业化运营模式、优质完备的配套设施和精准高效的服务水平,为首都招 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品牌领跑商业地产市场裂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提 ...
天虹股份(002419):2025年中报点评:2025Q2利润有所承压,业态调改持续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9-15 16: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0.1亿元,同比下滑1.8%;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4] - 单二季度营收27.4亿元,同比下滑1.3%;归母净利润277万元,同比下滑40.8%;扣非归母净亏损800万元,同比减亏21.3% [2][4]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0.11元、0.15元、0.19元 [10] 业态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2.55% [10] - 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7.25%,百货同比下降4.30%,超市同比下降3.33% [10] - 购物中心可比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百货同比下降16.0%,超市同比增长15.0% [10] - 超市毛利率提升0.66个百分点至23.33% [10] - 超市自有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5.9%,3R销售额同比增长13% [10] - 超市利润总额占比提升10.2个百分点至35.15% [10] 门店布局与同店表现 - 截至报告期末经营购物中心46家、百货58家、超市106家,较一季度分别净变动0家、-1家、-2家 [10] - 购物中心同店营收下滑2.4%,百货下滑9.4%,超市下滑0.8% [10] - 超市客单量同比增长0.9%,客单价同比下滑2.7% [10] 费用与效率管理 - 单二季度综合毛利率36.5%,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四项期间费用合计减少667万元 [10]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803万元,主因折摊费用增加 [10]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77万元,主因利息收入增加及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减少 [10] 战略举措与数字化升级 - 上半年标准化调改3家超市门店,局部调改17家超市门店 [10] - 重点调改20余家购物中心,近半数门店品牌换新率超过10% [10] - 接入灵智数科百灵鸟AI大模型及融合DeepSeek等开源技术 [10] - 优化"小活儿"智能化用工平台"三大产品矩阵" [10]
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品牌价值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证网· 2025-09-15 10:35
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正挺表示,商业地产行业作为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增长重要力量,加强品牌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部分头部商业地产企业经营业绩整体保持平稳,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部分商 业地产企业经营策略更加稳健,扩张步伐趋缓;通过轻资产运营维持规模增长,注重存量运营和城市更 新;不断强化运营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品牌建设。 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执行会长刘凯在发言中表示,在盘活商办、城市更新、促进消费等政策叠加 发力的大背景下,从需求端到供应端两个方面出发,维持对商业地产市场"短期看产品,中期看运营, 长期看品牌"的观点。短期看产品,需求端对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比例持续扩大。 中期看运营,需求端对商业空间的要求越来越智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供应端需要不断深化科技赋能 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在提高运营能力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长期看品牌,需求端更愿意对品牌价值支 付品牌溢价;供应端更需要以品牌引领产品标准化和运营精细化,从而建立起基于品牌价值的核心竞争 力。 会议还提到,2025年,我国商业地产市场处于新旧发展模式转换和强刺激弱市场的周期,出现了许多行 业性、结构性、趋势性的变化。科技+商业双向 ...
高端消费趋于谨慎,样本企业上半年持续面临业绩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27
行业整体表现 - 高端消费趋于谨慎 多数企业2025上半年零售物业收入录得同比下滑 [2] - 大部分企业上半年的零售物业收入均录得同比下滑 [2] 恒隆地产内地零售业务 - 内地零售商业整体收入24.12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出租率维持在94% [5] -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8.22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出租率98% 租户销售额下滑8% [5][7]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5.97亿元 同比增长1% 租户销售额上升10% [5][7] - 沈阳、武汉项目收入大幅下滑: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0.27亿元同比下降37%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0.76亿元同比下降36% [7] - 大连、无锡、昆明项目表现良好:大连恒隆广场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0%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 昆明恒隆广场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7% [7] - 杭州恒隆广场新增42000平方米零售面积 