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罐

搜索文档
吴川中医院:争当广东县域中医“领头羊”
南方农村报· 2025-07-13 10:31
医院概况 - 吴川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及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拥有职工2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5人,包括正高4人、副高19人、中级39人 [4][5] - 医院以建设名院、名科、名医为目标,重点打造心血管介入、中医骨伤、康复科和眼科等品牌科室 [6] - 新院区于2024年启用,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450张,预计全年接诊能力达18万人次 [43][44][45] 历史沿革 - 医院前身由解放初民间"博爱"、"为群"两间诊所合并组成,创始团队包括杨华明、郑富传等当地名中医 [20][21] - 新中国成立前吴川县98.7%的医生为中医(153/155人),1949年医院日门诊量达500人次,服务全县约40万人口 [15][16][30] - 1951年吴川县医药联合会成立后,中医从业人员逐步走向集体合作化道路,部分名医调任省级医疗机构 [36][38] 特色疗法 - 目前拥有拔罐、火龙罐、火熨术、开天门等10余种特色中医疗法 [46] - 火龙罐融合推拿、刮痧、艾灸功能,采用10余种手法,具有无痛、无副作用的特点 [48][49][50][51] - 开天门通过刺激头部穴位疏通经络,可治疗头晕头痛、神经衰弱,兼具预防保健功能 [52][53] 名医团队 - 创始人杨华明擅长皮肤疮疡治疗,独创特效膏丹丸散 [28][77][78] - 郑富传开创手法加山草药外敷正骨疗法,钟炳宸以诊脉判断胎儿性别闻名 [22][23][24] - 现任团队包括湛江市名中医黄贤仁等专家,在肝胆疾病、呼吸道疾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 [63][64][65][66] 发展规划 - 市委书记庞晓冬要求以新院搬迁为契机,打开中医药事业新局面 [41][42] - 计划通过粤桂协作•2025年侗医药健康行活动,与三江侗医药开展学术交流 [54][55] - 持续优化就诊流程,强化"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治疗理念 [66]
丰富消费场景 提高消费热度丨新乡解锁消夏新潮流 中医馆“搬”进夜市
河南日报· 2025-07-09 07:35
中医夜市模式创新 - 新乡各地将传统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通过"专家义诊+疗法体验+非遗展示+食药品鉴"四大板块嵌入居民社区生活圈 [1] - 获嘉县中医院每周五、周六晚7点至9点设置中医夜市,中医专家现场把脉问诊、辨识体质,辨证开方并普及健康知识 [1] - 卫辉市人民医院每周二、周四晚开展"健康夜市"活动,提供中医药传统疗法体验和健脾化食中药汤饮 [2] 中医服务内容 - 特色中医疗法体验区人气最旺,包括针灸、推拿、火龙罐等项目 [1] - 现场展销应季养生茶饮、中药手串、药食同源产品,将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1] - 封丘县中医院每周五晚提供免费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讲解四季养生常识及"治未病"理念 [2] 经济效益 - 中医夜市带动周边30余家小吃摊、文创店日均增收超60% [2] - 获嘉县滨河公园烤冷面摊主表示中医夜市使每晚营收翻倍 [2] - 形成"中医诊疗聚人气、周边消费增活力"的良性循环 [2] 社会影响 - 中医夜市成为新乡市民新社交地标,提升群众从"治病"到"防病"的健康意识 [3] - 凤泉区"仲夏夜享康养"活动构建"中医+西医+康复"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 [2] - 群众在夜市中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学习养生知识 [2]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丨“烟火气”邂逅“草药香”——中医药夜市丰富暑期文旅市场
新华社· 2025-07-08 13:57
中医药文化与夜经济融合 - 开封市第三届"大宋中医药文化市集"开市,提供铜砭刮痧、耳穴压豆、火龙罐等中医特色体验项目,并配套专家义诊、养生操教学及药食同源知识普及[1] - 该活动以"传承、体验、健康"为核心,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并丰富暑期文旅市场,2023年起每年暑期定期举办[1] - 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月文件明确要求培育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多地通过中医药夜市实现业态融合,释放"中医药+"新活力[1] 全国多地中医药夜市创新实践 - 重庆渝北区大悦城商场举办"健康夜市",由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1] - 山东、辽宁、四川等地推出药膳制作、经络拍打教学、中医药主题剧本杀等创新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参与[1] 行业趋势与消费场景升级 -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形成多元化、沉浸式体验,成为暑期夜间文旅活动的新选择[2] - 中医药夜市通过接地气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创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