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能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环境(0257.HK):减值及汇兑损益拖累业绩 中期派息比例提升
格隆汇· 2025-08-28 20: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04亿港元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同比下降10% [1] - 中期每股股息15.0港仙 较2024年同期14.0港仙有所提升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港元/41亿港元/42亿港元 对应PE为7.4x/6.7x/6.5x [2] 收入结构 - 运营服务收入98.08亿港元同比增长5.2% 占总收入68.6% 占比同比提升8.9个百分点 [1] - 建造服务收入18.23亿港元同比减少47.2% 占比降至12.7% [1] - 财务收入占比17.6%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 运营数据 - 环保能源处理生活垃圾2649.8万吨同比增长2% 上网电量886.0万兆瓦时同比增长6% [1] - 餐厨及厨余垃圾、污泥及其他垃圾处理量同比大幅增加177% [1] - 供汽供热规模提升 对运营业务产生增量贡献 [1] 成本与费用 - 物业、厂房及设备耗损增加1.1亿港元 商誉耗损增加0.7亿港元 主要来自绿色环保业务计提 [1] - 汇兑损失4.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收益2.3亿港元) 对业绩产生一次性影响 [1] - 借贷成本降至2.13%-3.50%(2024上半年为2.65%-4.48%) 财务费用减少3.0亿港元 [1] 分红政策 - 中期派息比率提升7个百分点至42% [2] - 按2024年每股分红23港仙计算 当前股息率约5.1%(以8月25日收盘价4.50港元/股计) [2] 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CCER新一批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公布 覆盖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和热电联产项目 [2] - 政策正式落地后 光大绿色环保子公司现金流或将明显改善 [2] - 垃圾焚烧国内资本开支进一步下行 建造服务收入持续下降 [1]
光大环境(00257):减值及汇兑损益拖累业绩,中期派息比例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8-27 17: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04亿港元,同比下降8% [2][4] -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同比下降10% [2][4] - 中期每股股息15.0港仙,高于2024年同期的14.0港仙 [2][4][7] 收入结构分析 - 运营服务收入98.08亿港元,同比增长5.2%,占总收入68.6% [7] - 建造服务收入18.23亿港元,同比减少47.2%,占总收入12.7% [7] - 运营业务占比同比提升8.9个百分点 [7] - 环保能源处理生活垃圾2649.8万吨,同比增长2% [7] - 上网电量886.0万兆瓦时,同比增长6% [7] - 餐厨及厨余垃圾、污泥处理量同比大幅增加177% [7] 业绩拖累因素 - 物业、厂房及设备耗损增加1.1亿港元 [7] - 商誉耗损增加0.7亿港元 [7] - 汇兑损失4.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汇兑收益2.3亿港元) [7] 财务优化 - 借贷成本区间2.13%~3.50%,低于2024年同期的2.65%~4.48% [7] - 利率成本下行带动财务费用减少3.0亿港元 [7] 股息政策 - 中期派息比例提升7个百分点至42% [2][7] - 2024年每股分红23港仙,当前股息率约5.1%(以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4.50港元计算) [7] 业务前景 - CCER新方法学覆盖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及热电联产项目,未来政策落地后子公司现金流或显著改善 [7] - 建造收入下行趋势持续,但收入利润结构进一步优化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港元、41亿港元、42亿港元 [7]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7.4倍、6.7倍和6.5倍 [7]
光大环境(0257.HK):分红稳步提升 释放乐观信号
格隆汇· 2025-08-27 04:0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略超预期,建造收入大幅下降但运营业务稳健增长,供热量快速提升,同时分红比例提高释放积极信号 [1][2][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43.04亿港元,同比下滑8% [2] -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同比下滑10%,主要因建造收入大幅下降及汇兑损失 [2]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至44.26%,净利润率改善0.84个百分点至19.44% [2]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至63.30% [2] 业务收入结构 - 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至99.43亿港元,其中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运营收入分别增长6%、13%、1%至51.42亿、14.77亿、31.89亿港元 [2] - 建造服务收入同比减少49%至18.44亿港元,占比下降至13%,其中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及绿色环保建造收入分别下降70%、17%、74%至5.39亿、12.38亿、0.46亿港元 [2] 经营数据 - 生活垃圾处置量同比增长2%至2857万吨 [2] - 入炉吨发同比提升3%至460度,厂用电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14.7% [2] - 对外热蒸汽供应量同比增长39%,供热量快速增长 [2] 分红与现金流 - 2025H1每股股息(DPS)0.15港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0.14港元,同比提升7% [1][3] - 2025H1分红比例达41.76%,高于2024H1的35%和2024全年的41.84% [3] - 资本开支维持收缩,自由现金流向好趋势不变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48亿、41.82亿、42.88亿港元,对应EPS 0.66、0.68、0.70港元 [1] - 给予2026年8.3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5.64港元 [1]