较现有规模提升40% [7] 太古地产内地零售业务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达到100%满租状态 [8] - 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增长13.50% 上海前滩太古里增长4.00% [9] - 成都太古里出租率从96%提升至97% 北京颐堤港出租率从98%提升至100% [9] 凯德中国信托零售业务 - 旗下9个零售物业实现收入6.29亿元 同比下降4.46% [10] - 业绩下降主要因成都新南店出租率及租金水平下降 以及北京、哈尔滨三店升级改造 [10] - 潮玩品类销售额增长46.0% 珠宝增长18.0% IT增长17.8% 餐饮增长4.3% [10] 企业战略动态 -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 计划斥资29.32亿港元回购股份 [10] - 私有化旨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 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提升归母净利润 [10] 商业项目招商动态 - 样本商业项目新店中首店占比高且类型多元 [11] - 国际品牌首店密集:意大利潮流品牌Subdued华南首店、英国自行车品牌BROMPTON广州首店落地广州天环 [12] - LV美妆中国首店布局南京德基广场 Miu Miu中国首家旗舰店入驻武汉SKP [12] - HOKA全球定制概念店入驻成都太古里 台湾抹茶专门店御前上茶内地首店入驻上海兴业太古汇 [12] 奥莱业态发展 - 奥莱业态表现活跃 上海闵行区荟品仓·城市奥莱开业 总购物空间15588㎡ 300+品牌入驻 [13] - 采用"无导购自助购物"模式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3] - 华润置地首个奥莱项目万象滨海购物村预计2025年12月在东莞开业 [13] - 奥莱向更灵活、更贴近消费场景、更强调体验的多元化模式发展 [14]
【银河地产胡孝宇】公司点评丨龙湖集团 (0960.HK):投资深耕核心,压降负债规模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3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7.50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45.14% [2] - 核心归母净利润13.8亿元,每股核心盈利0.21元 [2] - 中期派息每股0.07元 [2] 营收与利润驱动因素 - 三大业务板块(开发、运营、服务)均实现同比增长 [2] - 毛利率12.63%,同比下降7.94个百分点 [2] - 联营和合营公司业绩贡献为负,去年同期为正 [2] - 销售费用率2.60%和管理费用率2.91%,分别同比下降1.49和1.96个百分点 [2] 销售与土地投资 - 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48% [3] - 销售金额350.1亿元,同比下降31.51% [3] - 销售均价1339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4.23% [3] - 新增4宗土地储备,计容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 [3] - 新增土地平均楼面价7907元/平方米,权益比例73.90% [3] - 总土地储备2840万平方米,权益比例74.40%,平均楼面价4207元/平方米 [3] 区域业务分布 - 销售金额占比:西部区域28.1%、长三角区域26.5%、环渤海区域23.5%、华南区域12.0%、华中区域9.9% [3] - 土地储备占比:环渤海区域36.3%、西部区域28.0%、华中区域17.1%、长三角区域11.3%、华南区域7.3% [3] 经营性业务表现 - 购物中心租金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4.9%,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出租率96.8% [4] - 长租公寓收入12.4亿元,已开业12.7万间,整体出租率95.6%,开业超6个月项目出租率97.2% [4] - 物业服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0.02%,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覆盖多业态 [4] 财务结构与负债管理 - 有息负债规模1698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65亿元 [5] - 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56.1%,净负债率51.2% [5] - 一年内到期债务256.1亿元,占总债务比例15.1% [5] - 平均融资成本3.58%,平均合同借贷年期10.95年 [5] - 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后现金短债倍数1.14倍 [5] 战略聚焦与业务定位 - 销售端持续聚焦核心区域 [3][6] - 经营端稳步推进,贡献现金和利润 [4][6] - 财务端压降负债并优化结构 [5][6]
华润置地投447亿增持18宗土地储备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7: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额949.2亿元 同比增长19.9% 股东应占净利润118.8亿元 同比增长16.2% 但核心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下降6.6% [3] - 开发销售业务营业额743.6亿元 同比增长25.8% 占总营收近80% 但核心净利润仅39.8亿元 同比下降23.8% [3][4] - 经常性业务营业额205.6亿元 同比增长2.5% 占总营收20% 但核心净利润60.2亿元 同比增长9.6% 贡献超60%核心净利润 [3][4] 业务结构分析 - 开发销售业务营收占比近八成但利润贡献不足四成 经常性业务营收占比两成但利润贡献超六成 呈现结构性分化 [3][4]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营业额121.1亿元 同比增长5.5% 购物中心零售额1101.5亿元 同比增长20.2% 经营利润率65.9%创历史新高 [6] - 资产管理规模达4835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214亿元 华润商业REIT总市值破百亿 华润有巢REIT较发行价上涨73.9% [6] 土地储备战略 - 总土地储备面积4895万平方米 上半年以总地价447.3亿元新增18宗土地 权益地价322.8亿元 新增计容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 [7] - 权益拿地金额同比提升76% 但新增计容建筑面积同比下降27% 体现"量减价增"的拿地特征 聚焦核心高价值板块 [7] - 所有新增项目均位于一二线城市 包括以244.7亿元获取上海浦东后滩+黄浦余庆里资产包 创2025年全国单次拿地金额最高纪录 [8]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签约额1103亿元 同比下降11.6% 签约面积412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21.0% 但销售规模稳居行业前三 45个项目位列当地前十 [7] - 管理层对下半年市场保持乐观 坚持巩固行业排名前三目标 重点布局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项目 [7][8] - 非地产开发板块特别是资产运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强于地产开发业务 在资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5][6]
