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面

搜索文档
杂克尔(多味斋)
人民日报· 2025-06-11 16:18
和田地区特色食品杂克尔 - 杂克尔是新疆和田地区特有的玉米面馕,使用细磨玉米面、凉水和面,并掺入洋葱条、南瓜条、肥羊肉丁等配料烤制而成 [1] - 杂克尔具有玉米面的天然香味,最佳食用方式为刚出炉时趁热搭配核桃仁,也可与酸奶、羊肉汤、沙枣汤等搭配食用 [1] - 和田当地家庭常将杂克尔作为日常干粮,在宴客时作为压轴主食,象征祝福客人返程有力气 [1] 杂克尔的制作工艺与原料 - 制作工艺包括用凉水和面、揉搓后拍成饼状,再放入馕坑炙烤,全程需耗时半天 [1][2] - 原料选用细磨玉米面,调味料仅添加皮牙子(洋葱)、南瓜和肥羊肉碎,以保留玉米原香 [2] - 墨玉县仍保留传统水磨坊"二十八盘",专门为制作杂克尔提供细磨玉米面,水磨通过水力驱动木轮带动石盘磨粉 [2] 杂克尔的文化价值与功能 - 当地农民总结杂克尔四大特点:最顶饥耐饿、最受劳动者欢迎、最佳搭配乳制品和肉汤、刚出炉时口感最独特 [2] - 杂克尔相关技艺蕴含生活智慧,例如利用馕坑原理在野外用加热沙子御寒 [3] - 水磨坊的存续与杂克尔文化紧密关联,目前仅少数制作杂克尔的家庭仍使用传统水磨 [2][3] 杂克尔的地域性与传承 - 该食品基本仅存于和田地区,尤其集中在墨玉县等周边县域 [1][2] - 制作过程依赖家庭传承,需掌握馕坑火候控制、面团拍制等经验性技艺 [1][2] - 传统水磨工艺因杂克尔需求得以保留,形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制作的完整文化链条 [2][3]
东非掘金,选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
虎嗅· 2025-05-29 14:33
人口与劳动力 - 坦桑尼亚人口6300万,肯尼亚5500万,坦桑尼亚人口更年轻且工资更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 [4] - 肯尼亚教育水平高,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区域统筹、金融、物流、商务外包等需要精英人才的行业 [4] 语言与制度 - 坦桑尼亚主要使用斯瓦希里语,语言障碍较大,影响技术指令传达和合同签订 [5] - 肯尼亚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国际业务、跨国会议和区域管理 [5] - 肯尼亚司法独立,政策透明,营商环境较好,而坦桑尼亚政策变动频繁,办事依赖关系 [6] 地理位置与物流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吞吐量大,但内陆交通落后,铁路和公路条件差 [7] - 肯尼亚是东非物流中枢,拥有蒙内铁路、标轨铁路(SGR)、蒙巴萨港和内罗毕机场,货物配送覆盖东非五国 [7] - 东非共同体五国免关税后,肯尼亚作为枢纽的优势更加明显 [8] 政府政策与行业支持 - 坦桑尼亚对新能源和矿业投资友好,提供土地、税收优惠和电力支持 [9] - 肯尼亚政府鼓励总部经济、金融企业、高端制造,推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电动车产业 [11] 成本与产业优势 - 坦桑尼亚最低工资约700人民币,电价约0.5元/度,地价低,适合劳动密集型和基础原材料产业 [13] - 肯尼亚最低工资约1200人民币,电价约1.4元/度,地价高,适合高附加值产业和总部经济 [13] - 坦桑尼亚工业用水部分免费,肯尼亚水费较高,进一步降低坦桑尼亚的生产成本 [13] 产业定位与选择 - 坦桑尼亚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如纺织、农产品、建材、矿产 [14] - 肯尼亚适合区域总部、物流、数字经济、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产业 [14] - 旅游业在肯尼亚更成熟,服务业完善,旅游体验优于坦桑尼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