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戈

搜索文档
文博日历丨“玉戈之王”带你打开3500年前的时光 解锁神秘商代
央视新闻· 2025-07-17 10:02
人们常说"化干戈为玉帛" 玉帛指玉器和丝织品 干戈分别是两种兵器 干类似盾牌,负责防御 戈则负责攻击和伤害 今天就带你认识这件冷兵器"戈" 01 长度近1米 它是名副其实的"玉戈之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的这件大玉戈 △图片来源: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出土于盘龙城遗址李家嘴3号墓 是目前出土玉戈中最长的一件 被誉为"玉戈之王" 长94厘米,厚度0.5厘米 尺寸普遍较大 一般长度在30厘米以上 到了商代晚期及以后 玉戈长度变小 一般在20厘米以下 因此这件长度近1米的大玉戈 是名副其实的"玉戈之王" 02 使用广泛 戈是冷兵器时代的"C位"选择 戈,古称"勾兵" 是一种以勾杀为主要伤害方式的兵器 也是华夏文明独有的兵器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 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石戈进行战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玉戈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 刃部和柄部相交之处有一个圆孔 △殷墟博物馆复原模拟铜戈固定在木杆上的状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使用时,可用绳子穿过圆孔 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上 在商代早期及以前的玉戈 △殷墟博物馆展出模拟复原的商代铜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直到秦代 戈都是中国古代战场上 使 ...
楚玉风华:楚人如何将浪漫与灵动注入玉石|观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08:47
华夏玉器文明发展脉络 -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体现长江流域巫术信仰 玉虎头像以圆雕技法刻成獠牙外露 玉蝉腹部弧线精准如机械切割 [3][4][5] - 商代盘龙城玉戈长达94厘米 采用本地蛇纹石仿制中原礼器 未开刃设计凸显礼制功能 [7][8] - 西周曾国玉器严格遵循周礼 叶家山28号墓玉鹿高5厘米 颈部穿孔残留丝绳痕迹 [14][15] - 春秋战国时期楚式玉器突破礼制束缚 九连墩1号墓双龙云纹玉佩采用透雕工艺 龙身呈S形动态 [19][21] - 明代梁庄王墓金镶宝石白玉云龙帽顶镶嵌红蓝宝石 五爪龙纹体现亲王威仪 青白玉持荷童子佩高5厘米展现世俗化倾向 [25][28][29] 玉器工艺技术演进 - 肖家屋脊玉器采用分层减地工艺 透雕玉片饰兽眼从平面中"破茧而出" 罗家柏岭玉蝉翼薄如蝉纱 [5] - 盘龙城玉柄形器出土42件 平刃末端钻孔系绳 绿松石串饰指甲盖大小通过精巧工艺呈现 [9][10] - 曾侯乙墓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用5块玉料雕成 可卷折活动 四节龙凤玉佩雕刻7条卷龙4只凤鸟 [17] - 楚国谷纹玉璧表面密布乳钉凸起 江陵望山龙形玉佩水滴形龙眼设计突破商周程式化纹样 [20][21] 玉器社会功能变迁 - 新石器时代玉器作为巫觋通神媒介 玉人头像被奉为最高神灵 构建"祖灵驭虎御天"信仰体系 [4][6] - 商周时期玉器转化为等级标识 盘龙城玉璋扉牙如山岳层叠 玉戈形制统一彰显王权 [8][12] - 战国玉器出现实用化转向 曾侯乙墓玉器240件 组佩构件出现几何造型 楚式玉器融入巫风元素 [17][22] - 明代《明会典》法典化规范玉器使用 梁庄王墓青白玉谷纹圭长23厘米 严格匹配亲王身份 [25][30] 湖北省博物馆玉器展陈 - 展品覆盖新石器至明清时期 北馆一楼设湖北古代文明展厅 南馆三楼设楚国八百年专题展 [33] - 曾侯乙展厅展示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等战国精品 梁庄王展厅陈列金镶宝石白玉帽顶等明代珍品 [17][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