天虹股份(002419.SZ):今年计划在梅州和长沙各开1家购物中心
格隆汇· 2025-09-04 19:09
公司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今年在梅州开设1家购物中心 [1] - 公司计划今年在长沙开设1家购物中心 [1]
天虹股份:今年计划在梅州和长沙各开1家购物中心
格隆汇· 2025-09-04 18:43
业务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今年在梅州和长沙各开设1家购物中心 [1]
华润置地(01109.HK):经常性业务稳增 开发销售业务毛利率修复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9.2亿元 同比增长19.9% 其中开发销售型业务占比78% 经常性业务占比22%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118.8亿元 同比增长16.2% 经常性业务核心净利润60.2亿元 贡献占比60.2% 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1] - 开发销售型业务结算收入743.6亿元 同比增长25.8% 结算毛利率15.6% 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1] 业务表现 - 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101.5亿元 同比增长20.2% 整体经营利润率65.9%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6月底在营购物中心约94座 [2] - 资管规模约4835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214亿元 华润商业REIT总市值首破百亿元 连续6季度现金分红合计4.95亿元 [3] - 华润有巢REIT上半年实现营业额3929万元同比持平 EBITDA约2579万元同比增长5% [3] 投资与扩张 - 2025年上半年实现签约金额1103亿元同比下降11.5% 签约面积412万方同比下降21% [1] - 新增18个项目 新增土储建面148万方 权益投资金额322.8亿元 投资强度保持行业前三 [1] - 预计到2028年重资产购物中心数量达116座 预计2025-2028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分别为231亿元、243亿元、257亿元和270亿元 [2] 发展前景 - 万象商业具备强招商运营护城河及品牌影响力 投资拿地风格稳健且聚焦高能级城市 [3]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3.42元、3.72元、3.89元(原预测值为3.55元、3.91元、4.09元) [3] -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预计2025年目标价38.8港元 对应2025年10.4倍PE [3]
中报点评|中海地产: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净流入,盈利指标承压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03 17:5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19%至1201.5亿元 但仍位居行业第二 财务指标保持稳健 净负债率降至28.36% 现金短债比达4.86 融资成本处于行业最低区间[2][3][25] - 公司聚焦核心城市投资 北京权益地价占比达38% 商业物业收入同比增长 写字楼及购物中心运营指标提升[2][15][28] 合约销售表现 - 合约销售金额1201.5亿元 同比下降19% 销售面积512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6% 销售均价23467元/平米 同比下降13%[2][6] - 销售结构分化 附属公司销售额929亿元同比下降22% 合联营及中海宏洋部分销售额272亿元同比下降8%[8] - 北京销售额突破304.5亿元 北部大区销售额占比上升至37% 一线城市销售回款表现突出 北京上海均超100亿元[2][8] 土地储备投资 - 新增土储391万平方米 权益地价455亿元 权益比高达98% 北京权益地价170.6亿元占比38% 杭州济南深圳分别投资81亿48亿31亿[2][12][15] - 总土地储备4047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 期末物业及存货价值4665亿元 同比略升1%[18] 盈利能力分析 - 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下降4% 毛利润144.6亿元同比下降25% 毛利率17.4%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降17% 净利率11.4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3][21] - 分销费用增长至21.1亿元 销售费用率升至2.54% 存货减值压力持续 2024年计提跌价准备7.5亿元[3][23] 财务稳健状况 - 经营回款968.8亿元 资本支出836.9亿元 保持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期末现金1090亿元 覆盖扣除预收款后流动负债的97%[3][25] - 净负债率28.36% 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45.69% 现金短债比4.86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2.9%处于行业最低区间[3][25] 商业物业运营 - 商业收入35.4亿元 其中写字楼17亿元 购物中心11.7亿元 长租公寓1.6亿元[28] - 写字楼新签约51万平方米 续租率76.9% 成熟购物中心出租率96.2% 销售额客流分别提升6.7%和11.0%[28] - 推动资产优化与改造 北京环宇荟项目改造后租金增长32% 商业收入占总营收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