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解读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锂电行业 - **公司**: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赣锋锂业、联合新界能源、嘉泽新能、三祥新材、上海洗霸、有研新材、元力股份、天奈科技、英联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固态电池优势**: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温度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主流路线可升级,高端路线有望提至 400 - 500 瓦时每公斤,适合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复杂场景,还能减小体积、减轻质量、提高安全性[1][3][4]。 2. **产业链发展情况**:截至 2025 年 4 月底,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超 280 家,总体产能规划超 450GWh,实际投产超 25GWh,有效产能近 20GWh;半固态技术具备较强规模化能力,全固态技术正快速规模化但装车尚需时间;设备商因加工难度提升具备优势[1][5]。 3. **未来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广阔,将拓展锂电应用范围至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AI 赋能新场景下有千亿增量市场,高功率领域如飞行器储能、前端机器人将快速起量,关键在于工程量产[1][6][7]。 4. **技术路线影响**:半固态技术路线作为折中方案,兼具传统液态工艺设备优势,可节约 34%成本和 pack 层面 9%成本,有望率先产业化,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重要方向[1]。 5. **新国标影响**:2026 年 7 月 1 日实施的新国标对热扩散、底部撞击与快速循环安全性提出高要求,推动整车及锂电企业加速迭代,倒逼产业链加速发展[1][19]。 6. **企业布局情况**:国内头部、中部及新势力公司专注半固态及全固态技术,侧重氧化物路线,已有产线规划达数百 GWh;全球预计 2027 年开始示范性装车应用,2030 年大规模产业化,2026 - 2028 年为集中量产期[20]。 7. **市场发展趋势**:到 2030 年全球锂电需求量预计达 2800GWh,全固态渗透率从 2025 年的 0.1%增长到 2030 年的 4%,2035 年接近 10%,消费电子领域渗透率最高达 12%,储能领域 2%,动力电池领域约 5%[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技术突破**:能量密度提升依赖新型电极材料,如金属锂负极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体陶瓷类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内部串联提升体积能量密度;采用特殊烧结方法和交联改性处理可改进聚合物与氧化物界面短板[9][12][13]。 2. **各类电池特点**:氧化物结构稳定、空气稳定性好;聚合物易加工、成本低但热稳定性差;硫化物室温导率高、机械性能好但制备复杂且有风险;卤化物高压稳定性能优异但金属元素昂贵[14][15]。 3. **生产工艺**:半固态电池生产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基本兼容,隔膜需调整参数,仍需注入约 10%液体溶剂;固态电池制造从湿法向干法工艺转变,有多项增量设备和技术环节[17][18]。 4. **对低空经济影响**:低空经济采用分布式推进系统设计,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充放倍率要求苛刻,市场需求增加[22]。 5. **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480Wh/kg,循环寿命超 1000 次,续航超 48 分钟,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预计 2025 年全身智能机器人锂电池出货量 2.2GWh,2030 年超 100GWh,复合增长率 100%[23]。 6. **人形机器人能源挑战**:面临锂电池续航不足、体积重量大、极端温度性能衰减与热失控风险等问题[24]。 7. **产业链发展节奏**:2025 年下半年是关键期,比 2024 年预期提前半年以上,年底前工信部项目完成中期审查,材料体系定型,固态电池进入测试和快速迭代期[27]。
深企协同发力固态电池全链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08:2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深圳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技术与产品双发力 安全性 能量密度和性能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突破 一批创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1] - 深圳电池产业依托技术创新及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等多维优势 极具市场竞争力 正加力布局全球市场 [1] - 深圳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日益完善 从材料研发到工艺优化全方位发力 同时注重与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协作 [2] 固态电池应用拓展 - 固态电池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拓展应用边界 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中持续创新 还在eVTOL 电动船舶 储能设备及消费电子领域崭露头角 [2] - 深圳欣界能源的"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以480Wh/kg的高能量密度 为eVTOL提供卓越的轻量化和续航性能 标志固态电池在航空领域的新突破 [2] - 深圳比克电池开发的半固态电池已在新能源汽车 两轮出行 eVTOL飞行器 防爆产品 消费数码等应用市场进行测试 市场放量在即 [2] 企业合作与技术突破 - 深圳海目星与深圳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内围绕设备研发 市场推广等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链完善 [3] - 深圳欣旺达将低空飞行器作为固态电池技术应用的起点 已基于半固态技术开发出两代航空电池产品 能量密度分别达到320Wh/kg和380Wh/kg [3] - 欣旺达目标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700Wh/kg 同时规划建设1GWh全固态电池产线 预计2026年投产 [3] 材料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深圳贝特瑞在氧化物 聚合物和硫化物等多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全面布局 其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4] - 贝特瑞通过固态电解质复合技术 使用LATP对超高镍正极材料进行创新改性 大幅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 高温存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4] 深圳新三样出口表现 - 2024全年深圳"新三样"出口996 9亿元 增长11 5% 其中锂电池出口达651 2亿元 无人机出口145 7亿元 规模均全国领先 [5] - 2024年一季度深圳锂电池出口合计156 6亿元 [5] -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正积极搭建国际化平台 持续在行业技术 经贸往来等领域拓展深化 加力布局全球市场 [5] 国际化合作拓展 -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带领10余家企业赴马来西亚举办新能源商业合作对接会 为深圳与马来西亚在新能源合作领域带来新契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