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皮革业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皮革业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消费日报网· 2025-08-05 11:01
行业表现 - 2025年1—6月规模以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企业营业收入3949.8亿元,同比下降1.2% [1] - 同期实现利润总额157.8亿元,同比下降8.7% [1] - 全国皮革行业进出口总额同比持续收窄,出口总额432.3亿美元(同比下降7.8%),进口总额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6%)[1] - 进出口贸易顺差357.0亿美元(同比下降6.5%),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顺差的6.1% [1] - 主要出口产品中鞋类出口额同比下降7.2%,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额同比下降11.2% [1]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全球皮革业产业链供应链进入加速重构期,受地缘政治、技术革新、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 [2] - 行业面临品牌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深化、数字智能转型等重要机遇期 [2] - 皮革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上下游产业链完备、配套齐全的优势仍在 [2] 转型升级路径 - 行业需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步伐 [2] - 依托国家政策保障、新零售模式、产业链韧性、科技创新等优势推动转型 [2] - 当前进入以平台化、生态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2] - 实施路径包括链式转型、四链融合、专精特新、产学研协同 [2] - 通过数智赋能实现从"规模红利"向"数据红利"跃升,从"世界皮革工厂"向"全球皮革数字枢纽"转型 [2]
真皮标志新标牌发布
消费日报网· 2025-06-30 10:39
新标牌发布 - 真皮标志新标牌以"天然、舒适、久远"为核心内涵,融合数字防伪科技、溯源功能与生态理念 [1] - 新标牌采用"一物一码"螺旋彩码专利防伪技术,消费者可扫码识别产品真伪并获取生产企业、品牌、材料等溯源信息 [1] - 新版标牌实行生态皮革制品标和普标的分级管理,回应消费者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 [1] 管理规范升级 - 《真皮标志产品管理规范》和《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毛皮)认定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同步发布,为新标牌实施提供分级管理依据 [2] - 生态皮革制品标要求企业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化学指标部分高于国标和行标,强化对清洁生产、化学物质含量的管控 [2] - 分级管理模式打破一刀切管理,引导行业使用绿色生态原材料 [2] 行业背景与影响 - 真皮标志1994年注册为国家证明商标,迄今461个品牌获使用资格,定位为天然头层皮革/毛皮制作的中高档优质产品 [3] - 中国是全球皮革业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新标牌旨在赋能品牌升级并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3] - 产业链具备全球韧性和快速反应力,新标牌通过科技与品质结合适应市场新趋势 [3]
东非掘金,选坦桑尼亚还是肯尼亚?
虎嗅· 2025-05-29 14:33
人口与劳动力 - 坦桑尼亚人口6300万,肯尼亚5500万,坦桑尼亚人口更年轻且工资更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 [4] - 肯尼亚教育水平高,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区域统筹、金融、物流、商务外包等需要精英人才的行业 [4] 语言与制度 - 坦桑尼亚主要使用斯瓦希里语,语言障碍较大,影响技术指令传达和合同签订 [5] - 肯尼亚英语普及率高,适合国际业务、跨国会议和区域管理 [5] - 肯尼亚司法独立,政策透明,营商环境较好,而坦桑尼亚政策变动频繁,办事依赖关系 [6] 地理位置与物流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吞吐量大,但内陆交通落后,铁路和公路条件差 [7] - 肯尼亚是东非物流中枢,拥有蒙内铁路、标轨铁路(SGR)、蒙巴萨港和内罗毕机场,货物配送覆盖东非五国 [7] - 东非共同体五国免关税后,肯尼亚作为枢纽的优势更加明显 [8] 政府政策与行业支持 - 坦桑尼亚对新能源和矿业投资友好,提供土地、税收优惠和电力支持 [9] - 肯尼亚政府鼓励总部经济、金融企业、高端制造,推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电动车产业 [11] 成本与产业优势 - 坦桑尼亚最低工资约700人民币,电价约0.5元/度,地价低,适合劳动密集型和基础原材料产业 [13] - 肯尼亚最低工资约1200人民币,电价约1.4元/度,地价高,适合高附加值产业和总部经济 [13] - 坦桑尼亚工业用水部分免费,肯尼亚水费较高,进一步降低坦桑尼亚的生产成本 [13] 产业定位与选择 - 坦桑尼亚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如纺织、农产品、建材、矿产 [14] - 肯尼亚适合区域总部、物流、数字经济、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产业 [14] - 旅游业在肯尼亚更成熟,服务业完善,旅游体验优于坦桑尼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